婆子迈着小碎步,脚步声很轻。
婉君很快调整了步伐,随后注意力转到宅院和家丁身上。
婆子停下训斥,婉君垂下眼睛,依旧昂首挺胸。
安分到了主院。
婆子让她跪着敬茶,婉君跪下了,脊背却挺得更直。
“父亲,请您喝茶。”
“母亲,请您喝茶。”
她一字一顿,抑扬顿挫。
说恭敬无,说敬畏也无。
敬完茶起来,婉君不经意往上一瞥,惊恐地连连后退,“你、你们是人?是鬼……”
台下一片静默。
范宜然抿紧嘴唇,她输了。
这一幕中婉君的台词只有寥寥几句,似乎不重要。
甚至连跟婆子去主院那一截儿,到敬茶为止都像是过场戏。
何谓过场戏?
铺垫、转场、交代背景、展现人物性格……
简而言之,不那么重要的戏,删了可能前后不流畅,但不至于影响核心剧情。
范宜然拿到剧本时就很不解,试镜片段一般都会挑选矛盾冲突激烈的片段,试过场戏简直闻所未闻。
这段戏里,唯一算得上有用的台词只有那一句‘你们是人是鬼’。
前面五个,从范宜然到海阳都可着这句下功夫。
这句台词后,便是细细琢磨婉君的神态动作。
然而温苒的表演不同。
每一句台词她都利用到了极致,语气、停顿、咬字,配合细微的神态动作,都在展现婉君的性格。
范宜然看完只有一个想法:婉君是不同的,她和这座宅院是格格不入的,她看似顺从实则最是叛逆。
婉君的顺从是顺势而为。
婉君的反抗是顺心而为。
婉君聪慧,婉君也倔强。
白谈先提问题,“你这上面写,婆子告诉夫人她偷看家丁的事情,夫人后面会发难,为什么这么觉得?”
白谈语气很不好,因为这确实是他剧本里的剧情,也是第一次矛盾爆发。
这是封建的旧时代第一次向开明的新时代开战。
温苒:“……”
她就是猜的,剧本里都写出来万一有用呢?
白谈沉着脸,语气更不好了,“随便猜的?”
随便猜的就给他猜中了!
袁千望压住好友的手臂,“你来说说,你为什么给婉君安排这样一个性格?”
温苒实话实说,“因为反差大。”
白谈:“……”
又给她猜中了!
那别的性格反差就不大了?
袁千望倒是笑了,“那行,再给你半小时,你演一下这段。”
新的剧本,让温苒惊讶的是,却不是婉君的剧本。
是另一个没提到过的角色,二姨太。
婉君受罚后,二姨太来探望婉君。
婉君不便见客,二姨太站在窗外同其说话。
她声音轻柔亲切,和严厉的太太不同。
“少奶奶,既进了门,就是这家的女人,女人嘛,性子软一点听话一点才招人疼。”
……
温苒拿不准这个姨太太的性格,只有一段台词,她只好尽可能从故事主题和剧情结构出发。
也许这个姨太太和婉君有着相似的身世,她也是被卖进来的,所以她主动来找婉君,教婉君在这宅子里的‘生存法则’。
更或许,这位姨太太也反抗过,但也同样失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