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小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63章 夏皇決斷,大夏第一皇子,鶴林小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孟長安也不藏著掖著,直接道:“臣想著,先是農業,這次被吳國差點掐斷糧食交給,給臣敲響了警鐘。雖然咱們大夏糧食產量也不低,但是和吳國相比,咱們這邊的糧食最多也就是一年兩熟,而且這樣的地區也只佔大夏國土面積的三分之一左右,其他地方都是一年一熟。”

“所以,論糧食產量,咱們和吳國相比確實差了很多。而且咱們北面還要受到北蠻的威脅,西北面還有西域佛國的威脅,若是沒有充足的糧食儲備,將來很可能還會遇到這次被人用糧食要挾的情況。”

“因此,臣覺得,要提高一下糧食收購價格,讓百姓種田的積極性更高一些。”

夏皇眉頭一挑,似笑非笑地道:“孟相,百姓的糧食賣不上價,甚至種的糧食不夠吃,這其中的內在原因,你應該是知道的。就算你提高了糧食收購價,那些真正種地的百姓,大部分也無法收益,更別提什麼激勵了。”

孟長安神色不變,點頭道:“此事臣自然知道。但不能不做,總會有百姓因此收益的,哪怕少一點,但也是一個好的開始。至於如何讓更多的百姓收益,那就要看陛下是否有這個決心了。畢竟,大部分良田還是掌握在地主士紳,權貴豪門的手中的。”

夏皇沉默了一會,點點頭道:“朕確實有心整治,奈何牽一而動全身啊!除非朕像老八似的,殺得血流成河,否則……難!難!難!”

孟長安自然也知道其中的難度,所以也沒有任何逼迫,說道:“這個政策,秦王肯定是能夠看出其中的難度的!咱們能做到什麼程度,決定了秦王會給多少錢。”

“除此之外,臣聽說秦王在境內建立了大量的公立蒙學,雖然只是讓孩子啟蒙讀書,但卻是全額免費,此法功在千秋啊!所以,臣也想效仿一下,在大夏境內建立起公立蒙學,每個城市都建立幾所的話,確實是一大筆錢。”

夏皇考慮的卻不是這個,聽了這個想法後,起身在大殿中來回走動,說道:“這當然是個好想法,朕也希望能夠推行下去。但同樣難度非常大,不只是錢的問題,你想過那些世家豪門,地主士紳會允許他們的孩子和普通百姓孩子一起上學麼?他們會願意,會同意?甚至那些窮苦百姓飯都快吃不起了,就算免費上學,他們也未必會支援。”

“當然,更重要的是執行!你覺得你錢到位了,就能推行下去麼?老八雖然在蘇州和晉州橫掃了一圈,但就算如此,朕仍然不看好在這兩個地方的執行情況,更遑論其他地方。”

“不過這倒是個要錢的好藉口,你確實可以和老八提一提,想來若是他感興趣,或許真的會多給點錢。但是,錢可以給,絕對不允許他插手其他各州的事務,這是底線!”

孟長安輕嘆一聲道:“臣明白!”

“除此之外還有其他的麼?”

“那就只有兩個了,一個是如餘州一樣,開始官道的修繕,但是各地執行仍舊是個問題,甚至有些官員心黑一點,怕是會讓百姓出徭役,把好事變成壞事。另一個就是,城市改建。”

夏皇聽了,搖頭道:“這都是老八在餘州施行的措施,放到我們這邊,未必能有多少效果,甚至起到反效果。”

這一點,夏皇心中還是有數的,他知道下面官員都是什麼德行,儘管他現在已經開始掌控朝廷了,掌控了更多的權利,但是受到的掣肘也越強烈。

畢竟,終究無論是什麼政策,都需要人去執行。

而是人就有私心,有私心,就有可能將本來好好的政策,變得面目全非。

哪怕是派出去監督,也難免監守自盜,或者利益輸送。

所以,夏皇自己也現,現在權利是到手,但是想要做事,仍舊是束手束腳,手下的大臣們論忠心倒是不缺,但是論能力,幾乎沒有。

讓他們寫文章,歌功頌德一個頂倆,讓他們做實事,十個不頂一個。

這種情況讓夏皇非常難受,知道這是之前科舉被世家大族把控後的後遺症,所以選拔上來的,都是不知人間疾苦,只會死讀書的書生,讓他們指導百姓民生,著實上不得檯面。

這也是為什麼,他稍一掌權,就迫不及待的要開恩科的原因。

實在是太缺乏人才了,尤其是實幹型人才。

孟長安沒想到自己提出的想法都被夏皇否決了,心中也有些失望,但也不得不承認,陛下說的是對的。

最近他因為女兒的關係,一直在關注和研究秦王的施政方針,所以受到不小的影響。

此時想來,秦王那一套,除了東部三州,根本無法推行。

“陛下,那該怎麼辦?臣實話實說,直接去要錢,肯定是能要到一部分的,但是具體能給多少,那就看秦王的想法了。若是秦王覺得這錢給陛下之後,會被揮霍,甚至被下面的官員貪汙,怕是不會給出多少。”

“對了,臣還沒問,陛下知道秦王這次在蘇州和晉州得到了多少收穫呢!”

夏皇看了孟長安一眼,冷哼一聲道:“至少五億兩白銀,十億也不是沒有可能。但是,這個數字不好統計,光是那些良田,商鋪,宅院,就是一筆天文數字。這還不算古董字畫,珠寶玉器,加在一起,誰知道到底有多少?”

“那陛下想要從秦王那裡要到多少錢?畢竟,這其中大部分都是實物,若是賣不出去的話,如此巨大的數量暫時也未必能賣的上價錢,真正能夠拿出來的現銀,可能數字也不會太高,陛下還是要有心理準備才是!”

夏皇想了想,反問道:“你覺得朕要多少合適?”

“這,臣也不知道該要多少,因為臣也不知道秦王手中這次搜刮了多少現銀。不過按照臣的保守估計,至少也要要上一億兩。”

夏皇目光微微一亮,點頭道:“那就一億兩!”

雖然他想要更多,但是此時他也想明白了,錢到手才是錢,要不到的錢只是數字,毫無意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武警新兵開始當教員

丁丁食紅豆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