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零四章 安-225運輸機不要拆,賣給我!,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真是一次驚險的降落!”亞爾莫連科迎了上去:“你們還真是夠幸運的了…咦,我們以前是不是見過?”

“亞爾莫連科,你已經不認識我了嗎?我是德米特里基瓦。”其中一名穿著西裝的中年人說道:“前些年,在莫斯科開會的時候,我們還坐在一個桌子上吃過飯。”

亞爾莫連科終於想起來了:“是的,我們在一起吃過飯,當時,我們還曾經在一起喝酒…”

“現在也可以在一起喝酒。”就在這個時候,後面傳來了一個聲音:“大家都受驚了,我請大家一起喝酒,壓壓驚如何?”

德米特里向後扭頭,看到了秦濤,臉上立刻帶著笑:“當然可以了,來,我給你們介紹一下,這位是我的好朋友,秦。秦,這位是安東諾夫設計局的負責人,德米特里,也是我的好朋友。”

只要喝過一次酒,就能成為好朋友了?

秦濤的心中暗喜。

“這架飛機…也只能暫時留在這裡了,我們現在最需要的,的確是喝一杯。”德米特里開口說道。

很快,就在基地食堂的餐桌上,一眾人坐下,雖然這裡才剛剛打掃出來,到處都是灰塵,但是,對在場的人來說,根本就不在乎這個。

“來,二鍋頭,大家喝過沒有?口感比伏特加好,保證讓你們滿意。”秦濤一邊給眾人酒,一邊介紹著這種酒。

這次帶來了不少酒,但是喝完了這一頓,就沒有了,好在接下來去買現代級,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不用擔心。

此時,接過來了秦濤遞來的酒,眾人就忍不住地對嘴吹了幾口,然後豎起了大拇指。

“不錯,味道不錯!”

“我們東方,不僅僅有美酒,還有美食,這些熟食,也請大家品嚐。”

各種罐頭、火腿腸,也擺上了桌子。

幾口酒下肚,眾人就熟悉起來了,德米特里給介紹著自己隊伍裡面的每一個人。

“亞歷山大加盧年科,我們設計局的席試飛員,今天這架飛機,就是他駕駛的,雖然降落有些驚險,還摔壞了飛機,但是如果沒有他,我們估計都會死在這裡了。”德米特里說道。

加盧年科?秦濤看向了那個中年人:“聽說,是您把安225給飛起來的?”

“是的,對我來說,把那架飛機飛起來,沒什麼難事,畢竟,我們設計局裡面有優秀的設計師,對了,這位,維克多科瓦爾斯基先生,當時也參加了安225的專案。”

科瓦爾斯基?在後世被當街毆打的那個老毛子設計師?秦濤看向了這眼前的一個個人,只感覺到今天的運氣實在是好到爆,否則怎麼可能認識這麼多人啊!

“不管是安124,還是安225,都是你們最優秀的飛機。安東諾夫設計局,是這個時代最棒的,來,乾杯!”秦濤舉起來了酒杯。

這種拍馬屁的話,聽在眾人的耳朵裡,格外地受用,只不過,在喝下幾杯酒之後,亞爾莫連科顯然是有些頭腦熱了,他感慨地說道:“可惜,安東諾夫總師看不到這一切了,不過,他看不到這些,反倒更好。”

這句話,讓在場的人有些感慨萬千,對那個已經逝去的總師表示懷念。

在老毛子這裡,有很多的大師級的人物,航空工業裡面也是一大堆,在這些人的光環下,安東諾夫算是大器晚成的了。

1938年,年輕的安東諾夫進入雅科夫列夫設計局工作。等到衛國戰爭打響之後,他認為,運輸機對祖國的貢獻更大,所以,在後方,他不僅僅設計了多款空降用的滑翔機,更是設計出來了大名鼎鼎的安2運輸機。

只可惜,因為理念太過非主流,這款飛機的設計方案被否決了,一直到後來,安2投產之後,立刻就受到了歡迎,前後生產了兩萬多架,哪怕是遙遠的東方,也在這款飛機的基礎上,彷製出來了運5運輸機。

之後,安東諾夫獨立出來了一個設計局,從寒冷的新西伯利亞轉移到烏克蘭基輔。他的輝煌的一生就此展開,雙動機的安8、四動機的安1o、安12,以及安14 輕型運輸機和安24中程運輸機。一款款的飛機,不斷地湧現,成為了安東諾夫的驕傲。

可惜,安東諾夫沒有看到安124的出現,因為積勞成疾,在84年就不幸離世,在他短暫的一生中,他獲得了1o項國際專利和72項明證書,並且獲得了包括蘇聯國家獎金、列寧獎金、列寧勳章,十月革命勳章、一級衛國戰爭勳章和勞動紅旗勳章等多項榮譽,一生表了3篇專著以及2oo多篇論文,為人類的航空事業展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現在,說起安東諾夫來,眾人心情複雜。

安東諾夫的離開,是他們設計局的損失,但是,正是因為安東諾夫離開得早,所以,也沒有看到現在的這些亂象,至少,安東諾夫一直生活在理想之中的。

“我們現在飛的這架,是安1241oom型運輸機,與安1241oo型相同,但裝有裝有西方航空電子裝置,採用了現代民航的裝置之後,機組人員減少到了四人。我們現在正在進行飛行測試,沒想到,居然出現了這種意外。”德米特里的話,解釋了秦濤心中的一個疑惑,原來是這麼回事!

自從紅色帝國崩塌,安東諾夫設計局就再也沒有能力研製先進的運輸機了,也只能是在現有的基礎上進行改進,而且,他們這種運輸機,和民用飛機有很大的不同,不考慮經濟性,導致它很難賣出去。

所以,他們就要進行改進了,燃油的消耗率是沒法改的,但是他們可以改動駕駛體制,從六個機組成員降低到四個,這樣一來,就能大大地減少運輸公司的運營維護費用了。

不過,他們還是太天真了。

離開了紅色帝國,瓦良格號再也無法完工了,同樣的,安124運輸機也是這樣!

瓦良格的完工,需要蘇聯、黨中央、國家計劃委員會、軍事工業委員會和九個國防工業部、6oo個相關專業、8ooo家配套廠家,需要一個偉大的國家。

安124不需要這麼多,但是,基輔也不可能將所有的零件都自主生產,機翼是塔什干契卡洛夫飛機制造廠生產出來,然後用安22運輸機背過去的,烏里揚諾夫斯克航空工廠也製造了大批的零件。

所以,失去了大毛的支援,安124運輸機根本就製造不出來,以至於自從紅色帝國崩塌,安124運輸機就再也沒有造出來更多的架次,甚至後來有外國想要下訂單,他們也沒有敢接下來,因為評估一下,他們現,自己根本就生產不出來。

現在,他們的一切努力,都是白費的。

當然了,秦濤不可能將這些說出來,打擊別人的話,會遭來白眼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成為敵國郡主後

清淮曉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