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百零四章 威龍出世,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上午的會議在介紹中過去了,中午吃飯的時候,還有很多人在議論著究竟哪個方案更優秀,他們有種亂花漸欲迷人眼的感覺了。

“當初在研製三代機的時候,咱們是要什麼沒有什麼,摸著石頭過河,到了四代機,咱們各種子系統都已經齊全,可以讓咱們的設計師有更多的揮的空間,這是個巨大的進步啊!”林老很是高興。

“林老,您覺得哪個方案更好?”一個桌子上吃飯的顧老開口問道。

“我?我現在說了不算,還是看大家的選擇吧。”林老開口說道:“我只是來湊熱鬧的。倒是秦總,肯定有他最喜歡的飛機,我剛剛看到他有的時候搖頭,有的時候點頭。”

秦濤一愣,林老,這樣好嗎?您可不能這樣就把我給賣了啊!

秦濤有些無語,看著眾人的目光,秦濤說道:“我說話管用嗎?是不是我說了,下午的會議就不開了,直接按照我的選擇來決定?”

於是,一個是說了不算,另一個也是說了不算,結果誰都沒說。

真正的選擇,還是得到下午的時候,看眾人的意見。

在海軍裝備方面,秦濤寧可得罪人,也會堅持某個觀點不動搖,比如在搞神盾戰艦的時候,他就堅定地支援14所的方案,哪怕讓競爭對手不滿,他也不改初衷。

但是現在,他只是個看客而已。

下午。

“大傢伙今天都算是開了眼界,究竟哪一種方案更好,更適合我們的空軍,還是請大傢伙來說一說吧。”座位上的領導開口了:“秦總,說起搞四代機來,你們明州集團最有言權,你先給我們說說吧。”

秦濤既然來了,那就肯定不會當看客的,領導已經開始點名了。

而且,這個理由很合適:目前全球只有兩個國家在研製隱身機,而明州集團是國內唯一搞成功了隱身機的企業,現在空軍要研製重型隱身機,當然要聽一聽秦濤的意見了。

秦濤看了一眼顧老,又看了一眼宋老,從容地站了起來:“既然領導已經點名,那我也不能不給領導面子,我就簡單說幾句,我們都知道,四代機有四個指標,也就是4s,那麼,這四個s在無法均衡的情況下,究竟如何選擇?”

美國有著世界第一的科技實力,他們研製的四代機可以做到4個s均衡,但是其他國家肯定是沒有這個實力的。

在沒有這種實力的前提下,就得有所取捨了。

“我先來說一下我們的四代機的思路。”秦濤這番話,擺明了就是誰都不得罪的意思,具體哪款好,那就看側重點是什麼了。

“我們在研製四代機的時候,就一個目的:隱身性,我們必須要將隱身做到最好,讓我們的戰機不會被敵人的雷達現,只有在這個前提下,我們才會繼續考慮其他的效能。”秦濤說道:“比如說航電系統,我們依舊有了主動相控陣雷達,但是由於價格昂貴,所以普通客戶選擇的還是我們的平板縫隙雷達的配置,比如說機動性,我們用的是常規氣動佈局,加上我們的動機並不是很給力,所以機動性只是中規中矩,至於音巡航,我們的飛機壓根就不具備。”

秦濤說的意思已經很明白了:四代機的時代,隱身性是第一位的,沒有隱身性,其他的都白搭!

要說競標的雙方誰的效能好,只要比一比隱身性就好了,這個也不難,做出相關的模型來,拉到專門的電磁實驗室去測試就知道了。

這個實驗室在哪裡?當然是在成都!當初殲三十一a戰機剛剛立項的時候,就在611所分出來的一棟小樓裡建設了專門的電磁實驗室。所以,大傢伙都能想到,611所在這個方面的儲備會更加的豐富才對。

“秦總,隱身性很重要,但是隱身性不是必須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機動性,那一旦靠近到視距內,就將成為一場悲劇,我們認為,機動性這個指標是硬性的,必須要重點考慮到!”顧老忍不住開口了,雖然專案是孫老負責的,但是他也對6o1所的未來很關注,上次輸了,這次可絕對不能再輸了!

“沒錯,顧老,您說的很對,一旦靠近到視距內,機動性差了纏鬥會吃虧,但是,我們四代機的戰術究竟是什麼?是和敵人的戰鬥機搞格鬥嗎?”

“把寶貴的四代機用來進行格鬥,那絕對是一種浪費。”林老終於開口了。

“四代機的戰術,是在預警機的指揮下,向敵人的高價值目標起攻擊。”秦濤繼續介紹起來:“比如預警機,空中加油機,地面指揮機關等等。他們會遠遠地射導彈,然後功成身退,儘可能不讓自己陷入近距格鬥。大家知道美國人的四代機,為何要把音巡航放進去嗎?”

“是為了儘快到達戰場。”

“不,不僅僅是儘快到達戰場,還有儘快脫離戰場,見勢不妙,立刻就進入音巡航撤退,只要他們進入了音巡航,戰鬥基本上就算是結束了。”

先進的重型戰鬥機可以飈到兩馬赫,但是那要消耗海量的燃料,原本能飛兩個小時,如果加力全開的話,五分鐘就全燒光了,所以,加力只是在做某些機動動作的時候使用,絕對不會一直用,更不可能巡航。

當然了,只有少數幾種例外,比如說米格25,加力燃燒室是特製的,可以長時間使用,同時,飛機攜帶的燃料相當多,它的空重15噸,也有說法是2o噸最大起飛重量卻有4o噸,除了一兩噸的飛行員和導彈的重量之外,剩下的都可以用來裝油,每次上天幾乎都會帶2o噸的燃料。

在後世,北約進行空戰對抗演習的時候,每次e2ooo想要靠著優秀的機動性和22纏鬥的時候,22的飛行員就會直接進入音巡航,拜拜了,咱們不玩了!

所以歐洲人搞射程一百多公里的衝壓動機的流星導彈,估計也有這個原因:想要把進入音巡航的22給打下來。

6o1所的研走進了一個誤區:他們更重視機動性,這完全是被蘇霍尹給帶歪了。

在紅色帝國時代,蘇霍尹研製的蘇27戰鬥機,就是對機動性最強詮釋的代表,它創造了一系列在當時看起來不可思議的機動動作,比如說眼鏡蛇機動等等,到了後來,安裝了失量動機之後,更是有了落葉飄之類的讓人歎為觀止的動作。

蘇霍尹在機動性上嚐到了甜頭,作為每次航展最耀眼的存在,他們也在追求機動性上越走越遠,他們搞前掠翼的s37,也是為了提升飛機的機動性,在他們的眼光中,壓根就沒有隱身性這個概念。

如果在紅色帝國時代,有什麼計劃中的等離子體隱身技術,可以不用考慮機身的設計也就算了,現在,根本就沒有這些高大上的東西,想要隱身只能用外形來修改,在這種時候,他們依舊不重視隱身,那就是走彎路了。

哪怕是到了以後,搞出來了隱身的蘇57,實際隱身能力也是受到懷疑的。

6o1所一直在生產蘇27系列飛機,和蘇霍尹設計局關係很好,後來還一起研究隱身技術,在他們的眼裡看來,隱身性當然比不上機動性了,此時,顧老似乎已經反應過什麼來了,他的臉色有些難看起來。

“我認為,6o1所的雪鴞戰鬥機採用三翼面佈局,這種方式和常規佈局以及鴨式佈局相比,有兩個天然的缺陷,一個是影響隱身效能,一個是在高下的阻力會很大。”在場的一名老專家開口了:“不知道貴方做沒有做過隱身測試,它正面的等效雷達反射面積是多大?”

秦濤的話不多,但是,分量卻很重,幾種戰機的對比,主要還是從作戰方式上來對比的,也就是說,未來到底需要什麼樣的戰鬥機?

“正面等效雷達反射面積在o.3到o.5之間,我們認為,不能過分誇大隱身性帶來的作用,哪怕就算是美國的22,隱身性也不一定有他們吹噓的那麼好。”孫老開口說道。

“是啊,美國的22隱身性究竟在什麼程度,咱們是不知道的,但是,咱知道的是,明州集團研製的那款隱身戰鬥機,正面雷達反射面積在o.1平米以下。”又一名專家開口了:“如果我們都能做到o.1平米的雷達反射面積,那美國人做到o.o1平米,也不是什麼不可能的事情。”

美國老的22正面雷達反射面積據說是o.o1平米,這個說法讓很多人嗤之以鼻,怎麼可能!

這就好像當年搞狙擊手比賽,國內的戰士端著85式狙擊步槍去比賽了,聽說了外國人的狙擊步槍的精度,也是滿臉的不信,怎麼可能,狙擊槍還能打那麼高的精度?想想就是不可能的!

結果,等到比賽開始,全部被淘汰了,不是戰士們的訓練不刻苦,而是手裡的槍支不給力!在對手眼裡,己方的狙擊步槍根本就不是真正的狙擊步槍,只能算是精確射手步槍而已。

現在,22的隱身性是一個迷,但是可以用己方的來對比。

當聽到這話的時候,顧老一陣的驚訝:“咱們的能做到o.1平米的正面雷達反射面積?”

“是的,如果有了更好的隱身塗層,我們還可以保證這個資料更出彩。”秦濤說道。

“我們611所的方案在電磁實驗室裡經過了反覆測試,正面雷達反射面積可以在o.o5左右。”宋老開口了。最開始介紹的時候,他並沒有說這些資料,似乎是在等待現在的機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血刃1937

最後一名.CS

大明話事人

隨輕風去

奧秘之地

焦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