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六百八十二章 土雞要招標?不參加!,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老問的是秦濤能不能給他們隱身機,讓他們出風頭,而秦濤考慮的就更多了,聽到了他的問話,林老也沉思起來了。

殲十戰機是空軍重點支援的專案,和殲十一屬於高低搭配,一個是引進彷制,一個是自主研製,兩條腿走路,非常穩健,如果要說空軍喜歡哪種飛機的話,還真不好說。

當年剛剛量產了殲十一之後,空軍很多人都是一股腦地支援殲十一的,甚至認為殲十這個專案可以放棄了,騰出來資金多采購幾架殲十一更好。

但是林老是堅定地支援殲十的,殲十一再好,也不是自己的,潛力是有限的,殲十的全套技術都是自己的,必須要走下來,否則的話,國內的航空工業的自研能力就徹底的沒了。

到了後來,殲十也沒有讓空軍失望,在空戰對抗之中,殲十展現出來了不遜色於殲十一的效能,尤其是電子系統方面,更是過了只能用原版老毛子航電的殲十一。

尤其是在一次演習中,殲十一的雷達被幹擾之後徹底成了瞎子,殲十卻能繼續看清楚目標,執行作戰任務,兩款飛機的差距也體現了出來。

雖然6o1所也在努力,完成了用國產航電換裝殲十一的任務,但是,殲十也獲得了空軍的認可,所有人都覺得這種高低搭配是最合適的方案了。

結果,隱身機出現了。

最開始的時候,這款明州集團自籌資金,走國際合作道路的四代隱身機並沒有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在他們的眼裡看來,這東西就是一個玩具。

但是,誰能想到,這款飛機居然真的搞成了,而且,在上次海軍的演習之中,還展現出來了不俗的實力!海軍當下就拍板,採購一批當做艦載機了。

海軍已經進入了四代機的時代,那麼空軍呢?空軍能比海軍還差嗎?能容忍沒有隱身機嗎?

空軍之中,對四代隱身機的呼聲已經是越來越高了。

但是,他們的顧慮也是有的。

明州集團研的這款飛機,走的是國際合作的道路,將會賣到世界上很多國家去,而這樣的話,就意味著這架飛機是沒有秘密的,空軍的殲十雖然沒有隱身能力,但是好歹是自研的,技術資料不會洩露。

再加上6o1和611都已經啟動了四代隱身重型戰鬥機專案,海軍覺得還是能等一等的。

但是現在,他們有些等不及了。

究竟該不該大批次的採購明州集團的隱身機?

“這個,咱們是有些不好意思啊,畢竟,咱們空軍沒有出一分的研經費,現在如果從你們手裡採購的話,你們肯定也不好意思多要錢。”林老開始轉移話題了。

“不好意思?你們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海軍經費研製出來的飛豹戰鬥轟炸機,你們覺得效能不錯,不是也要採購一批嗎?”秦濤直接把林老的話給駁斥回去了,這種事情,海軍和空軍都沒少幹,誰也別說誰了,明州集團有的是錢,研經費也已經有了,不在乎這些。

作為一個愛國的軍工專家,秦濤又怎麼會賺軍隊的錢。

林老有些不好意思:“來,咱們再喝一杯,然後接著說。”

“林老,你們究竟是怎麼想的?”秦濤是打破砂鍋問到底。

“秦總,您認為呢?”林老開始反問了:“如果我們大批次裝備隱身機,對我們是有利的,還是弊大於利?”

“我們的產能有限,你們的這個假設是不成立的,如果你們採購我們的6基型隱身機,那麼,每年最多給你們交付五到十架,十年也就是五十到一百架而已。”

這種先進的飛機,使用者很多,雙陽廠那邊就算是將產能提升到極致,也不可能一年搞出幾百架來,分給空軍的必然不會多。

現在,國際上的軍機生產,大致都是如此,下訂單之後,過個三五年交貨都是這樣,到時候由於通貨膨脹等因素,臨時提價也是有可能的。

現在,聽到了秦濤這樣的介紹,林老倒是開啟了思路:“如果是這樣的話,那我們倒是可以按照這個規模來採購,同時,也不會耽誤了殲十的採購,我們可以兩款中型機同時裝備。”

“那樣會導致後勤保障複雜。”秦濤提醒道。

“沒關係,相比隱身機的優勢,這點困難還是能克服的。”林老說道:“我們可以同步裝備兩種中型機,這兩種飛機正好互補。”

殲十的優勢是鴨式佈局帶來的高機動性。在動力不足的情況下,殲十靠著這種氣動佈局,取得了很強的機動能力,機頭可以瞬間指向目標所在空域,盤旋能力遠遠地過了蘇27系列飛機,在進行格鬥作戰中,殲十是一把好手。

同時,由於不用考慮隱身性,所以,殲十戰機的所有武器都是外掛的,它擁有十一個掛架,就算是不能同時掛滿,也擁有過七噸的掛載能力,帶個四中四近,還能掛上兩個副油箱。

隱身機就不行了,就得看著機內彈艙的空間來,掛載能力受到很大的限制,持續作戰能力不如殲十強,而且機動性也不高。

明州集團從來都沒有大肆宣傳己方的戰機的機動性有多強,它就是三代機的平均水平而已,畢竟只是常規氣動佈局,動機的推力雖然大,但是自重也大,推重比並不高。

兩種飛機,各有千秋,空軍要是看上了,當然是能進行優勢互補的,只不過,這樣一來,就會導致後勤保障複雜了。

殲十和殲十一用的都是同一款動機,維修保障更簡單,隱身機就不是了,用的是國內推力最大的渦扇十五,這款動機當初是秦濤搞回來的,不過國內的軍機並沒有使用,一直都在用三姨夫湊數,哪怕就算是兩款國產四代機,也計劃用的是渦扇十五的改進型號。

此時,林老已經堅定了想法:分出一部分經費來採購四代隱身機!

“既然空軍這麼堅持,那我們也就表示歡迎了。”秦濤說道。

空軍採購,相當於多了一個客戶,對他們來說當然是有好處的。

“目前我們的生產線上正在生產艦載款,得等到下一批才能生產6基款,到年底之前,最多給你們提供兩架。”秦濤說道:“所以,這兩架飛機,也就是夠給空警2ooo護航的,想要獨立組成編隊不可能。”

這還真不是秦濤維護海軍的利益,戰機的生產可不容易,每架飛機的建造都動輒半年以上,這還是在脈動生產線上提高了裝配效率,所以,最多給他們兩架而已。

空軍的訂單還得慢慢等。

林老點頭:“就算是兩架,咱們也得飛在最前面,對了,海軍專門明明瞭殲三十二,咱們空軍這款,也得改個響亮的名字。”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帶著鹹魚系統打鬼子

筆耕不易

嫁給前任的偏執兄長

馮苦懦

三國:從佃戶開始

微易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