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江湖武林榜 > 第5章 第一滴血的代价(第1页)

第5章 第一滴血的代价(第1页)

当“万法归一”这四个字从他口中吐出时,仿佛有无形的魔鬼在黑暗中低语、喝彩。

他崔喜钟,将是那个唯一的“一”。

而天下万法,都将是供他吞噬的,养料!

他小心翼翼地,将自己所有的演算手稿,全都收集起来,付之一炬。熊熊的火焰,映照着他那张苍白而兴奋的脸,如同一次邪恶的献祭。

这门旷古绝今的邪功,不需要留下任何文字。

它只需要,也只应该,存在于他一个人的脑海里。

当他再次推开禁书阁那扇沉重的石门时,刺目的阳光让他下意识地眯起了眼睛。守在门外的护卫,看到他走出来,吓了一跳。

不过十几天的时间,眼前的崔氏长孙,却仿佛变了一个人。他瘦得脱了形,眼窝深陷,但那双眼睛里,却闪烁着一种,令人不寒而栗的,灼灼精光。那是一种,饿了许久的野兽,终于看到猎物时,才会有的眼神。

崔喜钟没有理会护卫那惊疑的目光,他径直走在阳光下,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空气中,仿佛都充满了“力量”的味道。他看着府中来来往往的仆人、护卫,在他眼中,那些不再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

那是一个个,行走的,充满了精元与内力的,“药材”。

他心中那头名为欲望的魔鬼,在低语着,催促着他。

“去吧,去验证你的伟大创造。”

“去吧,去品尝那第一口,力量的滋味。”

一个念头,在他心中清晰地浮现。

他需要一个祭品。

一个,能让他这门“万法归一”神功,第一次展露獠牙的,祭品。

理论,终究只是纸上的墨痕。无论《归一要术》中的描述多么诱人,无论“万法归一”的构想多么完美,若不以鲜血为墨,以生命为纸,它终究只是一个疯狂的梦。

崔喜钟,从不是一个耽于梦境的人。

他从清河崔氏的禁书阁回到终南山,以自己会决心改过的姿态打动了岐玄子真人。岐玄子念在往日情分,只同意他在终南山修行,却不允许他踏入楼观道大门半步。崔喜钟隐匿在终南山,暗暗观察这楼观道的一举一动,像一头蛰伏在暗影中的毒蝎,耐心地等待着,寻觅着,他的第一个祭品。

他需要一个足够强的“药引”,一个内力精纯、根基扎实的武者,来验证他神功的成效。同时,他也需要一个能让他品尝到复仇快感的对象,来祭奠他那颗早已死去的,骄傲的心。

很快,一个人选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刘承风。

刘承风,他的师兄,一个在楼观道中颇有声望的弟子。此人天资虽不及崔喜钟,却胜在勤勉踏实,为人方正,深得几位长辈的喜爱。更重要的是,在崔喜钟败给冯谚诰之后,这位刘师兄,是少数几个敢当着他的面,摇头叹息,言语中带着几分“恨铁不成钢”的教训意味的人。

“崔师弟,你太过执着于胜负,剑走偏锋,终非正道啊。”

那居高临下的惋惜,那自以为是的规劝,在当时,像一根根细针,刺入崔喜钟那敏感脆弱的自尊里。而现在,这些话语,成了催动他杀意的最佳燃料。

一个完美的祭品。实力不俗,能为他提供充沛的精元;而他的死,更能让崔喜钟品尝到一种,将昔日“教诲”自己的人踩在脚下的,病态的快感。

计划,在崔喜钟的心中,悄然织成了一张细密的网。

那是一个深秋的傍晚,落叶满阶,山风渐冷。

崔喜钟找到了正在练剑的刘承风。他换上了一副前所未有的谦卑与诚恳的表情,面带病容,气息微弱,仿佛那一场大败,真的让他洗心革面,大彻大悟。

“刘师兄,”他声音沙哑地开口,“师弟这些时日闭门思过,方知过去之非。师兄当日金玉良言,实乃点醒梦中之人。”

刘承风见他如此模样,心中戒备顿消,脸上露出欣慰之色,拍了拍他的肩膀:“你能想通便好。胜败乃兵家常事,切莫因此一蹶不振。”

崔喜钟顺势咳嗽了几声,更显虚弱,他从怀中取出一幅泛黄的地图,递了过去:“师兄,小弟在清河养伤时,无意间从家中古籍中得见此图。图上记载,这后山‘断魂崖’下的一处隐秘山洞中,生有一种名为‘龙血芝’的奇药,能洗经伐髓,对你我这般遭遇瓶颈之人,有莫大好处。只是那山洞入口被巨石封死,师弟如今内伤未愈,一人之力,实难开启。不知师兄,可否助我一臂之力?”

这番话说得天衣无缝。既解释了寻他帮忙的原因,又以“龙血芝”这种传说中的灵药,勾起了刘承风的兴趣。武人对提升功力的渴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刘承风接过地图,看了几眼,只见图上标记详尽,笔迹古朴,不似作伪。他略一沉吟,便点头答应了:“好,师弟有此上进之心,师兄自当相助。我们这便去吧。”

崔喜钟的眼底,闪过一丝无人察觉的阴冷笑意。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