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05 看我如何對付這操蛋的生活,我不懼怕成為這樣“強硬”的姑娘,劉媛媛,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當時的我是在城市裡的一所藝術類初中寄宿唸書,我媽常說我幸運,趕上舅舅要送表哥去城裡讀書,順道捎帶我。但是我所有的艱辛也是從這裡開始的,童年好像在六年級的夏天迅速結束了,沒有任何過渡,我就一個人來到一個完全陌生的城市裡。讀初中時班上攀比成風,甚至常出現偷竊打架的事情,年少的時候我窮且敏感虛榮,尚未擁有一個自尊自愛的獨立的精神世界,格外在意別人的褒貶臧否,在那樣一個環境裡自尊心備受煎熬。

貧困能夠給一個人帶來多大傷害,你去知乎上一搜就能搜出一大堆答案,而且許多答案都是匿名的。即便是已經成年,大家依然不願意直面曾經的困窘。

剛到學校說不清楚普通話,每次叫同學們去吃飯都說成“zhou,去吃飯”,同學會“善意”學這個口音取樂。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把口音全部糾正了過來。

我媽在開學之前興致勃勃地買了幾尺粉紅嫩綠的布給我做了幾件新衣服,每件穿出來都讓我期待同學們的眼睛突然集體失明。但是不能不穿,因為穿新衣服對我們家來說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

年級歌唱比賽的時候,老師讓同學們集體定做一件毛衣,我朋友交錢定做了之後,我借了她那件不太符合標準的毛衣穿,我只能安慰自己說,不仔細看就看不出來差別的。

一年一次同學聚會,我媽說花錢坐車去吃個飯太浪費了就別去了。

第一次去肯德基時很窘迫,不知道怎麼點餐,只好跟著同學點了一樣的漢堡,生菜配沙拉醬的噁心味道我到現在還是不喜歡,當時卻假裝是自己喜歡的口味全部吃完。

壓在宿舍枕頭下的五十塊錢生活費不知道被誰偷走了,晚上躺在宿舍的床上一直掉眼淚,放假回家的時候連八塊錢車票錢都出不起,最後賣掉了我媽開學的時候給我買的泡麵才湊夠了錢回家。

在樓道里遇到我喜歡的男生,會特別想要藏起來。

但是隱藏是最沒有用的辦法。

當我稍微長大一點,在我稍微讀了一點書之後,我才慢慢學會正視這件事情。

克服貧困帶來的影響,首先就是要正視它。

克服所有讓你自卑的東西,首先都是要正視它。

那些不想袒露於人前的自卑之處,如果始終都要費盡心思地隱藏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那麼生活就不過是戰戰兢兢地表演一場。

那太累了。我們都不是演員。

最輕鬆的方式反而是正面迎擊。

不要相信什麼“環境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不要相信什麼“貧窮,會決定一個人的思維方式、眼界,甚至性格”。

除了我自己之外,誰也不能決定我。

那些生活優渥的人無論是見識還是自小被父母培養的自信都是我無法比擬的,不過人有腦子,可以學習,可以模仿,可以創造,可以超越。

<b>貧窮算什麼,只要你願意動腦和學習,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思想,從無知混沌到胸中有山竹有丘壑有天下;你可以改變自己的舉止,從粗魯無狀到優雅精緻;你可以改變自己的氣質,從畏畏縮縮到大方得體。

</b>

你甚至可以改變自己的能力,從無能,到無所不能。

我也想被人喜歡,有錢被人喜歡,有趣也可以被人喜歡,沒錢的時候我就學著有趣一點。

沒條件走遍名山大川,沒條件見識很多場面,沒機會擁有一個可以指點自己人生的成功爸爸或叔叔,但是可以去圖書館,在圖書館裡,李開復、俞敏洪排著隊想跟你聊天。

越是讓我緊張的人越要見,越是讓我害怕的場合越要去,每次到所謂的“大場面”而覺得自卑膽怯時就告訴自己,出身有貧富之分,生於青藏高原上放犛牛還是在大都市裡當富二代,這些都是先天的運氣而已,我又沒有為社會添麻煩,再窮也沒有花別人一分錢,難道因為運氣不好,就要在別人面前直不起腰桿?

當經歷得多了,就會習慣在任何人面前都自在,在突破自己的過程中越發地確定自己的長處和侷限。我知道我哪裡好,別人怎麼否定都磨滅不了,我知道我哪裡不行,然而任何跟品德無關的缺陷,我都無須羞於袒露於人前。

與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老農民打過交道,也見過一些光鮮靚麗的成功人士,在櫃檯前站著賣過瓜子,也坐在北大的教室裡聽教授講憲法,經歷得越多,人就越來越包容,越發對這世界充滿恭敬和憐憫,有太多比貧窮更深重的苦難,你不必總是自憐,那些萬眾矚目的人其實也尋常得很,更不必總把自己看輕。

當有一天,你發現自己不僅可以包容自己的窮,也包容一切無關品格的人類的不同,可能就是真正地克服了過去的陰影。這會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要依靠自己的勇敢和力量,在黑暗的迷茫的成長歲月裡觀察、摸索和學習,透過反覆的否定和確認,最終克服和超越所有的缺陷和陰影,變成一個幸福完滿的人。

窮人家的小孩都要記得,造成我們今天自卑又敏感的不是生而貧窮,而是後來沒有為了改變這一切做任何努力的事情。貧困只喜歡欺負弱小的人,剝奪他的自尊和闊達的胸襟,當你越來越強大,就能從過去的貧瘠中汲取到源源不斷的力量,你懂得節儉剋制,你習慣了向上的努力,你在人生遭遇不測時堅忍不拔,你被生活磨鍊成一座堅強的鐵塔,而非漂亮脆弱的散沙。

這是貧困賦予強者的禮物。

接下來,我想談一下,人到底要如何才能自信起來?

我在TED上看《積極心理學》(還有一個譯名:哈佛幸福課),對裡面談到的許多方法都非常有感觸並且認同,是與我的實踐經驗和心路歷程相符合的。

在過去的心理學領域,心理學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去研究消極方面的東西,20世紀40年代末,心理學家開始研究受危兒童,研究這些兒童為什麼會失敗,為什麼更容易退學,為什麼更容易早孕,等等,得出的研究結果我們很容易可以想到,那就是應該給予這些受危兒童更多更好的資源,包括教育、居住建築等。

然而在資源本身有限的情況下,這結果對於促進現實的改變用處並不大。

到了20世紀80年代,一些心理學家提出了不同的問題,他們不再研究受危兒童為什麼失敗的問題,而是轉向研究“是什麼讓其中某些人成功了”,剛開始他們以為這些成功的孩子一定是天資卓越、百裡挑一、不可模仿的,後來卻發現他們只是很普通的孩子罷了,只是確實是擁有一些特質的,心理學家在那時候提出了“適應力”的概念。

我在思考自卑和自信的問題上,就曾無意中使用過這個方法:不去想什麼東西導致我們自卑,反過來去想,什麼東西或者怎樣做可以使自己自信起來。

最終得出這三個字:確定性。

朋友要去參加演講比賽之前,發微信問我:如何在演講的時候不緊張呢?

說話是我們從小就會的事情,然而在公共場合侃侃而談或者振聾發聵地演講一番,對很多人來說是太難跨越的心理難題,明明在臺下已經準備得很充分了,可是隻要上臺,就會手腳發抖,聲音發顫,嚴重者張口結舌中途斷片。

我問他,你覺得自己為什麼會緊張?

他說,因為我不是很自信。

我繼續問,那你憑什麼自信呢?

就一個人而言,不漂亮,不聰明,不成功,什麼都做不好,甚至人品有虧,那他憑空而來的自信,在他人看來容易是可笑的自負。

就一件事而言,從未在這方面取得過成功,也沒有千錘百煉的過程,只是有過幾次挫折的經驗以及臨場前急慌慌的練習,說自信難免盲目。

我在第一次登上《超級演說家》的舞臺時,那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參加演講比賽,上臺之前緊張得發抖,大腦一片空白,手心出汗,心跳加速,除了昏過去之外,所有緊張的症狀我都有了。

而當我再次登上那個舞臺,到第三次、第四次,心態悄悄發生了變化,依然緊張,但是因為了解了流程,熟悉了那種心態,並且在那個舞臺上也獲得過一些掌聲和認可,對於稿子和自己的表現心中有數了一些,所以從容了許多。

自信的獲得有這樣一個過程,培養自己的優勢,獲得外界的肯定,增加自己內心的“確定”,確定自己是可以做得好的,確定自己做完是可以得到讚美的,自然就有信心。

陳文茜專訪李安時問他:你從小愛哭,又一直在輸,這種孩子一般到了美國會輸得更徹底,那你是怎麼樣在一個本來會讓你更脆弱的地方,慢慢找到自信的呢?

李安說,自信來自兩個方面,一個是天生的。另外一個是外來給的肯定,當大家給你的肯定多了,你自然就會產生“自己也不錯”的自信心。像當總統,一開始可能會害怕,但閱兵幾次之後,樣子就出來了。

很多人把自信歸類為一種“性格”,彷彿自信是一種與生俱來的、根深蒂固的氣質,很難獲得,也很難失去。其實就如李安所說,後天確實是可以獲得自信的,外來的肯定最終增加的也是對自我的“確定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胤禛掌心崽(清穿)

渝躍鳶飛

情狂獨眼龍(愛你難得系列)

陳毓華

厲害了,我的天師系統

二手拖鞋

我給老婆花錢就十倍返利

少子賊奕

嬌縱

時星草

快穿之偏心

周箬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