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九章 競爭,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好啊,劉叔,那咱們就放個大衛星,目標是兩千兆帕的船用鋼,如何?”秦濤看向了劉明剛。

此時,劉明剛又已經喝過了一杯酒,正在自斟自飲,聽到秦濤這樣說,劉明剛的手抖了一下:“你說什麼?兩千兆帕?”

一般的船用鋼,就是一兩百兆帕而已,他們明州造船廠用潛艇耐壓殼來生產的鋼材,也不過是四五百兆帕,已經是國內最強的了,現在,秦濤居然要將這個數值提升好幾倍,兩千兆帕?

全世界也沒有這種鋼材吧?

秦濤笑了笑,看向劉明剛:“劉叔,您剛剛還說我小看了您的魄力,現在看來,也不怎麼樣嘛。”

劉明剛的臉一紅:“兩千兆帕就兩千兆帕,你劉叔豁出去了,也不怕步子大了扯到蛋。”

“劉叔,我說的這個是理想,是一個遠大的目標,不是現在就得實現的。”秦濤一邊夾起一塊紅燒帶魚來,一邊說道:“咱們分成三步走,第一,自己生產五百兆帕級別的,第二,一千兆帕,第三,兩千兆帕。每一步,都用五到十年的時間,如何?”

等到瓦良格弄回來之後,在很長的時間裡,都停靠在碼頭上,任憑風吹雨打,就是沒有動手,為毛放著老瓦生鏽,也不把它改造成自己的航母?

原因是多方面的。

比如說,從海軍的角度來看,他們還沒有下定決心,是否要從近海防禦轉向攻防兼備。航母這種東西,是屬於進攻性的武器。所以,海軍高層就是否需要航母,還在進行各種論證,上級沒有下定決心,當然也就不會撥款改造了。

另一方面,就是技術上的,國內無法生產配套的鋼材、相應的艦載機等等,這些制約了航母的改造,成為擺在眼前的問題。

秦濤無法處理政策上的事情,不過在技術上,既然面前的劉明剛有著遠大的理想,當然要支援一下了。

拆船的鋼板不會一直有,也不會總是能找到老毛子的軍艦來拆解,所以,現在明州鋼鐵廠的輝煌,不能持續下去,如果他們想要穩定展,那就得利用現在的積蓄,投入進去搞裝置更新,搞研,爭取邁上一條新的臺階。

這也是必須的,用不了幾年,國內就會出現鋼鐵產能過剩,然後,一批小型的鋼鐵廠紛紛被關停。明州鋼鐵廠想要繼續下去,就只能展成為大型鋼鐵企業,展成為擁有自己特殊產品的鋼鐵廠。

劉明剛點點頭:“說的沒錯!咱們就這麼幹!”

“從裝置上來說,咱們有從島國弄來的鋼板生產線,已經很不錯了,但是,它只能軋製寬度為23oo毫米的鋼材,如果要是能增加裝置,將寬度放大到5ooo毫米甚至以上,那對咱們造船有更大的好處。”

鋼板越寬,焊接的工程就越在秦濤原來的那個時空裡,鞍鋼製造的航母專用鋼材,寬度就是55oo毫米的,全世界只有六臺同樣的裝置。

秦濤繼續滔滔不絕地講了起來。

供料系統需要有現代化綜合原料場、焦化系統要用法脫硫52孔復熱式7米焦爐、燒結系統要有4o5平方米燒結機、鍊鐵系統除了現有的高爐之外,還要有大型高爐,設計產能65o萬噸、鍊鋼系統要有頂底復吹轉爐、真空精煉裝置、鋼包精煉爐、鋼水精煉裝置

很多裝置,劉明剛還是第一次聽說,他在感慨著自己和秦濤之間的差距。不過,既然讓他知道了,他就要想辦法儘快弄到手!廠裡的資金不夠的話,貸款也要弄起來,把鋼鐵廠做大做強!

“人才始終是最重要的,我記得鞍鋼那邊有幾名相當厲害的技術人員,如果想辦法把他們挖過來就好了。”秦濤繼續說道。

就在秦濤和劉明剛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時候,遙遠的北方,都,黃樓的會議室裡,一名穿著中山裝的人,正在向白軍裝們做彙報。

“我們中江造船廠,歷史悠久,早在19oo年,我們的前身福記恆機器廠就已經建立起來了,差不多算是百年老廠了,解放後,我們廠更是給海軍建造了大批的船隻,我們是一五期間重點建設的工廠,我們曾經給海軍建造了第一艘木製魚雷快艇、第一艘玻璃鋼掃雷艇,還建造過大批的66型導彈艇北約代號河谷級,在海軍的小型軍艦建造方面,我們廠才是王牌。所以,請上級將o22導彈艇的專案,分一批給我們建造!”

說話的是中江造船廠的廠長馬國強,他已經當了近二十年的中江造船廠的廠長,在他的手下,一艘艘的海軍輕型船隻入役,他們廠就靠海軍的訂單活著,誰能想到,居然橫空殺出來了一個地方造船廠,搞出來了雙體導彈艇!

原本,他們廠還有幾艘o37導彈艇的建造合同,他們可以繼續建造一兩年的時間。誰能想到,海軍高層在接到了雙體導彈艇的測試報告之後,都非常的高興,給與了o22導彈艇的編號,同時計劃大批次建造這種雙體導彈艇,於是,o37導彈艇的合同就被擱置下來了。

中江造船廠一下子就沒訂單了,對於他們這樣一個主要靠軍隊訂單來吃飯的造船廠來說,打擊太大了。所以,他就跑來爭取了。

“馬廠長,你大概不知道,這款o22導彈艇,和我們以前的導彈艇的研製流程不一樣,這款導彈艇不是由我們的船舶設計部門設計的,而是由明州造船廠自己設計出來的,所以,你們廠要是建造的話,海軍是無法給你們協調生產圖紙的,只能由你們自己去和明州造船廠談。”武勝利開口了。

這個專案是武勝利負責的,他當然要把這些都說清楚了。

以前,造船廠只管建造,設計是由相關部門負責的,海軍給協調圖紙。但是現在嘛,武勝利當然要給明州造船廠爭取利益了。

中江造船廠派人過去要圖紙,肯定不會像以前一樣,兄弟廠之間無償支援,得花錢來購買,秦濤那個傢伙,肯定會要一個高不可攀的價格的。

“請各位領導放心,我們已經拿到了o22導彈艇的設計圖紙。”馬國強說道。

已經拿到了?

武勝利驚訝地看著馬國強,秦濤肯給?不應該啊,秦寶山?按說也不該這麼糊塗吧?難道是

武勝利想要說什麼,在場的一名白軍裝開口了:“既然這樣,那倒是可以分給你們一批訂單,畢竟,中江造船廠給咱們建造過不少的導彈快艇,質量都不錯。”

“那個,老馬,這次的雙體導彈艇和以往的導彈艇不同,它使用的是高強度鋼材,上層還是鋁結構的建築。”武勝利說道。

這名白軍裝,也姓馬。

“請領導放心,他們明州造船廠,不過是個小小的地方造船廠,當初國家組建統一的造船集團的時候,都把他們給排除在外了,他們的技術,給咱們中江造船廠提鞋都不配,他們能造的,咱們也能造!而且,質量比他們的還好!”馬國強當場拍著胸脯保證:“如果要是效能上比不過明州造船廠的產品,我願意吃花生米!”

“既然馬廠長有這個決心,那麼我們”馬領導開口了,還沒有說完,就被武勝利給打斷了。

“老馬,先讓他們造一條樣艇,看看具體效能如何,怎麼樣?如果效能完全達標,那就分一批訂單給他們。”

在場的其他幾個白軍裝,都點點頭,這顯然是最穩妥的辦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