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然,可以用冉和玉想要保护那个人的理由来解释。
可问题来了,既然想要保护圈外人不受舆论风波,冉和玉干嘛要在节目上茶言茶语,把自己说成一个求而不得的可怜人,落花有意而流水无情?
这次声讨风浪太大,从娱乐圈吃瓜逐渐引发社会讨论。
路人没有粉圈滤镜,很快对冉和玉的动机提出质疑,觉得冉和玉是个没品的心机男,得不到就要毁掉。对女方的辱骂声浪,也被更广泛的同情所取代。
纷纷扰扰间,吃瓜群众里,爆出足以令事件再度反转的两个大消息。
第一,冉和玉因身体不适退出《演员的幕后》节目。小道消息,疑似抑郁情绪爆发,几度想要自杀。
第二,冉和玉多年来的暗恋对象,X,是个男的。据说还是个身家过亿的超级富家子弟,花花公子。
连续两个大瓜,让整个争论不休的互联网都为之抖了三抖。
短暂失语过后,舆论彻底倒向冉和玉,原本的质疑,尽数变成了对恋爱脑大明星的怜爱。
扑向冉和玉的攻击,一转攻势,把X钉死在了玩弄纯情小受心,还令其不堪重负自杀的史诗级渣攻柱上。
吃瓜群众的力量是可怕的!
根据节目中冉和玉透露的蛛丝马迹,以及冉和玉回国后接触到的简单人际关系,对X的怀疑对象很快缩小到狭窄的少数几个人。
沾上“杀人凶手”骂名是件非常可怕的事,再加上对方还是个疯狂唯粉甚众的大明星。被拉名单的人谁都不想因为莫须有的骂名,就遭遇网暴,社会性死亡。
怀疑对象们一个接一个承受不住连日来被冉和玉粉丝质问骚扰的精神压力,出来在公众平台用个人账号发声,表示对冉和玉的充分同情,对渣男的谴责,对X这一身份的坚决否认。
压力最终给到了名单上的最后一个人。
也是最有可能的一个人。
因为他是灿星娱乐的幕后大老板。从个人身家而言,不仅符合传闻中的区区过亿,而且远远超过了想象。更别提他掌控的谢氏集团资产。
但也因为差距过于离谱,一开始没什么人敢扒他。少数讨论者担心收谢氏的律师函,用大量黑化简称代替,旁人不潜水个十天半个月,都看不懂这群谜语人在说什么。
谢乐游的个人账号下,讨论区看似最平静,然而没发过几条博文的账号评论区下迅速破万的评论数量,彰显了平静下的暗流汹涌。
他们都期待着谢乐游的下一条消息,是否会做出回应。
其实不回应也很正常。
本来就是捕风捉影的小道消息,一个个“我有个朋友”“我叔叔说”“我小姨在谢氏集团工作”,编得有鼻子有眼,真让这些谜语人摆出证据,全瞎火了。
再说谢乐游又不是娱乐圈里的公众人物,他没有公开私人感情生活的义务。他也无需靠曝光私生活来引流。
要是冉和玉没爆出抑郁症自杀倾向,估计画风就会变成嘲笑他蹭了个大的。
但现在,冉和玉是个“病人”嘛……多多少少,要积点口德。
就算有质疑他消费抑郁症患者,利用病情博取公众同情的杂声,也被压了下去。
如果冉和玉最后死了,那么无论他生前有多少议论,只要没有盖棺定论引起民愤,最终那些复杂的灰色地带,都会被“死者为大”的心理文化所掩盖过去。
公众的记忆会被美化。他们对死亡的恐惧,对逝去无可挽回的遗憾,会逐渐化为对死者的共情。这种源自人性的可贵共情,被狡猾地利用,会化为最尖利的快刀,对准还留在世上的活人。
汹汹物议,口舌亦能杀人。
只有死去的白月光,才是不可动摇的白月光,才最能折磨人。
恰好,冉和玉深谙此道。
他不怕死。
但他不能死得轻飘飘,毫无价值。
他不可以被人忘却。
这便是系统赋予他的职责与任务。冉和玉早已习惯了迎接死亡,也习惯了在死后短暂停留的片刻,感受活人痛彻心扉的悲号。
他唯独没想到的是……
有一天,他会死不掉。
三个月后,宁江精神病院,单人病房。
“放开我!”冉和玉被束缚带捆绑在床上,因他的拼命挣扎,四肢摩擦出红痕。
听见声音赶来的护士熟练地在冉和玉手臂上扎了一针,冉和玉似乎想骂什么,他很快阖上眼,昏昏睡去。
宁江是一个偏僻的小城,小到城里只居住着数千人,跟一个大点的县城差不多。
距离月城,更是相隔千里。
谢乐游之所以会出现在这,在于三个月前,他花费大价钱坚持不懈的调查“冉和玉”,终于有了结果。
几年前,宁江精神病院收容了一个因出现极端自残行为,被家人送回老家精神病院救治的高中生。
这个高中生的名字,就叫做冉和玉。
他的档案还记录在宁江精神病院的电脑数据库里,一年前,冉和玉神秘失踪。
高中生冉和玉失踪的时间点,与演员冉和玉在海外崭露头角的时间点几乎重合。也就是说,演员冉和玉,利用高中生冉和玉的身体,与“梦境”能力,重新制造了一个假身份。
高中生冉和玉曾经所就读的高中,并不是谢乐游的高中。
但是,他曾经和蔺娇是初中同学。
谢乐游大概能猜到,任务者能够占据冉和玉身体的原因了。多半是向蔺娇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