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啤酒味兒的奧運會,幸福了嗎?,白巖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在悉尼,感受最深的,是它的奧運氛圍,那是一種鬆弛而自由的感覺,是空氣中啤酒的味道,是各國遊客大團結的景象。

每天直播結束時,已近悉尼的半夜,卻正是奧運氛圍最濃的時刻。

我們的演播室離著名的悉尼歌劇院不遠,演播室的背景中,就有歌劇院與悉尼鐵橋,這是最負盛名的旅遊勝地,每天不到凌晨兩三點不會安靜下來。

於是,在直播結束後,我都會到樓下繞悉尼歌劇院與奧運廣場走一大圈,因此也天天見證著體育迷們的開心時刻。

每天晚上,廣場的幾塊大螢幕上,都是當地幾個電影片道在回顧和報道當天最精彩的賽事與最受關注的人物,不同的螢幕前聚集不同的人群。普遍的場景是,三五成群站著,邊看邊聊,無一例外的,是手裡的啤酒。看過幾天,就得出幾個結論。第一,老外有耐性脾氣好,一瓶啤酒能喝兩個小時,而且是小瓶的;第二,老外酒量不高,一兩瓶啤酒之後已經基本飄飄欲仙;第三,老外男女平等,大家都又抽菸又喝酒,而且女性好像抽菸更兇;第四,老外不一定都講修養,光膀子的一片,當然是男性。而且一樣隨地扔東西,這方面,開幕式之後達到巔峰,我下去的時候,發現地上已有一兩厘米厚的碎玻璃碴子,都是喝High了之後扔瓶子造成的。這讓我覺得:我們常常批評自己人光膀子扔瓶子是不文明與沒修養的表現,是否屬於反思過度?因為你得承認,這混亂中有一種放鬆與自由,恐怕奧運的氛圍中,就該有這樣瞬間的無序與無處不在的啤酒味道吧。

<img src="/uploads/allimg/200411/1-2004111145343S.jpg"/>

<blockquote>悉尼奧運會開幕式結束之後,悉尼歌劇院附近街道上垃圾成片。我無意批評或諷刺,反倒是想:有的時候,我們的所謂“文明”是不是太自尊太敏感了?偶爾的瘋狂與雜亂,其實是另一種文明。</blockquote>

也正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我幻想,如果有一天,奧運真的來北京辦,那十幾天,咱能不能把北京也弄出混雜著二鍋頭與燕京啤酒的味道?如果能,是另一種成功與進步。當然,八年之後,奧運來了,在各種味道當中,城市裡酒的味道淡多了,不過,遺憾中也得說:沒關係,總得留點兒優點給人家吧!

五湖四海來悉尼的人,更有趣。富人,有的就住在岸邊停著的豪華郵輪裡當臨時的家,不富的或者不喜歡這口味的,常常是身上蓋著自家國旗就在地鐵裡睡,見多了,品出他們的另一種舒服。而悉尼人,在奧運開始前就“逃”走一大批,當地放了假,生活在其中的人反而提前撤離,好像躲什麼似的,這或許也是一種能夠看淡了的放鬆。

在我散步時,也沒少遇上打架的。突然一通喧譁,過去一看,裡面打起來了,不一定都為姑娘,也有兩撥裹著不同國旗的,估計是白天賽場上兩國專業運動員比出了勝負,晚上業餘的不服,再換個暴力點兒的專案比一回,裁判是周圍的“觀眾”。還好,不勸架不起鬨反而經常喝彩加油,打一會兒,哥兒倆散了,一般並列金牌,並且沒準兒一塊兒進哪個酒吧又喝上了。

平時,街頭到處是表演的,也來自世界各地。看多了,得出一結論,這表演,不一定是給看客的,反而是自得其樂的多,周圍人多人少,對他們似乎影響不大,於是,看著都舒服。

每一個角落都似乎無序,組合在一起,像一個快樂的劇場,互不干擾卻互相映襯,讓我明白:一屆奧運的成功,非得是賽場內外都出彩才行。於是,有夢:有一天,這也是我們的奧運或平日城市的氛圍,千萬別總是被城管嚴格管理後的整潔“一刀切”。現如今,上海世博會的主題是:“城市,讓生活更美好。”一不注意,我給它改了一下:“生活,讓城市更美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當個王子不容易

成小賤

重生華娛2000年,一專封神

騎龍士

諸天如畫

紫衣御風

一往情深傅少愛妻如命

慕微瀾傅寒錚

和她先婚後愛了

清湯涮香菜

天下遍佈我馬甲

歲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