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大文学>我,接生婆,掌中宫尺 > 第238章 纸角飞过桑林去(第2页)

第238章 纸角飞过桑林去(第2页)

一声响起,如春冰乍裂。

学员们立刻反应,踩下踏板。

第二声,稍快。

第三声,三连点。

她们开始跟随节奏,动作渐趋一致。

有人起初跟不上,便停下看,再试。

渐渐地,十二台织机竟如一体,提综、换色、压筘,行云流水。

阳光穿过残破屋檐,洒在她们交叠的手影上。

第一课结束,全场寂静。

忽然,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

“啪、啪、啪。”

掌声缓慢,却极有力。

众人回头——是那位曾在祠堂前怒斥赵嬷嬷的老织工,须皆白,右手只剩三指,其余尽毁于织机绞伤。

他一边鼓掌,一边落泪:“活了六十岁,头一回听说……干活还能顾命。”

掌声如星火燎原,瞬间滚过田野,惊起林中群鸟。

沈知微立于风中,静静望着这一幕。

她没有笑,也没有动容落泪。但她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就在学堂奠基当日夜半,一封密报送抵她暂居的小院。

谢玄笔迹,仅八字:湖州震频异常,铁箍压脉。

她展开附图——一组“织脉带”传回的数据曲线,连续三日呈现高频震颤波形,远人体耐受极限。

更令人指的是,番子回报,当地坊主为压制报警,竟用铁箍强行锁死传感带,逼迫织女昼夜连轴转,每日踩踏逾八百次,近乎酷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沈知微指尖划过纸面,目光渐冷。

她起身走到案前,将所有证据一一归档:数据图、刑具拓影、受害女工口供(由东厂暗桩伪装药商录下)、甚至还有那铁箍内侧残留的血痕样本。

她不急。

也不怒。

因为她清楚,真正的较量,不在坊间,而在宫阙之上。

翌日清晨,她在学堂门前立了一块木牌,上书四字:

织机有声。

无人知其深意。

但当夕阳西沉,十名佩戴“织脉带”的织女已在小院外列队等候,改良织机整装待。

她们不知道要去哪里。

但她们知道,这一趟,不是去织布。

是为了让某些人,终于听见——那些被沉默吞没多年的声音。

宫门外,金砖铺地,寒气未散。

十架改良织机一字排开,如列阵之兵。

织女们身着素色布衣,腕上缠着细银丝带——那是“织脉带”的显形,内嵌微簧传感,能将每一次力、每一分震颤,化作可听可录的声波信号。

她们指尖微颤,并非畏惧,而是压抑太久的愤怒与希望在血脉中奔涌。

沈知微立于阶下,一袭青灰长袍,无饰无簪,却比任何凤冠霞帔更令人不敢直视。

她身后,是整整三匣证据:血染的绷带、断裂的指骨x光摹本(以薄绢透影法绘成)、铁箍刑具拓片,以及那卷用蜡封紧的竹筒录音——湖州黑坊三日连轴运转的真实声响。

文武百官列立两旁,有人冷笑,有人避目,更有工部尚书低语:“妇人之仁,竟扰朝会。”

唯有龙椅之上,帝王目光沉静,未曾开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