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菸捲],舊時的盛宴,李叔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朱湘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0532aF.jpg"/>

朱湘,詩人、散文家。20世紀20年代,與饒孟侃、孫大雨和楊世恩並稱“清華四子”。他曾留學美國,歸國後生活窘困,未滿週歲的孩子餓死,與劉霓君的婚姻也接近崩潰。1933年一個冬日的早晨,在上海開往南京的船上投江自殺。死前隨身攜帶的,一本是海涅的詩集,一本是自己的。這是一個曾與徐志摩相比肩的大詩人。

我吸菸是近四年來的事——從前我所進的學校裡,是禁止菸酒的,——不過我同菸捲發生關係,卻是已經二十年了。那是說的菸捲盒中的畫片,我在十歲左右的時候,便開始收集了。我到如今還記得我當時對於那些畫片的蒐羅是多麼熱情,正如我當時對於收集各色的手工紙,各國的郵票那樣。有的是由家裡的菸捲盒中取來的,恨不得大人一天能抽十盒煙才好;還有的是用制錢——當時還用制錢,——去,跑去,雜貨鋪裡買來的。兒童時代也自有兒童時代的歡喜與失望:單就蒐集畫片這一項來說,我還記得當時如其有一天那煙盒中的畫片要是與從前的重複了,並不是一張新的,至少有半天,我的情感是要梗滯著,不舒服,徒然的在心中希冀著改變那既成的事實。收集全了一套畫片的時候,心裡又是多麼歡喜!那便是一個成人與他所戀愛的女子結了婚,一個在政界上鑽營的人一旦得了肥缺,當時所體驗到的鼓舞,也不能在程度上超越過去。

便是菸捲盒中的畫片這一種小件的東西,就中都能以窺得出社會上風氣的轉移。如今的畫片,千篇一律的,是印著時裝的女子,或是俠義小說中的情節;這一種的風氣,在另一方面表現出來,便是肉慾小說與新俠義小說的風行,再在另一方面表現出來,便是跳舞館像雨後春筍一般的豎立起來,未成年的幼者棄家棄業的去求俠客的記載不斷的出現於報紙之上。在二十年前,也未嘗沒有西洋美女的照相畫片,——性,那原是古今中外一律的一種強有力的引誘;在十年以前,我自己還拿十歲時候所收集的西洋美女的照相畫片之內的一張剪出來,插在錢夾裡。——也未嘗沒有《水滸》上一百零八人的畫片,——《水滸》,它本來是一部文學的價值既高,深入民心的程度又深的書籍,可以算是古代的白話文學中唯一的能以將男性充分的發揮出來的長篇小說,(我當時的失望啊,為了再也蒐羅不到玉麒麟盧俊義這張畫片的緣故!)——不過在二十年前,也同時有軍艦的照相畫片,英國的各時代的名艦的畫片,海陸軍官的照相畫片,世界上各地方的出產物的畫片,……這二十年以來,外國對於我國的態度無可異議的是變了,期待改變成了藐視,理想上的希望改變了實際上的取利;由畫片這一小項來看,都可以明顯的看見了。

當時我所收集的各種畫片之內,有一種是我所最喜歡的,並不是為的它印刷精美,也不是為的它蒐羅繁難。它是在每張之上畫出來一句成語或一聯的意義,而那些的繪畫,或許是不自覺的,多少含有一些滑稽的意味。“若要工夫深,鈍鐵磨成針”,“爬得高,跌得重”,以及許多同類的成語,都寓莊於諧的在繪畫中實體的演現了出來,映入了一個上“修身”課,讀古文的高小學生的視覺……當時還沒有《兒童世界》、《小朋友》,這一種的畫片便成為我的童年時代的《兒童世界》、《小朋友》了。

畫片,這不過是菸捲盒中的附屬品,為了吸菸卷的家庭中那般兒童而預備的,在中國這個教育,尤其是兒童教育落伍的國家,一切含有教育意義的事物,當然都是應該歡迎、提倡的。——不過就一般為吸菸而吸菸的人說來,畫片可以說是視而不見的;所以在出售於外國的高低各種,出售於中國的一些煙盒、煙罐之內,畫片這一項節目是蠲除去了。

菸捲的氣味我是從小就聞慣了。嗅它的時候,我自然也是感覺到有一種香味,——還有些時候,我撮攏了雙掌,將煙氣向嗅官招了來聞;至於吸菸,少年時代的我也未嘗沒有嘗試過,但是並沒有嚐出了什麼好處來,像吃甜味的糖,鹹味的菜那樣,所以便棄置了不去繼續,——並且在心裡堅信著,大人的說話是不錯的,他們不是說了,菸捲雖是嗅著煙氣算香,吸起來都是沒有什麼甜頭,並且暈腦的麼?

我正式的第一次抽菸卷,是在二十六歲左右,在美國西部等船回國的時候;我正式的第一次所抽的菸捲,是美國國內最通行的一種菸捲,“幸中”(Lucky Strike)。因為我在報紙、雜誌之上常時看到這種菸捲的觸目的廣告,而我對於菸捲又完全是一個外行,當時為了等船期內的無聊,感覺到抽菸卷也算得一條便利的出路,於是我的“幸中”便落在這一種菸捲的身上。

船過日本的時候,也抽過日本的國產菸捲,小號的,用了日本的國產火柴,小匣的。

回國以後,服務於一個古舊狹窄的省會之內;那時正是“美麗牌”初興的時候,我因為它含有一點甜味,或許菸葉是用甘草焙過的,我便抽它。也曾經斷過煙,不過數日之後,發現口的內部的軟骨肉上起了一些水泡,大概是因為初由水料清潔的外國回來,漱口時用不慣黴菌充斥著的江水、井水的緣故,於是菸捲又照舊的吸了起來,數日之後,那些口內的水泡居然無形中消滅了;從此以後,抽菸卷便成為我的一種習慣了。醫學所說的菸捲有毒的這一類話,報紙上所登載的某醫士主張菸捲有益於人體以及某人用菸捲支援了多日的生存的那一類訊息,我同樣的不介介於懷……大家都抽菸卷,我為什麼不?如其它是有毒的,那麼茶葉也是有毒的,而茶葉在中國原是一種民需,又是一種騷人墨客的清賞品,並且由中國銷行到了全世界,——好像菸草由熱帶流傳遍了全世界那樣。有人說,古代的飲料,中國幸虧有茶,西方幸虧有啤酒,不然,都來喝冷水,恐怕人種早已絕跡於地面了,這或許是一種快意之言,不過,事物都是有正面與反面的。煙、酒,據醫學而言,都是有毒的,但是鴉片與白蘭地,醫士也拿了來治病。一種物件

我們不能說是有毒或無毒,

只能說,適當,不適當的程度,

在施用的時候。

抽菸卷正式的成為我的一種習慣以後,我便由一天幾支加到了一天幾十支,並且,驅於好奇心,迫於環境,各種的菸捲我都抽到了,江蘇菜一般的“佛及尼”與四川菜一般的“埃及”,舶來品與國貨,小號與“Grandeur”,“Navy cut”與“Straight cut”,橡皮頭與非橡皮頭,帶紙嘴的與不帶紙嘴的,“大炮臺”與“大英牌”,紙包與“聽”與方鐵盒。我並非一個為吸菸而吸菸的人,——這一點自認,當然是我所自覺慚愧的,——我之所以吸菸,完全是開端於無聊,繼續於習慣,好像我之所以生存那樣。買菸卷的時候,我並不限定於那一種;只是買得了不辣咽喉的菸捲的時候,我決不買辣咽喉的菸捲,這個如其算是我對於菸捲之選擇上的一種限定,也未嘗不可。吸菸上的我的立場,正像我在幼年蒐羅畫片,採集郵票時的立場,又像一班人狎妓時的立場;道地的一句話,它便是一般人在生活的享受上的立場。

我咀嚼生活,並不曾咀嚼出多少的滋味來,那麼,我之不知煙味而作了一個吸菸的人,也多少可以自寬自解了,我只知道,優好的菸捲濃而不辣,惡劣的菸捲辣而不濃;至於普通的菸捲,則是相近而相忘的,除非到了那一時沒得抽或是那抽得太多了的時候。

橡皮頭自然是方便的,不過我個人總嫌它是一種滑頭,不能叼在唇皮之上,增加一種切膚的親密的快感,即使有時要被那菸捲上的稻紙帶下了一塊唇皮,流出了少量的血來,個人的,我終究覺得那偶爾的犧牲還是值得的,我終究覺得“非橡皮頭”還是比橡皮頭好。

菸嘴這個問題,好像個人的生活這個問題,中國的出路這個問題一樣。我也曾經慎重的考慮過。菸嘴與橡皮頭,它們的創作是基於同一的理由。不過菸嘴在用了幾天以後,氣管中便會發生一種交通不便的現象,在這種的關頭上,煙油與煙氣便並立於交戰的地位,終於煙油越裹越多,煙氣越來越少,菸嘴便失去菸嘴的功效了。原來是圖求清潔的,如今反而不潔了;吸菸原來是要吸入煙氣到口中,喉內的,如今是雙唇與雙頰用了許大的力量,也不能吸到若干的煙氣,一任那火神將菸捲無補於實際的燃燒成了白灰,黑灰。肅清菸嘴中的積滯,那是一種不討歡喜的工作;雖說吸菸是為了有的是閒工夫,卻很少有人願意將他的閒工夫用在掃清菸嘴中的煙油的這種工作之上。我寧可去直接的吸一支暢快的煙,取得我所想要取得的滿足,即使燻黃了食指與中指的指尖。

有時候,道學氣一發作,我也曾經發過狠來戒菸,但是,早晨醒來的時候,喉嚨裡總免不了要發癢,吐痰……我又發一個狠,忍住;到了吃完午飯以後,這時候是一飽解百憂,對於百事都是懷抱著一種一任其所之,於我並無妨害的態度,於是便記憶了起來,自己發狠來戒吸的這樁事件,於是便拍著肚皮的自笑起來,戒菸不戒菸,這也算不了怎麼一回大事,肚子飽了,不必去考慮罷……啊,那一夜半天以後的第一口深吸!這或者便是道學氣的好處,消極的。

還有時候;當然是手頭十分窘急的時候,“省儉”這個布衣的,面貌清癯的神道教我不要抽菸,他又說,這一層如其是辦不到,至少是要限定每天吸用的支數。於是我便用了一隻空罐裝好今天所要吸的支數;這樣實行了幾天,或是一天,又發生了一種阻折,大半是作詩,使得我悖叛了神旨,在晚間的空罐內五支五支的再加進去菸捲。我,以及一般人,真是愚蠢得不可救藥,寧可將享受在一次之內瘋狂的去吞嚥了,在事後去受苦,自責,決不肯,決不能算術的將它分配開來,長久的去受用!

菸捲,我說過了,我是與它相近而相忘的;倒是與菸捲有連帶關係的專案,有些我是覺得津津有味,常時來取出它們於“回憶”的池水,拿來仔細品嚐的。這或許是幼時好蒐羅畫片的那種童性的遺留罷。也許,在這個世界上,事物的本身原來是沒有什麼滋味,它們的滋味全在附帶的枝節之上罷。

煙罐的裝璜,據我個人的嗜好而言,是“加利克”最好。或許是因為我是一個有些好“發思古之幽情”的文人,所以那種以一個蜚聲於英國古代的伶人作牌號的菸捲,煙罐上印有他的像,又引有一個英國古代的文人讚美菸草的話,最博得我的歡心。正如一朵花,由美人的手中遞與了我們,拿著它的時候,我們在花的美麗上又增加了美麗的聯想。

廣告,菸捲業在這上面所耗去的金錢真正不少。實際的說來,將這筆巨大的廣告費轉用在菸捲的實質的增豐之上,豈不使得購買菸卷的人更受實惠麼?像一些反對一切的廣告的人那樣,我從前對於菸捲的廣告,也曾經這樣的想過。如今知道了,不然。人類的感覺,思想是最囿於自我,最漠於外界的……所以自從天地開闢以來,自從創世以來,蘋果儘管由樹上落到地上,要到牛頓,他才悟出來此中的道理;沒有一根攔頭的棒,實體的或是抽象的,來擊上他的肉體,人是不會在感覺,思想之上發生什麼反應的。沒有鮮明刺目的廣告,人們便引不起對於一種貨品的注意。廣告並不僅僅只限於貨品之上,求愛者的修飾,衣著便是求愛者的廣告,政治家的宣言便是政治家的廣告,甚至於每個人的言語,行為,它們也便是每個人的廣告。廣告既然是一種基於人性的需要,那麼,充分的去發展它,即使消費去多量的金錢,那也是不能算作浪費的。

廣告還有一種功用,增加愉快的聯想。“幸中”這種菸捲在廣告方面採用了一種特殊的策略;在每期的雜誌上,它的廣告總是一幀名伶、名歌者的彩色的像,下面印有這最要保養咽喉的人的一封證明這種煙並不傷害咽喉的信件,頁底印著,最重要的一層,這名伶、名歌者的親筆簽名。或許這個簽字是公司方面用金錢買來的,(這種煙也無異於他種的煙,受懇的人並不至於受良心上的責備)。購買這種菸捲的人呢,我們也不能說他們是受了愚弄,因為這種菸捲的售價並沒有因了這一場的廣告而增高,——進一步說,宗教,愛國,如其益處撇開了不提,我們也未嘗不能說它們是愚弄。這一場的廣告,當然增加了這種菸捲的銷路,同時也給與了購者以一種愉快的聯想;本來是一種平凡的菸捲,而購吸者卻能泛起來一種幻想,這個,那個名伶,名歌者也同時在吸用著它。又有一種廣告,上面畫著一個酷似那“它的女子”Clara Bow半身女像,撮攏了她的血紅的雙唇,唇顯得很厚,口顯得很圓,她又高昂起她的下巴,低垂著她的眼瞼,一雙瞳子向下的望著;這幅富於暗示與聯想的廣告,我們簡直可以說是不亞於魏爾倫(Velaine)的一首漂亮的小詩了。

抽菸卷也可以說是我命中所註定了的,因為由十歲起,我便看慣了它的一種變相的廣告,畫片。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紅色仕途:我重寫人生

清笙泠月

LOL,偽神騙我打職業?

探花吳

我真不想當BOSS

彥是我女人

臣妻

阮阮阮煙羅

花都極品修仙

大俠張雲澤

護夫小妹

唐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