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九变道经 > 第265章 阳纪元下万族为蝼蚁(第1页)

第265章 阳纪元下万族为蝼蚁(第1页)

阳纪元,这尊悬于圣界众生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此次的持续时间远远出了许多古老典籍的记载与强者的预估。那永恒的金黄色光辉,非但没有丝毫减弱,反而在某种宏大的周期律动中,如同潮汐般,一波强过一波,持续不断地进行着它那冷酷无情的“提炼”与“筛选”。

圣界哀歌,根基尽毁

随着时间的推移,残酷的真相愈清晰地暴露出来。最初还能凭借深厚底蕴或特殊手段勉强支撑的许多修士,开始逐渐到达极限。

一些小型宗门、家族,其护山大阵在阳纪元无休止的侵蚀下,储备的圣晶资源终于耗尽,光幕破碎的瞬间,便是灭顶之灾的到来。宗门内,那些依靠丹药、秘法强行提升上来,或者早年留下暗伤、根基有瑕的长老、弟子,成片成片地倒下。他们的圣力结构在天地伟力面前不堪一击,如同沙堡遇潮,迅瓦解崩散,化作精纯的本源能量回归天地,只留下满地的尘埃与凄凉的遗迹。哀嚎声、崩溃声,在一些偏远的星域、破碎的大陆上此起彼伏,谱写了一曲曲宗门覆灭的悲歌。

散修的处境更为凄惨。缺乏稳固的据点与充足的资源,他们如同暴风雨中的孤舟,随时可能倾覆。许多在正常纪元下还能逍遥一方、称宗道祖的圣境散修,此刻却狼狈不堪,四处寻找可能存在的安全角落,或是试图投靠某些尚能支撑的大势力以求庇护。然而,在这种天地大劫面前,人人自危,所谓的庇护往往也极其有限。荒野之中,时常可见坐化的枯骨,或是激烈争夺某个临时避难所而同归于尽的惨烈战场。

“完了……我们流云剑派传承十七万年,难道就要断送在我等手中吗?”一位中型宗门的掌门,看着护宗光幕上越来越密集的裂纹,以及身后那些面露绝望、气息不断衰落的弟子,老泪纵横。

“快!启动最后的‘血祭封灵阵’!无论如何,也要为宗门保留一丝火种!”有狠辣的宗主做出了残酷的决定,牺牲部分弟子,凝聚其气血神魂,短暂强化阵法,只为护住最核心的几名天才。

“逃!快逃出北玄天域!去别的天域或许还有一线生机!”有绝望的修士试图穿越界渊,但且不说界渊本身的危险,在阳纪元的影响下,空间结构极不稳定,绝大多数尝试者都迷失在了无尽的虚无乱流之中,或是在跨越天域壁垒时,被骤然增强的提炼之力瞬间抽干。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那些拥有深厚底蕴的顶级势力。

裂天剑宗、焚天谷、黑水军团等驻扎在玄铉城的代表,在确认阳纪元短期内不会结束,且其带来的“淬炼”效果对于宗门核心弟子而言已达到某种瓶颈后,纷纷启动了紧急预案。

一艘艘庞大的、刻满防御阵纹的跨界战舟或传送阵盘被激活,接引着这些势力的精英,迅撤离北玄天域,返回各自宗门位于其他天域的总部,或是某些早已准备好的、能够更好抵御阳纪元的秘密基地。他们走得果断而迅,并未过多留恋此地可能残存的机缘。

而真正然的北玄圣地,自阳纪元开始后,便彻底封闭了山门。那巍峨神秘的北玄神山,被一层浓郁到化不开的混沌气流包裹,隔绝了内外一切窥探与联系。无人知其内部情况,但所有人都相信,作为北玄天域的定海神针,圣地自有其应对纪元轮替的无上手段,甚至可能在其中获得更大的好处。圣地之门,在此时显得更加高不可攀。

玄铉城内,随着这些过江猛龙的撤离,顿时显得空荡了不少。只剩下以城主府、圣宝阁、神工坊、百草阁等本土势力为核心的力量,依旧在苦苦支撑,维系着这座古老圣城最后的秩序与生机。玄罡圣君与凌墟圣王的身影更加频繁地出现在城头与阁顶,亲自稳固阵法,气息似乎在与天地的对抗中,也变得愈深沉。

外界风云变幻,哀鸿遍野,北玄遗府洞天之内,却是一片永恒的静谧。

秦双盘坐于灵泉之畔,周身气息完全内敛,如同老僧入定,进入了最深层次的闭关状态。

在经历了初期疯狂“出入熔炉”的淬炼,并借助太初圣体吞噬特性将修为推至圣境五重天,肉身强度大幅提升后,她意识到,这种方式的边际效应正在急剧降低。阳纪元的力量依旧恐怖,但对她的“锤炼”效果已不如最初那般显着。而那些飘散的无主能量,虽能强化肉身,但对圣力积累和境界感悟的帮助相对有限。

她需要更深层次的沉淀,需要将前期迅猛提升所带来的些微虚浮彻底夯实,更需要深入挖掘太初圣体与《太初圣诀》在阳纪元这种特殊环境下的潜能。

她不再急于外出,而是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一遍又一遍地运转《太初圣诀》,如同最耐心的工匠,反复打磨着五重天的圣力,使其圆融无暇,与圣躯、圣魂的契合达到完美。她仔细梳理着对“阴阳变”的感悟,将阳纪元中感受到的那股“提炼”、“淬炼”的霸道意境,更深地融入其中,使得阴阳二气的运转,不仅具备相生相克之妙,更带上了一丝“化育”与“归墟”的雏形。混沌道域在她体内缓缓演化,变得更加稳定,内部那丝微弱的生机似乎也壮大了一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在状态调整到巅峰后,她开始进行一些小心翼翼的尝试。她将一缕神识附着在太初圣力上,极其缓慢地探出洞天壁垒,去主动接触、解析那无所不在的阳纪元之力。这个过程极其危险,稍有不慎便可能引火烧身。但她凭借对太初之道的深刻理解以及洞天的庇护,一次次失败,又一次次尝试,逐渐对这股天地伟力的构成与运行规律,有了一丝极其模糊的认知。她现,这股力量并非纯粹的毁灭,其中似乎蕴含着某种至阳至刚的“秩序”与“净化”的法则碎片。

同时,她也没有忘记那枚被封印的“归墟引”。在闭关的间隙,她会分出一丝心神感应其状态。那碎片依旧沉寂,但那种与遥远未知存在的微弱共鸣感,似乎随着阳纪元的持续,变得……更加频繁了一丝?这个现让她心中微动,但并未打扰她的主要闭关进程。

当外部的“锤炼”和“吞噬”效果减弱后,秦双将重心转向了内部。她开始更深层次地挖掘太初圣体本身的奥秘。《太初圣诀》中记载的一些关于圣体本源开、以及引动太初之力的秘法,被她提上修炼日程。她尝试引导体内那丝得自混沌元灵珠的本源之气,游走于圣躯最细微的脉络之间,激沉睡的潜能。

这个过程缓慢而艰难,但每一点进步,都让她感觉自身与“太初”本源的连接更加紧密。她仿佛能听到体内血脉深处传来的、源自开天辟地之初的古老道音。

洞天之内,时光静默流淌。或许外界已过去数十载,甚至更久。秦双完全沉浸在自我的世界里,忘记了时间的流逝,忘记了外界的纷扰,甚至暂时忘记了潜在的威胁。她的气息在闭关中愈深沉,虽然境界没有再次突破,但那种内蕴的底蕴与潜力,却在以一种恐怖的度积累、夯实。

她就像一颗被埋藏在厚土之下的种子,在等待着一个合适的时机,破土而出,惊艳世间。

直到某一日,当她从一次长达数年的深层次入定中缓缓苏醒,体内太初圣力如同经过千百年沉淀的玉液琼浆,圆润无瑕,圣躯宝光内蕴,举手投足间仿佛能与这洞天秘境的本源共鸣时,她知道,此次闭关的初步目标,已经达成。

她的实力,相较于刚刚突破五重天时,有了质的飞跃,已然稳固站在了五重天的巅峰,距离那引质变的圣君之境,似乎只剩下了一层朦胧的窗户纸。

她缓缓睁开眼,目光平静而深邃,望向了洞天之外。

阳纪元,依旧持续。

但此时的她,已然做好了准备,去面对外界那更加复杂、也可能蕴藏着更大机遇的……后阳纪元时代。

喜欢九变道经请大家收藏:dududu九变道经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