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一章 北斗升空,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總真是厲害,咱們說東風21d,秦總居然就知道是反艦彈道導彈。”黃老說道:“秦總,您是怎麼知道的?”

如果是別人這麼說,保不準會引起一番大麻煩來,得仔細調查一番,這個代號是怎麼洩漏出去的,但是在秦濤這裡,幾句話帶過也不會有人懷疑,畢竟整個反艦彈道導彈專案,就是秦濤一手給推動起來了。

“我猜的。”秦濤說道:“需要用北斗來輔助定位,那也只有反艦彈道導彈了。”

“你猜的?秦總,那您給咱們再猜一下,既然有了d,前面是不是有abc?”黃老繼續說道。

“好啊,那我就猜一猜,當年,咱們巨浪上岸,就成了東風21,最開始的時候,肯定是沒有尾綴的。”秦濤說道:“咱們製造了一批之後,就會感覺到它的效能不夠先進,其中最主要的問題就是射程不夠遠,咱們在有了先進的固體射藥之後,肯定會提升射程,這估計就是最初的a型了。到了後期,肯定會增加機動性,為突破敵人的防空攔截做準備,這應該就是b和c。”

“秦總,您說的這些,肯定是從網上看到的了!”黃老笑著說道。

“沒錯,就是網路上猜測的,應該沒有洩密吧?我們在這個方面盯得挺緊的,如果真的有內部人員洩密,第一時間就會被封控訊息的。”秦濤說道。

網路和計算機硬體有龍芯等公司,軟體有鵝廠等等,所以,國內的網際網路展很快,而且,對網路的監督也很給力。

“沒錯,肯定沒有洩密,因為其中很多都是錯的。到目前為止,我們只有一款增程的型號就是a,之後,我們直接就跳到了d。”黃老說道。

秦濤笑著搖頭:“你們不講武德。”

在後世,東風21的b和c的型號,都已經是採用多軸射車的大傢伙了,技術更加先進,尤其是為了突破你媽的和他媽的,擁有了主動飛行能力,在進入到大氣層之後,可以進行變軌操作,讓敵人的攔截徹底失效。

但是現在,技術應該還沒有展那麼快,或者說,在航母編隊的壓力下,國內先搞出來專門打軍艦的d型,然後再用它豐富其他的型號,這才是最好的方式。

“既然這種導彈已經成功了,那接下來就該研製一款小型的反艦彈道導彈了。”秦濤繼續說道:“不能只是在6基使用,還得在海上使用,得塞進我們的垂直射井裡。”

大傢伙的眼神意味深長,而秦濤不管他們,自顧自地繼續說道:“咱們海軍自用的版本,就叫做鷹擊21好了,正好這個編號還沒有使用,而且這樣也可以讓外界引猜想。”

“秦總,您說得容易,咱們的東風21直徑一米多,怎麼塞進戰艦裡?專門把核潛艇的射筒搬上去嗎?”一名專家開口道。

“剛剛我都說了,要專門研製一款反艦彈道導彈啊!”秦濤說道:“我們海軍下一代通用垂直射裝置的內徑是85o毫米,你們可以按照這個尺寸來研製一款海軍艦載反艦彈道導彈,雖然直徑小了,但是長度可以擴大到9米,足夠一千公里的射程就可以了。”

其實,這已經不是秦濤第一次提出來艦載反艦彈道導彈的設想了,在場的一部分專家以前就聽過,此時秦濤老生常談,就是一個要求:你們這些搞航天的,趕緊把海軍需要的大殺器搞出來!

“內徑85o毫米,長度還是九米,這樣的垂直射裝置個頭可不小,海軍得多大的軍艦才能容納足夠的射單元?”黃老繼續問道。

“當然是萬噸大驅,算了,不說這個,說了洩密。”秦濤說道:“還是繼續開會吧,這款鷹擊21你們可得加快度搞研,儘快把它搞出來。”

這算是一個小小的插曲,會議接著又回到了正軌上來,北斗說完了之後,就是最重要的載人航天專案了。

“目前我們各項工作正在穩步展開,第一艘宇宙飛船的建造緊鑼密鼓…秦總,你們不是要登6火星嗎?你們是不是也需要研製宇宙飛船?”介紹到一半的時候,戚老突然想到了什麼,向秦濤說道。

“沒錯,登6火星是我們的終極夢想,但是這個夢想現在看上去太遙遠了,目前我們只是進行運載火箭的研,飛船需要等到十年,二十年之後再研了。如果那個時候,我們的星艦公司依舊存在的話。”

現在他們還真的沒有資金和精力去涉及什麼火星飛船,那些都是太遙遠了。只能等待未來,而秦濤也不知道未來會生什麼變故,他這個龐大的星艦公司會不會消失。

“不過,貴方的星艦運載能力龐大,完全可以先射無人探測器到火星上,如果貴方射的話,那一定是有史以來體積最大的火星探測器。”戚老說道。

秦濤點頭,六十噸的近地軌道運載能力不是吹的,射到火星上,也能上去十幾噸不過,這個大傢伙如何降落到火星上,可就是個大問題了,承載這種重量的降落傘,面積大到讓人無法想象,而如果用太空梭那種降落方式,火星上又沒有跑道,除非是用星艦那種回收技術來降落…

“要說盈利,還是星艦公司,他們現在已經承攬了國際空間站的建造,而我們的航天,一直都是高投入的。”在場的一名老專家突然出了感慨。

“不,咱們的航天也是能賺錢的,在八十年代,咱們的航天就曾經一次性地給國家賺取三十五億美元的收入。”秦濤說道。

在八十年代,這可是一次大手筆,聽到秦濤這樣說,在場的專家們都是深有感觸。

“秦總,時代不一樣了啊,我們就算是沒有加入國際公約,也得遵守國際規定,不能出口射程三百公里以上,戰鬥部三百公斤以上的導彈。”一名專家說道。

“這有什麼難的。”秦濤說道:“國際公約中是否規定,彈頭可以加配重?”

“這個倒是沒有。”大傢伙搖頭,但是,配重是什麼鬼?

“那我們就可以大膽地推銷啊,咱們目前射程最近的導彈是什麼?”

“東風11,射程三百五十公里,彈頭重量8oo千克。”

“那就對了,我們在出口的時候,給這種導彈安裝一個六百公斤重的配重,這樣就能讓射程和彈頭重量都達標了,同時,我們嚴禁客戶私自拆除配重,否則的話,會出現什麼導彈打飛了,戰鬥部重等故障,我們概不負責。”

眾人眼前一亮,這還真是個好辦法啊。

有秦總參加的會議,氣氛都會變得這麼的輕鬆!

會議結束,吃過晚宴,秦濤返回了老丈人的家裡,看看個頭勐躥的秦海洋,不得不感慨生活水平是提高了,等到又過了一天,得知了北斗衛星要射,他又前往西昌衛星射中心。

現在,國內已經形成了四大射中心的格局,瓊州那邊正在建造,等到建造好了之後,肯定是全國最大的射中心,但是現在要說最重要的,肯定是酒泉射中心,那裡承擔著載人航天的任務,即將射的神州號,將會在酒泉升空。

西昌衛星射中心則是因為緯度更低,更適合同步衛星射,所以,各種高緯度和同步衛星的射,都是選西昌的,至於最後一個,就是偶爾刷存在感的太原衛星射中心了。

長征三號穩穩地屹立在了射臺上,它沒有使用捆綁式結構,所以,它的上下是一樣粗的,這讓它看上去有些單薄,但是,它卻能將衛星射到三萬六千公里的高度上!

孫老帶著一大批人,在這裡忙碌著,顧不上招待秦濤,而秦濤也樂得清靜,四處走走看看。

射架上的火箭看過了,他又進入指揮中心,看著忙碌的人影,看著前面的大螢幕。

“去年的時候,我們射中心經過了一次升級,目前所有的計算機系統,用的都是我們的龍芯,相比以前的計算機系統,反應度有了很大的提升。”一名老航天走到他的身邊,向他說道。

“是嗎?那真是太榮幸了,不過,你們估計很快又要換新的了。”

“為什麼?”老航天很好奇。

“因為我們的龍芯三號正在研之中,估計過幾年就能大量上市了,相比以前的處理器,它已經能進行ghz級別的運算了,而且價格還會便宜一大截。”

這就是摩爾定律的威力!計算機晶片的價格會逐漸降低,而效能則會不斷提升!龍芯二號達到西方水平,龍芯三號實現越!現在,他們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地展,在自研浸潤式光刻機獲得突破之後,在晶片製造工藝上也會達到世界最高水平,引領整個世界的潮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嫁病嬌世子沖喜的日常

上官賞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