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柳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辭金枝 第166節,辭金枝,冬天的柳葉,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許是何御史身材高大的原因,雖然躬著身,仍給人一種板直的感覺。

興元帝倒是很喜歡這個剛正的年輕官員,語氣比在朝上時要溫和:“何御史有什麼事?”

幾名大臣也豎起了耳朵。

何御史是有名的臭石頭,這次又是誰要倒黴了?

何御史並不在意有高官在場,沉聲道:“臣彈劾賑災欽差慶王、戶部左侍郎裴佐,有貪墨災銀,禍害百姓之嫌。”

“什麼?”興元帝以為聽錯了。

幾名大臣亦暗抽一口冷氣,一臉不可置信。

在場的大臣中就有戶部尚書,一聽火燒到自家衙門,比幾位同僚的表情還要精彩些。

“臣彈劾賑災欽差慶王、戶部左侍郎裴佐,有貪墨災銀,禍害百姓之嫌。”何御史大聲道。

眾臣:“”

興元帝臉色陡然冷下來,如罩了一層寒霜:“何御史從何聽聞?你且仔細說說!”

“微臣前往順天府,路遇一名女子攔著順天府尹田大人的轎子喊冤”何御史說完,把狀紙呈上,“請陛下過目。”

興元帝掃一眼大太監孫巖。

孫巖上前接過狀紙,呈到興元帝面前。

入目是清秀的筆跡,一看就出自女子之手,狀紙所寫與何御史所言一般無二。

興元帝一字字看完,臉色沉得能滴出水來。

眾臣紛紛垂目,室內一時針落可聞。

不知過了多久,眾臣在凝滯的氣氛中快要無法呼吸時,興元帝終於開口:“傳慶王、戶部左侍郎裴佐即刻入宮。”

他的語氣還算平穩,可與這位帝王相處多年的大臣們卻能感受到平靜之下的風暴。

慶王與裴侍郎真的貪墨了?還殺了一鎮子百姓?

這要是真的,慶王先不說,裴侍郎滿門抄斬都是輕的!

要知道皇上最是痛恨貪官汙吏,別說貪墨大筆災銀,曾有官員貪了百兩銀子就丟了腦袋。

慶王府中,沒有接到順天府尹通風報信的慶王聽內侍傳完口諭,面露喜色:“父皇真要見我?”

自從舅舅出事,這麼多天了,他一直沒能見到父皇,父皇這是消氣了?

來傳口諭的內侍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道:“殿下要快一些,今上等著見您。”

“好,好。”

慶王很快換好衣裳,心情大好趕往宮中。

“陛下,慶王殿下到了。”

“讓他進來。”

隨著內侍傳報,慶王快步走了進來。

第224章 進宮面聖

“兒子見過父皇。”慶王壓抑著激動與忐忑行禮,待發現殿中幾位重臣都在,看向他的目光還帶著異樣,當即心頭一緊。

難不成是壞事?

再然後,慶王注意到了跪在地上的裴侍郎。

裴侍郎以額貼地,渾身顫抖,並沒有因為慶王的到來而抬頭看。

這般狼狽姿態,令慶王的心迅速沉入谷底。

要知道裴侍郎乃三品大員,若不是觸怒了父皇,怎會如此?

可要說裴侍郎會犯什麼大錯,慶王幾乎不受控制就想到了定北,也因此臉色不覺白了白。

從慶王進來興元帝一直沒開口,銳利的目光落在慶王面上,察覺他神色變化,無波的表情沉了沉。

“慶王,你可知道太平鎮?”

慶王一聽興元帝喊他的封號,心裡咯噔一聲,忙道:“臣不知。”

“不知?”

帝王平靜到有些沉悶的聲音從上方傳來,慶王一顆心高高提起,緊張改了口:“聽著有些耳熟,一時又想不起來了,是哪裡的鎮子嗎?”

興元帝一掃大太監孫巖:“把那狀紙給慶王看看。”

孫巖舉著狀紙來到慶王面前。

慶王仔細看過,撲通跪下了:“父皇,這狀紙上一派胡言,純屬汙衊!兒子身為皇子,受封親王,怎麼會為了一點錢財屠戮一鎮百姓,兒子冤枉啊”

興元帝沒有因為慶王的喊冤緩和神色:“一個小小鎮子上的小姑娘,不辭萬難進京攔轎喊冤,只為了冤枉你?”

慶王抬著頭,急得眼淚都流出來了:“兒子真的冤枉。父皇,許是一些人見固昌伯出事,想借此把兒子拉下去而弄出這場鬧劇——”

“住口!”慶王不提固昌伯還好,一提固昌伯,興元帝火氣騰地就上來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我替家妻拒絕曹操

即將出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