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重生后,疯批大佬跪求我复合 > 第48章 主席位空缺的理由(第1页)

第48章 主席位空缺的理由(第1页)

陈砚的声音在加密频道中带着一丝电流的嘶鸣声,却掩盖不住那份足以掀翻牌桌的兴奋。

苏凛的指尖在冰冷的键盘上悬停了半秒,随即冷静地敲下指令,将那段被破译出的“源代码”导入一个独立的虚拟服务器,开始进行疯狂的压力测试和反向推演。

这不再是简单的商业竞争,这是一场战争,而他刚刚缴获了敌人的作战地图。

几乎在同一时间,一篇名为《资本净化运动的真相》的深度调查报告,如一枚深水炸弹,在凌晨五点的互联网海洋中轰然引爆。

这篇文章由一个名为“棱镜”的新媒体账号,没有预热,没有推广,却在布后的短短十分钟内,冲破了所有信息茧房的壁垒。

无数从睡梦中被手机震动惊醒的金融从业者、媒体人、乃至普通的网民,都被那条血红色的标题牢牢吸引了心神。

文章的执笔者,正是化名“池砚”的陈砚。

他以一种近乎冷酷的笔调,将苏凛提供的核心逻辑与自己追踪到的海量数据链结合,构建出一幅触目惊心的金融围猎图。

报告中,三家国际顶尖的评级机构、一个由数十个自媒体账号组成的媒体矩阵、以及数个活跃在暗处的私募基金,被一条条数据线清晰地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三位一体的绞索。

文章详尽地剖析了它们如何通过“捧杀”制造泡沫,再通过“棒杀”引爆危机;如何利用评级下调精准打击目标公司股价,再由媒体矩阵放大恐慌,最后由金融工具完成收割。

那些在“资本净化运动”中倒下的企业和个人,不再是面目模糊的失败者,他们的遭遇被还原成一个个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的交易数据,和一篇篇用心险恶的“深度分析”。

最诛心的一段,是报告的结语:“所谓行业自律,实为垄断合谋;所谓泡沫艺术家,不过是不肯向资本铁幕低头的清醒者。”

这句话,如同一记响亮的耳光,狠狠抽在所有既得利益者的脸上。

风暴被彻底点燃。

当天上午九点,证监会官网挂出公告,宣布对报告中提及的三家评级机构涉嫌市场操纵的行为正式立案调查。

消息传出,三家公司的股价应声暴跌,市值在半小时内蒸了数百亿。

一场由苏凛策划、由陈砚执行的“审判”,在阳光之下,拉开了序幕。

然而,苏凛的脸上却没有半分喜悦。

他知道,砍掉章鱼的触手,并不能杀死它。

下午三点,一份来自监管系统内部的加密文件,通过一个意想不到的渠道,送到了他的桌上。

送人是周晓舟。

这个曾经的对手,如今却选择了一条更危险的道路。

文件中是一份内部备忘录,详细记录了陆九溟被驱逐后,他所构建的那个被称为“饕餮”的交易模型,并未被销毁,而是改头换面,流入了至少七个私募基金的交易池中。

更致命的是,备忘录的附件里,清晰地标注出其中几个关键账户的实际受益人,背后隐约闪现着几位现任高级官员亲属的影子。

文件的末尾,周晓舟附上了一句手写的便签,字迹潦草而决绝:“他们换皮不换骨,只要滋生毒草的土壤还在,毒就会以另一种形态再生。”

苏凛瞳孔骤缩。

他立刻将这份文件加上了最高级别的数字签名,通过国际刑警组织的特别联络渠道,直接送给了他在欧洲的联络人。

邮件的标题只有一个词,但分量却重如泰山——“优先级:最高”。

这不再是商业犯罪,这是足以动摇国本的系统性腐败。

几乎就在苏凛送邮件的同时,星曜集团的总部,一场董事会特别会议正在召开。

会议由肖玦亲自主持,议程只有一个:解散原有的“战略合规委员会”——那个曾经将苏凛拒之门外的机构,并宣布成立一个全新的部门,“创作者权益保障委员会”。

肖玦站在布台前,面对着全场董事和数十家媒体的镜头,声音沉稳而清晰:“这个委员会的宗旨,是为所有被资本洪流淹没、被流量算法误判的创作者,提供一个庇护所和重启的平台。星曜将投入百亿资金,并开放所有渠道资源,不计回报。”

全场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待掌声渐息,肖玦继续道:“现在,我宣布该委员会任主席的提名名单。”

他顿了顿,环视全场,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然后,他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人错愕的话。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