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潇湘自立传 > 第238章 靠山屯(第1页)

第238章 靠山屯(第1页)

腊月廿九,靠山屯

卯时(早晨-点),天色墨黑

村东头,铁匠赵老黑家的烟囱已经冒起了粗黑的烟柱。院子里传来“叮叮当当”的打铁声。赵老黑光着膀子,系着烧出窟窿的皮围裙,古铜色的脊背上汗水油亮,正抢着大锤,给邻村最后一户人家赶制杀猪刀。他婆娘赵婶,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蓝布棉袄,在灶间拉着风箱,灶膛里火光跳跃,映着她满是皱纹的脸。锅里熬着金黄的棒子面粥,咕嘟咕嘟响。

“当家的,歇会儿,喝口粥再打!”赵婶扯着嗓子喊。

“最后一哆嗦!打完这刀,王老五家的猪就能赶上今儿宰了!”赵老黑头也不回,汗水顺着腮帮子滴进炉火里,刺啦一声。

辰时(早晨-点),杀年猪

村中最大的院子,村长张满囤家,热闹非凡。几个壮劳力按着一头嗷嗷直叫的大黑猪。杀猪匠孙屠户,穿着油光锃亮的黑胶皮围裙,嘴里叼着一尺长的尖刀,眼神凶狠。他一脚踩住猪脖子,手起刀落,精准利落。猪血喷涌而出,接在撒了盐的大木盆里。围观的孩子们既害怕又兴奋,捂着眼睛从指缝里看。

“按住喽!别让它蹬蹶子!”孙屠户吼着,气喘吁吁。

张满囤的媳妇张寡妇(男人前年挖河淹死了),穿着素净的藏蓝棉袍,头上戴着朵小白花,在一旁默默烧着一大锅滚水,准备烫猪毛。她眼神有些空洞,这热闹是别人家的。

巳时(上午-点),灶台边的忙碌与闲话

村西头,李老栓家。李老栓是个老实巴交的佃户。他婆娘栓子婶,正和邻居快嘴王婆在灶台边忙活。栓子婶揉着金黄色的玉米面,准备蒸窝头;王婆手脚麻利地剁着酸菜,菜刀在案板上出密集的“咚咚”声。

“栓子家的,听说没?村南头老钱家那二小子,昨儿个从城里回来了!穿得人五人六的,还拎着点心匣子!”王婆压低声音,一脸神秘。

栓子婶头也不抬,用力揉着面:“回来就回来呗,有啥稀罕。”

“哎哟!你是不知道!”王婆凑近些,唾沫星子都快喷到酸菜上,“听说在城里给人当学徒,偷了师傅的怀表!让打出来的!”

栓子婶手顿了一下,叹了口气:“唉,钱老歪(老钱头的外号)一辈子要强,咋生出这么个不争气的东西……”

“就是!还不如俺家那三驴子呢!虽说在镇上扛大包累点,可挣的是干净钱!”王婆得意地撇撇嘴。

午时(中午点-点),孩子们的“战场”与老人的“悠闲”

村里光秃秃的打谷场上,成了孩子们的乐园。半大小子们分成两拨,用树枝当刀枪,土坷垃当弹药,玩着“官兵抓强盗”的游戏,喊杀声震天,尘土飞扬。一个个小脸冻得通红,鼻涕过了河也顾不上擦。

几个穿着厚棉裤棉袄、戴着破毡帽的老头,抄着手,蹲在背风的墙根下晒太阳,眯缝着眼看孩子们疯跑。吧嗒着旱烟袋,烟雾袅袅。

“今年这雪,下得少啊……”老木匠陈爷慢悠悠地说。

“嗯,地怕是有点旱开春得早浇水。”赵老黑的爹赵老爷子附和着,咳嗽了两声。

他们的话题,永远围绕着土地、天气和收成。

未时(下午-点),女人的活计与心事

栓子婶家。窝头蒸好了,满屋热气。她坐在炕沿上,就着窗户透进的光,纳着千层底的布鞋。那是给她在镇上扛活的大儿子做的。针脚细密均匀。

王婆已经走了。屋里安静下来。栓子婶停下针线,望着窗外光秃秃的杨树杈,眼神有些直。她想起前年饿死的小闺女,要是还活着,也能帮她绕线了。她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又继续一针一线地纳起来,仿佛要把所有的愁苦都纳进鞋底里。

申时(下午-点),借东西引的小摩擦

张寡妇端着一簸箕挑拣好的红豆,来到李老栓家院门口,犹豫了一下,才轻声喊:“栓子婶,在家不?”

栓子婶从窗户探出头:“在呢!他张婶,快进来!”

张寡妇走进屋,有点不好意思:“栓子婶,俺想……想跟你借点碱面。蒸豆包,面没好,酸了……”

“哎呀,这有啥!等着!”栓子婶爽快地起身,从灶台角落的瓦罐里舀出一小碗碱面,递给张寡妇。

张寡妇接过碗,连声道谢,眼神瞟到炕上纳了一半的鞋底,低声说:“你这手艺真好……俺家那口子要是还在……也能穿上俺做的鞋……”说着,眼圈有点红。

栓子婶心里一酸,拍拍她的胳膊:“快别想了,日子总得过。豆包蒸好了,给娃拿两个尝尝鲜!”

张寡妇抹了把脸,点点头,端着碗走了。看着她单薄的背影,栓子婶叹了口气。都是苦命人。

酉时(下午-点),夜幕降临前的准备

天色暗下来,家家屋顶升起袅袅炊烟。空气中弥漫着炖肉的香气、蒸馍馍的甜香。

赵老黑打完最后一把刀,用冰冷的井水哗啦一声浇遍全身,痛快地吼了一嗓子。然后披上破棉袄,对屋里喊:“婆娘,收拾收拾,剁馅包饺子!”

李老栓扛着锄头从地里回来,鞋上沾满泥巴。他在院门口跺跺脚,走进屋,对灶间的婆娘说:“西坡那两亩麦子地,墒情还行。明儿年三十,咱也割二两肉,包顿饺子吃。”

栓子婶“嗯”了一声,往灶膛里添了把柴火,火光照亮她带着倦意却满足的脸。

夜幕低垂

油灯点亮了一扇扇小窗户。村子里渐渐安静下来,只剩下零星的狗吠和风声。家家户户都在为明天的年夜饭做着最后的准备,或剁馅,或和面,或擦拭着一年到头也舍不得点几次的玻璃罩子煤油灯。

小结:

靠山屯的腊月廿九,没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只有日复一日的劳作和最朴素的期盼。铁匠的汗水,杀猪的血腥,灶台边的闲话,墙根下的沉默,女人之间的借还,孩子无忧的玩耍……这一点一滴,构成了中国乡村最真实、最坚韧的生活图景。这里的“鸡毛蒜皮”,关乎温饱,关乎人情,关乎在最艰苦的条件下,依然顽强生存、努力寻求一点微末温暖的生命的尊严。年关将至,希望也在这琐碎与艰辛中,悄悄孕育。

喜欢潇湘自立传请大家收藏:dududu潇湘自立传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