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凍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2章,穿到六零變寡婦後媽,林果凍,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到了75年的1月中旬,王家縣城小院子的後門開好了,是專門騰出來的一間房間,在廚房的隔壁,也因此,這間房間的後牆開了一道門之後,廚房的後牆也開了一道門,這樣一來,從廚房和這間房間都可以到街上。

鋪子弄好之後,王大橋還專門去木匠家請木匠做了兩塊木板,木板是豎著的,上面刻著“王家副食品店”六個字,字刻好之後,還用墨水填了上去,等幹了之後,黑色的字非常的顯眼。兩塊木板,一塊放在院子前門,一塊放著新開的門旁。院子前門朝著小區裡,路過的小區住戶都會看到。新開的那道門朝著馬路,走過的人更加會看到。

騰空出來的房間裡準備了很多的竹筐,竹筐都是半米高,一排排的靠著牆壁放,每個竹筐裡放著不同的東西,有青菜、蘿蔔、白菜、捲心菜、萵筍、毛筍、菠菜、雞蛋、鹹雞蛋、臘肉。臘肉是從部隊工廠進貨的,王大橋用白露給的錢進貨的。除了這些之外,還有口糧,有大米、番薯粉、土豆粉、米糕、年糕,糕點。其中,糕點、番薯粉和土豆粉是從大隊製作坊裡進貨的,大米是他們1毛錢5一斤在各村收購的。米糕和年糕是根據白露提供的法子做的。因為長青生產大隊是縣政府實行改革開放的試驗村,所以他們的自由買賣是國家認可的,沒有組織會找他們的麻煩。

等到1月20日,也就是農曆12月初九,王家副食品店開業了。

開業第一天,生意很好。

縣城裡的人買東西需要票,沒有票根本買不到好東西,所以王家副食品店的開業,真的是方便了大家。而且,王家副食品店的東西價格不高。比如雞蛋,王家是5毛一斤收購的,賣7毛一斤,價格比供銷社貴一毛,但是人家不用票,提供的50斤雞蛋,是賣的最快的。後面來的人還想要,但是沒有了。這個限量是白露跟王大橋說的,因為改革政策剛剛開始,現在大家的雞蛋基本不多,如果家裡一次性拿出太多的雞蛋,接下來就沒得賣了。所以要限量,爭取能熬到三個月後,為什麼三個月後?因為小雞仔三個月後可以下蛋了,這樣不管是王家養的小雞仔,還是村裡人其他人的小雞仔,都下蛋了,所以能接上了。

王家在村子裡5毛一斤收雞蛋,讓全村都轟動了,因為現在養雞沒有限制了,所以大家紛紛去養雞了,反正可以供貨給王家。

米心兒知道王家的事情之後,還特意的向大隊長打聽過。但是王大橋給顧琛陽打電話的事情是全村都知道的,所以大隊長把這件事說了。米心兒也就沒有多想了。事實上,白露是不是穿書的,米心兒也不在意了,因為提早的改革開放已經讓她懷疑這個世界了。

對於王家的這種小生意,米心兒則沒有搶著去做,因為幾毛錢、幾分錢的利潤,她也看不上。再說,王家的番薯粉、土豆粉還有點心是從她的製作坊批發的,她的利潤還在的。米心兒現在只買房子、買鋪子,因為她知道,這是賺錢最快的,而且也不會累到自己。甚至,她還決定做服裝生意。

王家一天50斤的雞蛋,倒是不會斷貨,畢竟每天從不同村子裡收購來的雞蛋,也不止50斤的。除了雞蛋之外,鹹雞蛋買的也好。鹹雞蛋是9毛錢一斤,雞蛋收購5毛錢,又加了1毛錢的材料,所以他們把鹹雞蛋的本錢定為6毛錢,每天也是提供50斤。9毛錢一斤的鹹雞蛋比8毛錢一斤的肉還要貴,但是鹹雞蛋裡面的油多,為了取信客人,王家把鹹雞蛋切開,放著給大家看的,有的甚至還嘗過。所以每天50斤的鹹雞蛋,也是搶著要的。

除此之外,番薯粉、土豆粉、米糕、年糕,銷量也非常的好。像米糕,一斤大米粉才2毛的本錢,可以做盤子大的六塊,買2毛錢一塊,也就是說,一斤2毛本錢的大米粉可以賺1塊,這利潤非常的高。

開業第一天,從白天到晚上,七七八八的加起來,除掉本錢,一共賺了150塊。

算著手裡的錢,一家子都驚呆了,這利潤……太可觀了吧?

陳荷花:“如果雞蛋、鹹雞蛋、米糕和年糕的量多的話,豈不是翻倍了?”

王大橋道:“不能多,每天只能定量,露露說的這叫……這叫什麼營銷啊,就是東西越少越金貴。”

方亞芬:“可不是,不過今天是第一天,大家的雞蛋都是兩斤兩斤的買,可是兩斤雞蛋能吃上10來天了,也就是說,這戶人家有10來天不會買雞蛋了。”

錢娟看著這些錢,眼睛在發亮。

接下來的幾天,利潤都維持在200塊之後,直到第四天,利潤下降了,維持在50-100之間,頭幾天的新鮮勁過了,高利潤的東西大家都買了,所以利潤就少了。

王大橋:“臘肉快沒了,給露露打個電話,讓她從工廠批發過來,然後再郵寄過來。”

陳荷花:“我去給妹子打電話。”

方亞芬:“你嘴巴沒把門的,我去打。”

陳荷花:“那我跟媽一起去,我給妹子打個招呼。”

……

部隊

白露:“媽,行,我知道了,我明天就把臘肉寄出,放心,臘肉、臘雞、臘腸都有。”白露心想,虧得這個年代的郵費便宜,不然這樣寄包裹郵費都付不起。

方亞芬細細給女兒叮囑:“馬上就要過年了,還能再賣一波。”

白露:“這幾天生意好嗎?”

方亞芬:“你猜猜看。”

白露是猜不到的,但是她也知道方亞芬在那邊打電話不太方便說具體的,所以兩人打啞謎:“一千往上還是往下?”現在已經開業10來天了,作為縣城的第一傢俬營店,銷售量應該是好的。

方亞芬道:“往上一點,再加一半不到。”

白露明白了,這十來天賺了1500不到。

方亞芬:“主要是雞蛋和鹹雞蛋還有臘肉、米糕、年糕賣得好。番薯粉和土豆粉也不錯,但是蔬菜利潤低。”幾分一斤的,沒辦法,不過也不能沒有蔬菜。

白露:“等學生開學的時候,可以試著把早餐也做起來,粥、包子之類的,就放在後門,那個時候生意肯定好。”

方亞芬:“可不是,我咋沒想到這個。”

母女倆又是說了一會兒,才掛了電話。掛上電話之後,白露去了部隊工廠,批發了臘肉臘雞之類的,臘味耐放,現在又是冬季,放到明年也不會壞掉。

第二天,白露跟著部隊工廠送貨的車去了一趟城裡,把臘肉寄了出去。等到了年前,白露收到了郵政匯款,是臘肉的本錢。

這個年底,王家人足足賺了三千。因為第一傢俬人副食品店的噓頭很旺,再說不用票,價格比供銷社貴不了多少,所以縣城裡圍著王家副食品店的那一圈人基本每天都去光顧。王家賺錢了,大隊裡的人也起了心思,但是縣城的房子不好找,而且他們也沒有那麼多錢買房子。只不過,大家承包田地積極了,因為種植的大米、蔬菜都可以賣給王家,且家裡基本都養了不少的雞。

王家人現在很忙,方亞芬和陳荷花每天守著店裡的,王大哥和王二哥每天送貨的,用他們家的腳踏車和白露的腳踏車。王大橋在家裡收購的,錢娟在家裡整理收購品。

75年9月,高考恢復了,比起歷史上77年9月,起早了兩年。

聽到這個訊息之後,王有望鬆了一口氣,覺得決定命運的時刻快要到了,不用每天提心吊膽了。但是,距離12月的高考只剩下2個月,從時間上來算,又是緊張的。因為時間緊張,所以白露和王有望進入了緊張的複習裡。好在他們從去年12月就開始準備了,也好在白露幾年前就開始複習高中的知識了。不過讓白露意外的是,部隊工廠裡有不少人辭職了,紛紛投入了高考裡,其中還有任敏。白露以為,像任敏這樣好勝的人,是不捨得辭職的,沒有想到她辭職的還非常果斷。

家裡的學習緊張,連顧易小朋友都知道了,他每天乖乖在家裡不吵不鬧了,最多要哥哥帶他去外面玩。好在顧乾和顧坤也放假了,每天帶著弟弟去玩。

到了12月上旬,高考的大門在大家的緊張等待中,終於開啟了。顧琛陽親自送白露和王有望去考試的,家裡的孩子也跟著去了,不過孩子們在車上。

顧乾:“媽媽加油、小舅舅加油。”

顧坤:“媽媽一定可以的,小舅舅加油。”

顧易:“媽媽……”握緊小拳頭。

白露其實不緊張的,她又不是第一次高考了。再說了,高考在這個時代的人心中是非常重要的,或者是神聖的,但是在白露心中卻不是,因為她知道,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不過她雖然不緊張,卻也是激動的。怎麼都沒有想過,來到這個世界,還能經歷高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全息遊戲裡的萬人迷npc

蘇懷荒

駭客法則+番外

間歇性抽筋

我死後,成了渣A前夫的白月光

丁了個丁

人魚惡礁

天堂放逐者

血腥的收穫

達希爾·哈米特

風月軼聞

聞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