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三国:开局娶蔡琰,争霸天下 > 第112章(第2页)

第112章(第2页)

"直言便是!我主向来开明,郭某亦是如此!"

郭嘉抬手示意。

陈圭略微心安,轻叹道:"吴侯确为雄主,观其成长轨迹与气魄便知。不过郭先生提及新政,陈某倒要请教:吴侯为何对士族豪强如此敌视?新政处处针对压制士族?"

"须知他出身吴郡陆氏这等大族,郭先生亦出自颍川郭氏。其麾下荀攸更是颍川荀氏子弟。"

"为何吴侯苛待士族?诸位又怎能接受这般新政?"

陈圭着实不解。

郭嘉尚可理解。

据他所知,此人只是颍川郭氏旁支,家道中落已历三代,未得主脉扶持。

但荀攸不同!

此人乃荀彧亲侄,正宗的颍川荀氏嫡系,听闻颇具才干。

这点毋庸置疑。

从其辅佐陆风创立基业便可见一斑。

他怎能接受乃至支持新政?

荀氏宗族可知此事?

许褚闻言目露寒光。

此言何意?

莫非谤我主上?

若非郭奉孝尚有招揽之责,此刻便教你血溅当场!

"呵呵!陈家主对新政误解颇深!"

郭嘉不以为然地笑道:"陈家主当真读懂新政真意?"

"此话怎讲?"

陈圭眉头紧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厅内,郭嘉继续阐述观点:"以客观视角审视主公推行的新政,便可现其中并无针对性。主公制定的政策核心在于公平与公正!"

"无论是土地改革、统一税制,还是建立完整的教育选拔体系,都体现了这一原则。"

"这些措施对士族与平民皆一视同仁,何来偏颇之说?"

"实际上,士族因家学渊源在我方阵营中反占优势。平民百姓缺乏藏书、财力与充裕的学习时间,若士族子弟愿为明主效力,凭借这些优势定能脱颖而出。"

"只要遵从法令规范,获取相应的财富、权力与地位绝非难事。"

这番言论确属实情。

陆风推行新政的初衷从未刻意针对士族阶层,重在建立公平机制与完善制度漏洞,防止某些势力通过不正当手段攫取土地、财富与特权。

这项改革旨在促进社会健康展与国家长治久安。然而某些士族竟将此视为打压,实属荒谬绝伦。

何时起靠钻营法网获取的不义之财、非法之地竟成了理所当然?整顿这些乱象反被诬为?

如此双重标准终将自食其果。

陈圭质疑道:"那籍没士族田产又作何解释?"

郭嘉冷然回应:"陈家主想必听信了那些从青兖两地出逃者的说辞。他们可曾告知这些田产皆为非法所得?"

"对于合法持有的土地,主公均按市价收购。拒不配合者,自然只能请其离开。"

"既不愿遵守法令,又岂能容其继续盘踞?这种特殊化要求,也要看他们配不配得上。"

陈圭确实有所耳闻,但听到的版本与士族豪强的说法大相径庭。

那些人都说陆风开出的地价极低,还规定每人名下田产不得过限额。

这点令陈圭颇为困惑,立刻追问道:"此话怎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