卿歲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64章 碎嘴子顧晨,大明,我給老朱當噴子的那些年,卿歲歲,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過短短三個月而已,就有三萬五千六百人進了待斬名單,被連累的江南官吏也達到八千多人。

總共四萬多人即將命赴黃泉,就這還是老朱免了不少罪的結果,此案取名為“蘇友文案”。

因為明朝的大案,大多是由主案犯的名字而命名。

比如胡惟庸案、藍玉案、郭桓案等等……

而被抄沒的田地族產更是豐富,聽說老朱的私庫都快塞滿了,他分了三分之一的東西給底下抄家的人,以示嘉獎他們抄家的辛苦。

加上這些人明裡暗裡藏的,估計底下人很是肥了一把,至於怎麼肥來的,老朱肯定是不管的。

只是這讓許多,號稱是君子的讀書人有些不高興,在茶舍裡大談特談,表達自己的不滿。

“聽說那些個小吏,還從那自盡的婦人身上搜刮,身上繡著金線的衣裳都給扒了拿去賣,你們說說這像什麼話?”

“死者為大,怎麼也該給人家留點兒體面吧?”

“女子為內宅之人,對男人在外做了什麼那是一無所知,都自盡了,還要這般對待人家。”

“簡直就是喪盡天良!!!”

對此,錦衣衛的人表示,他們不這麼幹丟到亂葬崗去,別人也會這麼幹的,有錢不賺王八蛋嘛。

“再說蘇公這謀害太子之罪,這理由也太牽強了些。”

“太子爺身邊都是些什麼人?”

“那都是些大內高手!!!”

“蘇先生不過是個手無縛雞之力的讀書人罷了,頂多略微有些小錢的財主,怎麼可能不知天高地厚刺殺太子呢?”

說話的男子口音是吳語,聽著應該是江浙人士。

可能是那些士紳的門生,不然也不會這麼激動。

“吃,吃啊。”老朱抓了把葡萄乾,樂滋滋聽這些人說話,還不忘招呼顧晨還有詹徽一塊兒吃:“多吃點兒,別客氣。”

他覺得在宮裡無聊便想出來逛逛,連太子也沒帶在身邊,就只帶了詹徽顧晨還有趙勉三個親近些的臣子。

顧晨咬著甜滋滋的葡萄乾,喝著略帶苦澀的茶道。

“我說什麼來著,這些士紳的門生到處都是,不管幹下多混賬的事也終究有人洗白他。”

唐朝那些門閥世家都是自己當官兒,到了明朝他們都不自己出來了,而是推自己的學生出去,讓學生辦他們想辦的事。

若是出了什麼事死的也是學生,一般情況下不牽扯他們。

“是啊。”喜歡同顧晨唱反調的詹徽這次倒是難得贊成,感慨道:“就拿宋翊來說吧,本身是個好官,要學問也有要能力也有。”

“可是因為這些提攜過他計程車紳,屢次做出些有違良心的判決,最終抄沒家產流放遼東。”

“可悲!可嘆吶!”

透過這些事兒便能看出,士紳的強大對朝廷來說,絕對不是什麼好事兒,他看最好來來回回多殺幾遍。

趙勉也跟著點頭:“兩位說得有理,好在如今透過郭桓案、攤丁入畝、再加上這個蘇友文案,江南士紳已經不成什麼氣候了。”

這三件大事辦完以後,江南地區有權有勢的死了七八萬人,光收回國庫的田地就有五成。

這時又聽另一位讀書人高聲道:“你們是都沒看清這裡頭的門道,這麼說吧,朝廷這邊想遷都,還要打草原打高麗,西南地區還時常有叛亂。”

“這些可都要花錢,那朝廷能不想法子湊銀子?”

“江南的老爺們兜裡富裕,乃天下皆知的事情,這不就撞到朝廷的刀口上去了嗎?”

這些讀書人看起來很年輕,可他們談論朝廷的話可不年輕,彷彿世上就沒有他們不懂的事兒。

“這些個讀書人。”詹徽無奈地搖頭,忍不住批評道:“陛下早說過,不許生員議政。”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九千歲

霜之小漠

人在北涼說書,不良帥為我斟酒!

閩系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