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金碧辉煌,百官肃立两旁,气氛庄重得让人窒息。
柳明义低着头,跟在队伍末尾,能清晰地听到自己心脏砰砰直跳的声音。
“新科进士,觐见陛下——”
内侍悠长的唱喏声响起。
众人依礼参拜,山呼万岁。
柳明义也跟着伏下身去,不敢抬头。
“平身。”
一个平和、却仿佛蕴含着天地至理的声音在殿内响起。
这声音并不响亮,却清晰地传入每个人耳中,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威严与安宁。
柳明义小心翼翼地抬起头,望向那高踞于九龙金椅之上的身影。
乾帝李元乾,依旧是一身玄衣常服,并未穿戴繁复的衮冕。
但那股与整个大殿、乃至整个皇都气运相连的磅礴气息,却让他仿佛成为了天地的中心。
十二旒平天冠垂下,隐约遮住了部分面容,更显深不可测。
他目光平静地扫过殿下这群年轻的进士,如同在审视王朝未来的栋梁。
没有想象中的帝王霸气逼人。
反而是一种如渊如岳的沉静,一种执掌乾坤的从容。
“尔等皆是我大乾遴选之英才。”
李元乾开口,声音依旧平和。
“今日见尔等,非为虚礼。”
“朕想问你们,可知为何今科考题,尽为时务策论?”
众进士屏息凝神,无人敢轻易作答。
李元乾并未等待回答,继续说道:
“往昔科举,取的是皓首穷经、不识稼穑之辈。”
“然朕之大乾,乃气运王朝,需的是能办实事、能安民心、能运用这煌煌气运造福于民之干吏。”
他的目光似乎有意无意地扫过站在末尾的柳明义,让柳明义心头一紧。
“柳明义。”
“学生在!”
柳明义没想到陛下竟会点他的名,慌忙出列,再次躬身。
“你卷中论治水,提及‘以气运为纽带,沟通官、民、修三方,各司其职,则事半而功倍’。”
“此言,甚合朕意。”
李元乾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可见你一路行来,确有所见,确有所思。”
柳明义激动得浑身微颤,伏地道:
“学生……学生只是将沿途所见,据实直陈。”
“陛下新政,惠泽万民,气运所向,天下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