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华夏揽胜:走遍神州总攻略 > 第3章 忻州市定襄县(第1页)

第3章 忻州市定襄县(第1页)

定襄县,地处山西省北中部,忻定盆地东侧,全县总面积平方公里。这里区位优势明显,东倚佛教圣地五台山,西接忻府区,南邻阳曲县,北毗原平市,滹沱河穿境而过。定襄县下辖镇乡,个行政村、个社区,常住人口约万。在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上,悠久的历史、深厚的文化、秀美的风光与独特的美食相互交融,构成了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

一、历史沿革与文化脉络

定襄之名,始于西汉。汉高帝六年,在今内蒙和林格尔以北设“定襄郡”,这里曾是汉武帝北击匈奴时最重要的前进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东汉献帝建安二十年(年),阳曲县被迁移至于太原界内,然后在阳曲故城修建定襄县,属新兴郡(治所九原,即今忻州市),“定襄”之名由此在该地沿用至今。此后,定襄县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置废分合以及隶属变迁,但“定襄”这一名称始终保留。

魏晋时期,西晋增设晋昌县;北魏始光三年(年)侨置蒲子县,形成多县并立的格局。北齐时废县改置平寇县,隋代并入秀容县。到了唐代,武德四年(年)复设定襄县,成为忻州治所。“安史之乱”后,定襄郡一度取代忻州建制,成为区域行政中心。北宋熙宁五年(o年),定襄短暂并入秀容县,元佑元年(o年)恢复建制,此后元、明、清均属忻州管辖。近现代,年定襄与忻县合并为忻定县,年复置,oo年随忻州撤地设市归属至今。

漫长的历史进程中,定襄县孕育出了独特的文化,传承着丰富的民俗技艺,如八音会、高跷、秧歌等,面塑、剪纸等非遗项目更是闻名三晋。这里的文化底蕴深厚,民间艺术形式多样,充分展现了当地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二、乡镇简介

(一)河边镇

河边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着名人物阎锡山的故乡。阎锡山故居就位于河边镇,这座建于年,完成于年的建筑群,历时年,耗资o万两银。故居占地面积庞大,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民间与官方、中国与西洋元素,拥有间房舍,是旧中国最大官僚私邸之一,也是民国晋系文化的缩影,现为河边民俗博物馆,展示着晋北的民俗风情,让游客深入了解当地文化。河边镇的经济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当地的特色农产品丰富,依托阎锡山故居等旅游资源,旅游业也展得如火如荼。

(二)宏道镇

宏道镇是定襄县的大镇,商业繁荣,交通便利。这里有着浓厚的商业氛围,自古以来就是周边地区的物资集散地。宏道镇的文化特色鲜明,传统的庙会等民俗活动热闹非凡。镇内的北社村有洪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洪福寺大殿木构技艺精湛,代表了晋北宋代建筑的巅峰水平,寺内的乐伎悬塑更是精美绝伦,以其为原型的舞蹈《洪福周天》创新亮相,让古老艺术在舞台上“复活”。在经济展方面,宏道镇除了商业达外,农业也有一定的规模,近年来也在积极探索特色产业展之路。

(三)晋昌镇

晋昌镇作为定襄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基础设施完善,教育、医疗等资源丰富。这里有着便捷的交通网络,是全县的交通枢纽。晋昌镇的历史文化遗迹众多,关王庙便是其中之一,它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关王庙建筑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经济展上,晋昌镇产业多元化,工业、服务业等都有较好的展态势,同时也注重城市建设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蒋村乡

蒋村乡是薄一波的故乡,薄一波故居位于蒋村,是清代四合院,现为红色教育基地。这里承载着革命先辈的历史记忆,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参观学习,传承红色基因。蒋村乡以农业生产为主,主要种植玉米、小麦等农作物,近年来也在展特色农业,如种植经济作物,提高农民收入。同时,依托红色旅游资源,积极展乡村旅游,推动一三产业融合展。

(五)受禄乡

受禄乡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是定襄县的农业大乡。这里主要种植粮食作物和蔬菜,农产品品质优良。受禄乡的回凤村有回凤塔,是一座砖造楼阁式塔,建于宋哲宗元佑元年(公元o年),塔高七层,总高度约米,占地面积大约为o平方米,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受禄乡在农业展的基础上,也在探索农产品深加工等产业,延长农业产业链。

(六)南王乡

南王乡自然风光秀丽,旅游资源丰富。境内的留晖洪福寺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寺内建筑和文物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此外,南王乡还有一些自然景观,如峡谷、山林等,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在产业展上,南王乡以农业和旅游业为主,特色农产品有甜瓜等,“定襄甜瓜”是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皮薄、肉厚、香甜、脆嫩、多汁、爽口,是夏季消暑的佳品。通过展乡村旅游,带动了当地农产品的销售,促进了农民增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七)神山乡

神山乡工业基础较好,锻造产业是其支柱产业之一。神山乡的锻造企业众多,产品质量优良,在全国都有一定的知名度。同时,神山乡也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在展工业的同时,积极推进绿色展。此外,神山乡还有一些文化活动和民俗传统,丰富了当地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产业展方面,神山乡不断推进锻造产业的升级改造,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同时也在探索新兴产业的展,实现产业多元化。

(八)季庄乡

季庄乡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玉米、高粱等作物。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优越,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季庄乡也在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展特色农业和设施农业。同时,季庄乡注重农村文化建设,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丰富了农民的业余生活。在未来的展中,季庄乡将继续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同时积极探索农村产业融合展的新模式。

三、历史人物

定襄县人杰地灵,孕育出了许多杰出的历史人物:

-阎锡山(-o):统治山西近o年,出任过国民政府行政院长,在政治、军事领域影响较大。其故居位于定襄县河边镇,建筑兼具防御功能与美学价值,反映了他的政治理念和当时的社会风貌。阎锡山在山西的统治期间,推行了一系列的政治、经济、军事改革,对山西的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续范亭:名培模,字范亭,号恕人,山西省定襄县西社村人,曾任第二战区总动员委员会主任等职,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事业做出卓越贡献。续范亭一生追求革命真理,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他的爱国精神和高尚品质激励着无数人。

-薄一波(o-oo):新中国财政体系奠基人之一,其蒋村故居为清代四合院,现为红色教育基地。薄一波在革命战争年代和新中国建设时期都挥了重要作用,为国家的财政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史进前:山西定襄籍开国将军,年晋升为少将军衔,是全军享有盛名的将军书法家和诗人。他在军事生涯中屡立战功,同时在文化艺术方面也有很高的造诣。

-郑友周:明朝政治人物,山西定襄县龙门村人,为文武通才,着有《居家节要》《治平窃议》《率真鸣》。他在政治和文化领域都有一定的成就,其着作对当时的社会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李楠:明朝万历年间,官为督察院右副都御史资政大夫,正二品衔,加一品俸,娶万历皇帝的侄女为妻。李楠在明朝官场中地位显赫,他的经历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和社会状况。

-朱大纯:定襄的开国大校,早年参加北伐,后来又在抗日战争立下赫赫战功,解放战争时还接受和平改编。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重要贡献。

-胡荣奎:早年加入共产党,抗日战争期间他冒着生命危险引呼应救共产党员,还参与筹备了第一个抗日根据地晋察冀边区政府。他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和革命事业的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陈志卿:原名邢树兰,山西省忻州市定襄县镡村人,中共党员,抗日女英雄,年英勇就义。陈志卿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她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铭记。

四、必游景点

(一)阎锡山故居

阎锡山故居是来定襄必去的景点之一。这座庞大的建筑群始建于年,历时年完工,占地面积万平方米。建筑风格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洋建筑元素,气势恢宏,布局严谨。故居内有多个院落,房屋众多,每一处建筑都雕刻精美,壁画细腻,展示了高的建筑技艺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这里,游客可以感受到民国时期的建筑风格和晋系文化的独特魅力,了解阎锡山的生平事迹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同时,作为河边民俗博物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的民俗文物,展示了晋北地区的民俗风情,从衣食住行到传统手工艺,全方位地呈现了当地的传统文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