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小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77章 收集戰船,大夏第一皇子,鶴林小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直接進軍,又有可能落入陷阱,陷入更大的危機,不但起不到作用,反而可能成為拖累,甚至陷入必死之地。

一時間,他也束手無策。

“這些餘州的將領,著實難以對付!”

他以前確實打過不少仗,見過不少敵軍,可是如餘州這些將領這般能夠做到臨濟決斷,甚至應對的敵人,還是非常少見的。

他想了想後,轉頭對6家出身的將領道:“你6家在龍江上的水軍可以配合我們攻打揚州成麼?”

6家將領點頭道:“可以,但是兵力不是很強,只有一萬人左右,戰船三百多艘。”

“三百多艘不夠,至少要一千艘!”

6家將領搖頭道:“若是動用這麼多戰船,就會驚動南王的水軍大營,到時候可能會平添變數。您也知道,南王的親妹妹高穎是秦王的王妃,南王和秦王之間的關係很密切。”

“我聽說之前南王和秦王之間生了一些齷齪,難道不能利用一下?”

“您是說秦王送來的三千套裝備最後只交付了三百套吧?此事只是因為南王被夏皇派來的奸細差點弄死而被秦王看輕,所以故意刺激南王。南王這段時間一直在整頓水軍大營,很多將領和基層軍官都被肅清。看到南王的動作後,秦王已經將剩餘的裝備交付了,雙方的關係雖然有所影響,但不大。”

鄭希龍點點頭,又道:“如果不用戰船,只用運兵的貨船呢?”

6家將領略一沉思點頭道:“這個或許可信,但是這些貨船沒一艘能夠裝的人數不多,最多的可以一二百人,少的只有幾十人,這樣一來,需要的船隻會更多,動靜會更大,很容易暴露被現。”

“無妨!先集結船隻,然後趁夜色繞過揚州,進入江州境內登6,然後從東面,突襲揚州城,甚至還能分兵去攻佔其他江州的城池。只要林家不從中作梗,此戰必勝。”

6家將領點點頭道:“我這就去安排。”

霍青雖然不知道鄭希龍的佈置,但也知道此時經過揚州大軍這麼一阻攔攻擊,他們再想用之前的計策肯定是行不通了。

但是,他們走又不能走,進又不能進,肯定是要向別的辦法的。

而唯一的辦法,肯定就是他們佔據主導地位的龍江了。

只是龍江這麼長,對方想要登6,可以選擇的地方實在是太多了。

不過他也不為難,直接命令餘飛,將這三萬餘州禁軍帶走兩萬五,安排在從東面進攻揚州的道路之上。

敵人就算有船運兵,一次性也運不了太多,更不敢將整個大軍都運到揚州東面,否則數十萬大軍目標實在太大,肯定會暴露,所以這次到來的蕭閥聯軍士兵數量絕對不會太多。

兩萬五千禁軍守在東面肯定是足夠了,剩下的五千則是防備鄭希龍再出什麼么蛾子,所以直接就將進入餘州的通道給堵上了。

至於走山路滲透進入餘州,那時間可就不知道要多久了。

況且,現在邊境之上也有騎兵斥候小隊巡視,一旦有現,立刻就會引來攻擊,暫時也不需要擔心。

所以,霍青已經掌握了對方所有的進攻方向,無論對方從哪裡進攻,都會被他現甚至阻擊。

與此同時,戚少輝帶領的五千騎兵也改變了方向,向著雁門關所在的方向疾馳而去。

京城。

趙國公府。

趙國公的暖閣中,此時不但有徐永川,還有常山,以及一個幾乎完全不會出現在這裡,去忽然出現的孟長安。

孟長安神色淡然地喝著茶,打量了常山幾眼後問道:“上次就是你到我的府中送信吧?”

常山同樣淡然一笑,起身一禮道:“丞相大人好記性,正是在下。在下秦王府錦衣衛京城鎮撫使常山!”

孟長安點點頭,看了一眼旁邊老神在在的趙國公,冷哼一聲道:“怎麼,老趙,不裝了?攤牌了?”

趙國公上次就知道,雖然他沒有承認和秦王的關係,但是以孟長安的智慧肯定能夠猜到,甚至確認,所以這次乾脆也不裝了,直接將對方請了過來。

“裝什麼?”

“哼,你不是一副和秦王不熟的樣子麼?整個朝堂,怕是所有人都以為你是陛下的心腹,誰知道你竟然是秦王的心腹!還說你不是裝的?”

趙國公啞然一笑,淡淡地道:“那你可說錯了,老夫從來都不是誰的心腹,就算是秦王也一樣。老夫只是他的合作者,嗯,比較親密的合作者,就是這樣。”

孟長安無語,隨後又把目光落在徐永川身上。

這位在京城現在可是名聲大振,只不過不是什麼好名聲就是了,甚至差點都被皇上剝奪了國公的爵位。

“魏國公,你是怎麼回事?怎麼混到秦王陣營的?”

徐永川嘿嘿一笑道:“這個是我親自求來的,孟大人,以您的眼光也知道,陛下雖然有心掌控朝堂和天下,但也只是有心罷了,實際上卻是有心無力,甚至還要向蕭閥妥協,不是個能頂住壓力,為大夏百姓謀福祉的皇上。他能保住皇位就是萬幸了。但是秦王殿下不同,他能不能登上皇位只取決於他願不願意,而不是能不能。”

“只要他願意,天下間沒有人能夠阻擋殿下,這就是在下的想法。做陛下的臣子需要裝聾作啞,還要受氣,憋屈的要死,但做殿下的臣子,卻能夠揚眉吐氣,但凡有點抱負的,都知道怎麼選!”

“你這是辜負皇恩,你的爵位陛下沒有拿走,這時多大的恩情,你竟然背叛陛下?”

徐永川卻搖頭道:“怎麼能說背叛呢?難道秦王殿下不是陛下的親兒子?陛下百年之後難道還有其他人能夠掌控大夏皇朝?雖然陛下沒有立下太子之位,但是在我老徐這裡,秦王殿下就是唯一太子之位的人選,也是將來唯一有資格登上皇位的人選,其他人都不行。”

這話說的,便是趙國公都有些刮目相看。

沒想到這個在家裡窩囊的要死的傢伙,竟然能說出這樣一番話來,顯然對於外界形勢的判斷很有獨到之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