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山河为药 > 第191章 春华秋实(第1页)

第191章 春华秋实(第1页)

昭启三年的春风,似乎比往年来得更加温润。冰雪消融,万物萌,帝国疆土之上,新政推行已逾两载,其带来的变化,不再仅仅是雷霆破冰时的剧烈震荡,而是如同春雨浸润,悄然改变着这片古老土地的肌理与面貌。曾经因战乱与苛政而荒芜的田垄间,重新缀满了辛勤劳作的身影;曾经因门阀垄断而沉寂的市井坊间,开始涌现出更多凭借技艺与诚信立足的商贾;通往帝都的官道上,除了络绎不绝的商队,更时常可见背着书箧、步履坚定的各地学子,他们的目标,是即将举行的第二次科举。

紫极宫的朝会,气氛也悄然生着变化。议政院内的争吵声虽未完全平息,但更多的时候,争论的焦点已从“是否应该推行新政”,转向了“如何更好地完善细则”、“如何平衡各方利益”。赫连铮奏报各地军镇改制已基本完成,边防稳固;岩刚呈上的,不再是触目惊心的贪腐大案,而是各地依据《昭启律》审理的、更加规范化的刑名卷宗;户部官员开始能够清晰地汇报清丈田亩后,国库税收的稳步增长,以及用于兴修水利、开设官学的具体预算。

这一日退朝后,云曦并未像往常一样立刻埋于奏章,而是与谢知玄一道,换上了寻常文士与夫人的服饰,仅带着两名伪装成随从的星火卫,信步走出了宫门,融入了帝都熙攘的人流之中。这是他们近半年来的习惯,唯有亲身走入这市井烟火,才能真正触摸到这个帝国复苏的脉搏。

朱雀大街上,店铺林立,叫卖声不绝于耳。新开设的“昭启书局”前,挤满了购买最新刊印的律法条文、农书医典乃至通俗话本的市民,其中不乏布衣百姓。不远处,一座由朝廷资助、江南世家出资共建的“百工院”刚刚落成,里面陈列着改良的织机、新式的农具,供人观摩学习。甚至能看到几个穿着太学生服饰的年轻人在街头设摊,为不识字的老农宣读朝廷最新的农桑政令。

“老伯,今年的春税,可还负担得起?”云曦在一个茶摊前停下,与一位歇脚的老农攀谈。

老农放下粗陶碗,脸上虽仍有风霜之色,眼中却少了往日的愁苦:“托陛下的福!清丈之后,俺家那几亩薄田总算不用再替地主老爷交暗税了!官府的借贷利息也低,买了新稻种,就盼着今年有个好收成哩!”他絮絮叨叨地说着,话语间充满了对未来的期盼。

谢知玄安静地跟在云曦身侧,他的感知更加敏锐。他能“听”到这片街市上空弥漫的,不再是恐慌与怨怼,而是一种略显嘈杂、却充满生机的“希望”的共鸣。地脉之中,那股因新政推行、民生稍苏而渐渐凝聚的、微弱却坚韧的“生”之气,也正在缓慢滋养着这片土地。

然而,阳光之下,阴影犹存。当两人行至西市,一处正在售“边境榷场”贸易许可的官署前时,一场不大不小的骚动引起了他们的注意。

十几名穿着体面、却面带愤懑的商人围住了官署吏员,高声理论。

“凭什么!我们范家经营边贸数十年,为何此次只拿到最低等的丙级许可?那刚冒出来的张家小子,不过是个走了狗屎运的暴户,竟得了甲级!”一个胖商人激动地挥舞着手中的文书。

“就是!朝廷这是要过河拆桥吗?当初平定萧宏,我们可是出过力的!”另一人附和道。

被围在中间的年轻吏员虽有些紧张,却并未退缩,他提高声音,依据手中的章程解释道:“诸位!榷场许可,依的是去岁纳税、商铺信誉、货品质量综合评定,绝非按资历辈分!张家虽新起,但其纳税记录、货品查验皆为优等,故而得甲级!范家去岁曾有以次充好之记录,故而降等!此乃《昭启商律》明文规定,下官只是依律办事!”

那范姓商人闻言,更是怒不可遏,竟伸手欲去推搡那吏员:“放屁!什么狗屁商律!定是那张小子贿赂了你……”

他的手尚未碰到吏员,便被一只沉稳有力的手握住。谢知玄不知何时已来到近前,目光平静地看着那胖子:“公然辱骂朝廷吏员,意图行凶,依《昭启律》,该当何罪?”

他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威压,那范姓商人顿时气焰一窒,待看清谢知玄那深不见底的眼眸,更是心头一寒,讪讪地松开了手。周围其他商人也认出了旁边那位气度不凡的“夫人”正是当朝女帝,顿时吓得面如土色,跪倒一片。

云曦走上前,并未责怪那些商人,而是对那年轻吏员点了点头:“你做得很好,不畏强横,秉公执法,朕心甚慰。”她又看向那些跪地的商人,声音清冷,“《昭启商律》,保障的是公平交易,惩处的是奸猾欺诈。想要高等许可,便当诚信经营,依法纳税,而非在此妄图以势压人!今日之事,朕不予追究,望尔等好自为之!”

处理完这场小风波,回宫的路上,夕阳将两人的影子拉得长长的。

“看来,这‘公平’二字,要让人从心底里接受,还需时日。”云曦轻声道。旧的利益格局被打破,新的规则建立,总会有人不适应,总会有人试图钻营或反抗。

谢知玄颔:“然,种子已然播下,幼芽正在破土。今日那年轻吏员,便是新秩序下成长起来的新苗。他们开始懂得依律办事,而非唯权势是从。这便是希望所在。”

回到御书房,案头已堆满了来自各地的奏报。有河间府陆明远呈上的、关于批官田分配后,农户耕作热情的详细记录;有江南关于科举备考人数再创新高的喜报;也有北方边镇关于榷场开设后,与周边部族贸易渐趋繁荣的总结。

云曦翻阅着这些文书,脸上露出了疲惫却满足的神情。她拿起朱笔,在一份关于在西南偏远州郡增设官学的奏章上,批下了一个“准”字。

“春华秋实。”她放下笔,望向窗外已然升起的星子,“我们播种,我们耕耘,或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最硕果累累的那一天,但至少,我们让这片土地,重新拥有了孕育丰收的希望。”

谢知玄走到她身后,将一件披风轻轻披在她肩上,与她一同望着璀璨的星空。

喜欢山河为药请大家收藏:dududu山河为药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