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歲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9章 李文忠,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卿歲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陛下,他們這是唇亡齒寒吶。”

李文忠當然沒有二心,他純粹是為著自家舅舅著想。

“皇權如果想要穩固,陛下就離不開地主鄉紳支援,若是殺的人太多,只怕於朝廷不利。”

古往今來,那麼多人變法,為什麼大多以失敗告終?

因為他們損害了地主鄉紳,世家門閥的利益。

不管哪朝、哪代的開國皇帝,也都是靠著那些地主豪強捐糧納糧,才一點點做大做強。

如果朝廷把這些人得罪狠了,只怕是兩敗俱傷啊。

“保兒。”老朱放下手中的奏疏,背手走到他面前問道:“這些話,是誰讓你來跟咱說這些的?”

他當然知道不能得罪狠了,可他想要大明的明天更好,讓寶鈔更好地推行,讓百姓過的好。

所以,他不得不這麼做,他要是對那些地主鄉紳好,那麼百姓就別想好,寶鈔就別想好。

文官囉哩吧嗦就算了,可他也想得到家人的理解。

可親外甥不理解自己,這讓他感到有些失望。

“陛下~”

李文忠眼眶含淚,沒有說話,只不過意思依舊很明顯。

他希望老朱就此打住,不要再繼續大開殺戒了。

“保兒啊。”老朱看著外甥,語氣滿是痛心和失望:“你當咱真的不知,你在曹國公府豢養門客之事?”

聞言,李文忠心中一驚,立刻把頭嗑下去不敢抬起來,他從小喜歡讀書、詩歌之類的風雅事。

如果不是當年情形所迫,現在恐怕也是個文人了。

他打心底裡就對文人們親近,所以才養了不少,仕途失意,還有懷才不遇的門客在自己的府中。

閒來談天說地、喝茶論詩,倒也覺得很是暢快。

“你啊!!!”老朱突然大吼道:“自從不打仗了之後,我看你是把書讀迂腐了,沒了半分將軍之氣。

“全都是跟著你那些門客學的,沒學到一點兒的好,學的都是些酸儒,只會紙上談兵的東西。”

“你當咱想大開殺戒?”

“咱難道不是人,不怕死了下地獄,被他們報復,不怕沾惹太多血,讓自己不得好死嗎?”

“咱有什麼法子?”

“你不知道民間是什麼情況,不知道福建是個什麼情況。”

“你只需要坐在曹國公府,和文人墨客喝兩盞茶,吃兩杯酒,論論天下,談談皇權。”

“你就突然大有感觸,就跑來讓我不要大開殺戒?”

李文忠看著發火的舅舅,有些害怕地低下了頭。

在外讓人尊敬、害怕的曹國公,此時卻乖的像孫子。

“保兒啊保兒。”老朱眼眶微紅,指著他鼻子道:“如果你是百姓,在你的新婚之夜,別人替你洞房花燭,你心裡又是什麼感受?”

“如果你是種地的,官員不停地給你加稅加稅。”

“吃不飽也就算了,鄉紳養的土軍還要搶你的糧食,燒你的房子,睡你的老婆女兒。”

“如果你是軍戶,不停地被私役,還要被剋扣口糧,老婆女兒被欺負,活的連狗都不如。”

“還要被時不時登岸的倭寇欺辱,你又是什麼感覺?”

“你還能跪在此地大言不慚,說著讓咱不要大開殺戒,放他們一馬的傻話、瘋話嗎?”

當人活在高處,自然而然,就會為同階層的人著想,而忘記了底層的人,過的又是什麼日子。

掌櫃不會共情小二,官員們不會共百姓。

他們只會高高在上坐著寶座,問底層人何不食肉糜?

說白了,李文忠當了曹國公,他有了廣闊的田產、金錢、權勢,自然帶入的也是地主思想。

而不是當年,因為饑荒被迫逃難,受盡苦楚的流民思想。

老朱見他不說話,彎腰扶著他的肩,一字一句地道。

“你回去好好想想,當年的你,過的是什麼樣的日子,此時的福建,正有千千萬萬的百姓,過著你當初,或者還不如你當初的日子。”

“哼!!!”

說完這句話,老朱拂袖而去,雄英最近在學丹青。

他昨日答應了孫子,今兒要去陪他畫畫兒的。

老朱走後,李文忠跪在大殿中央,又過了半個時辰才跌跌撞撞地起來,他從未見過舅舅這個樣子。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爐觀真仙

周齊雲

朕實在太難了

十年打鐵

我有一劍,可誅萬魔

一任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