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二十四章 海軍該下定決心建造095級核潛艇了!,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對東方的科技封鎖,一向都是如此的。

如果東方沒有某種技術,那就要堅定地封鎖,禁運,總之,不能讓東方得到這種技術,如果東方人要是有了呢?那當然就要將同型別的產品大量地賣過去,擠佔東方的市場,當東方本國的研企業投入的鉅額研經費打水漂,這樣就不得不放棄研。

等到東方人放棄了研,徹底依賴外購的時候,再繼續壟斷,提高產品價格,賺取大量的經費。

現在,三行集團遭遇到了嚴重危機,需要籌錢,放眼整個東方,也只有明州集團過得很滋潤,絲毫沒有受到經濟危機的影響,哪怕就算是船東棄船都不怕,因為他們的訂單,一般都是百分之八十的付款!

雖然表面上明州集團和中芯國際沒關係,但是大傢伙都清楚,就是明州集團在背後支援的,當初o.35微米的工藝,也是在秦濤的推動下,和三行集團達成合作的。

現在,三行電子已經有了穩定的o.25微米工藝,正在向o.18微米工藝挺進,在這種時候,把o.25微米工藝交給東方,一方面能賺錢,解決他們迫在眉睫的倒閉危機,另一方面,也能阻止東方人的進步。一舉多得啊。

李先生點頭:“沒錯,這是一個好辦法。在晶片領域裡,我們依舊是處於世界領先地位的!東方人一定會願意出高價採購我們的晶片工藝的!”

接到了任務之後,三行電子的負責人尹金龍,再次來到了華亭。

華亭的展是日新月異,哪怕只要幾個月沒來,就會感覺到和過去不一樣,更不用說是幾年沒有來了。

當初中芯國際剛剛開始建立的時候,四周還是荒涼的,他們這片被劃分的高科技園區,僅僅有中芯國際一個企業,但是現在呢?已經有了大批的企業建立起來了,整個高科技園區公司密佈,非常的壯觀。

一路看著車窗外面的景象,尹金龍非常的感慨,東方的變化太快了!

中芯國際的辦公大樓裡,尹金龍見到了張汝金,一番寒暄之後,進入正題。

“張先生,貴方已經完全掌握了o.35微米的工藝,讓我們很是震驚,不過,在晶片領域裡,摩爾定律永不過時,現在,o.35微米的工藝已經落後了,你們想不想要更先進的工藝?”

“當然了,我們是不會放棄對先進工藝的追求的。”張汝金說道。

“我們三行集團和貴方有著良好的合作關係,現在,我們為了幫助你們繼續展,願意將我們最先進的o.25微米的生產工藝賣給你們,只需要五億美元。”尹金龍說道:“對貴方來說,這是提升晶片工藝最好的一次機會了!”

張汝金點頭:“是啊,o.25微米工藝已經開始普遍起來了,我們的o.35微米工藝已經落伍了。”

“那你們同意了?”

雖然底價是三億,但是做生意,總是要討價還價的。如果對方不還價,直接給了五億,那三行集團的手頭資金就更充裕了。

“同意?同意什麼?o.35微米是落後了,不過,o.25微米的工藝也已經落後了,現在先進的工藝已經在向o.18微米進軍了。”張汝金說道:“我們不能一直都跟在別人的屁股後面啊。”

“但是,o.18微米的工藝,我們還在研究之中。”尹金龍說道:“暫時還無法向你們提供。”

“是啊,靠別人是靠不上住,還是得靠我們自己啊!”

靠你們自己?尹金龍有些詫異:“怎麼就靠不住了?你們自己o.25微米的工藝成熟了嗎?”

“我們沒有o.25微米的工藝。”

尹金龍更好奇了,說了半天,到底要表達什麼意思?有些讓人捉摸不透啊!

“我們目前正在研製的是o.13微米的工藝。”張汝金說道:“所以,對你們的o.25微米的工藝,沒有任何進口的需求。我們預計,在今年年底就能試製成功,明年就能正式量產。”

o.13微米,明年正式量產?

尹金龍徹底驚訝了:“怎麼可能?英特爾都沒有這種工藝!”

“是啊,他們沒有,和我們有什麼關係?”張汝金說道:“我們是靠引進起家的,但是我們不可能一直靠引進,我們還得靠自研,對了,等到以後我們研成功,你們有需求的話,也可以來採購我們的機器,我們的價格絕對便宜。最多隻賣十億美元。”

尹金龍感覺到腦子裡嗡嗡的,對方說的是真的嗎?

“如果貴方只是為了壓價的話,那我們願意將o.25微米的生產線用三億美元賣給貴方。”尹金龍說道。

要說剛剛建立沒幾年的中芯國際突然就能引進晶片製程的展了,尹金龍是說什麼都不信的,這更像是一種談判的手段,想要用這種手段來壓價。

那自己就降價好了。

“你們或許可以把這種工藝賣給別人,但是我們真的不需要。”張汝金說道。

不需要,還真是不需要?

“那你們需要什麼?”尹金龍的心中突然有了一種恐慌,這次過來,如果要是弄不到錢,那他們三行集團就會面臨巨大的危機,如果他們集團倒閉了…那可怕的後果,是他絕對不敢想的。

“需要的東西也有,你們已經研出來了256兆的記憶體晶片,如果把這種技術轉讓給我們的話,我們倒是可以花一億來採購。”

一億的價格,絕對不少了!

在計算機系統中,最重要的當然是處理器,接下來是南北橋晶片,之後就輪到記憶體了,容量的大小,度的快慢,直接決定了計算機的效能高低。

中芯國際只負責生產,晶片的研是龍芯公司的任務,現在,龍芯公司正在積極地研下一代處理器,根本就沒有精力研記憶體條,現在,在記憶體條的技術上,他們還需要暫時進口。

中芯國際最初的代工產品,就是64兆記憶體,現在要升級到256兆了。

實際上,對於普通使用者來說,64兆就足夠用了,128兆能飛上天,但是,計算機硬體的需求是無止境的,很快就會需要256兆,512兆的記憶體,現在趁著這個機會,要來這種技術,還是有必要的。

“一億也不夠啊。”尹金龍的嘴裡突然冒出來了這樣一句話,等到他說完之後,就意識到了自己這句話不合適,怎麼能在別人面前暴露自己的底牌呢?

聽到他的話,張汝金笑了笑:“如果你們還想要錢,那就可以把液晶屏的生產線賣過來。”

液晶屏?尹金龍皺起來了眉頭,那可是他們的王牌啊!

“如果你們想要賣的話,那就要儘早了,畢竟,不僅僅你們三行集團缺錢,現代集團也缺錢,對我們來說,從哪裡買都是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