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次海上補給,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濤興致勃勃,蹬上了這款預警機。

和大型的空警2ooo相比,這款預警機內部空間很緊張,進去之後,可以看到機內右側全部都被電子裝置佔據,左側是三個轉椅,此時一溜座椅全部向前。

“在起降階段,座椅向前,可以讓我們更好地承受彈射和阻攔的過載,在空中工作的時候,我們把座椅轉九十度,這樣就能面對操控臺了。”項靜給秦濤介紹起來。

“嗯,這種佈局就和a5o預警機一樣。”秦濤說道:“要承受起降時候的過載,你們的身體素質都得和飛行員一樣。”

一般來說,預警機這種飛機更加類似於運輸機,飛行員的選拔標準都可以降低一下,後面的雷達官更是簡單,只要不暈機就行。但是,到了航母上,那就不一樣了。

畢竟要承受彈射和阻攔的衝擊,如果身體素質不夠好的話,可能在這些巨大的過載下暈過去,所以必須要身體強壯的才行。

項靜點頭:“沒錯,我們的選拔標準和飛行員一樣,甚至我們還都學習過飛行,如果有特殊情況,我們也能進駕駛艙。”

秦濤的臉上滿滿的都是佩服:“厲害,你們這個艦載預警機中隊也是藏龍臥虎啊。”

“我們不算什麼,這架飛機的研人員才夠厲害,我們對它的效能很滿意,對研它的單位更加欽佩,尤其是上面搭載的新一代龍芯處理器,能計算大量的資料,讓我們在工作中樹立信心。”

艦載預警機的機體比6基預警機小得多,但是也得達到同樣的使用效果,不僅僅要看得遠,看得多,還得都能盯住,這樣自然需要先進的處理系統,國內擁有龍芯處理器,完美地解決了這些問題。

“對了,其他幾架預警機,也都做好了上艦準備了嗎?”秦濤繼續問道。

至少有四架預警機,才能保證提供連續不斷的空中預警,其實如果考慮到備份的話,五架更合適,但是航母畢竟空間有限,暫時計劃搭載四架。

“嗯,都做好準備了,只等著航母海試結束,正式加入海軍,我們就會全部上艦,磨合裝備和人員,儘快具備完善的戰鬥力。”

秦濤點頭:“這下咱們的海軍航母編隊,就能和美式航母一樣了。”

兩款戰鬥機,一款預警機,再加上艦載直升機,應該已經足夠了。

“不,秦總,您還漏了一款必備機型。”項靜開口:“除了預警機之外,我們還有電子戰機,兩款機型相互搭配,才能揮出來更好的戰鬥力。”

秦濤啞然:“沒錯,是該有電子戰機,前幾天我們還討論過,專門滿足電子戰需求的殲十五,什麼時候飛上來?”

“這個還需要一段時間。”王瑋也跟著進來,說道:“目前,我們先測試這三款飛機,在我們的航母上進行輕載、中載和過載的彈射起飛以及降落,還需要和6地上配合,等到這些專案測試完畢之後,再考慮電子戰機上艦。”

當初,老毛子的庫茲涅佐夫號海試的時候,就進行了大量的測試,確定他們的蘇27k的最大起飛能力。

很多評論都說因為滑躍起飛的限制,讓蘇27k這種機體龐大的戰機無法實現滿油起飛,當然是錯的,這種飛機在最遠點的時候,完全能以33噸的最大起飛重量從航母上飛起來,只不過這個起飛點要侵佔著艦區,無法同時進行著艦操作而已。

國產的oo1航母也有這個問題,不過這個問題在oo2上得到了圓滿的解決,有了彈射器,殲十五的滿載起飛不是問題,而且完全可以從艦的起飛點起飛!

雖然在6地上進行過測試,但是依舊還是無法模擬真實的情況,在航母上,接下來要進行大量的相關測試,這也是航母海試的重要內容。

“咱們的最大起飛重量和最大降落重量應該不一樣吧?”秦濤想到了什麼。

“是的,所以在過載彈射起飛之後,需要在天上多飛一段距離,燃料消耗得差不多了再下來。”王瑋說道:“當然了,這樣也正好演練一下我們的航母艦載機五百公里的巡邏半徑以及預警機的引導。還有帶彈降落的科目。”

最大起飛重量決定於飛機的氣動特性、動機以及彈射器,而最大降落重量決定於起落架,不管起落架多麼強大,也無法承受33噸艦載機降落時候的衝擊,哪怕就算是美製航母艦載機,在降落的時候也得扔掉一部分外掛,保證安全降落。

對國產航母艦載機來說,也必須要進行這些科目的測試,雖然在oo1航母上測試過了,這oo2航母也得再來一遍,畢竟兩艘航母的甲板大小不一樣,操作方式也有所區別。

“我們的殲十五極限情況下能掛載多少?”秦濤好奇地問道。

“咱們的殲十五空重17.5噸,最大起飛重量一般都按照32.5噸來計算。”王瑋給算了起來:“這樣一來,就具備15噸的有效載荷能力,其中,飛行員的重量加上彈藥掛架,還有各種潤滑油等等,減去一噸的重量,還剩下十四噸,我們如果不攜帶副油箱的話,那就是9.3噸的機內燃料,這樣還剩下5.7噸的彈藥掛載能力。”

對於戰機的最大起飛重量來說,是需要權衡和折中的資料。

蘇33的空重是18.4噸,這個空重指的是從飛機廠出來的重量,各種潤滑油都沒有加註,老毛子就喜歡這麼算,動機的推重比也是算乾重量,這樣資料能好看一些。

國內的技術更加先進,僅僅是機頭上的雷達,就能比老毛子的蘇33減掉半噸的重量,再加上機身大量使用複合材料,減重效果更好,殲11b的空重都能減到16噸以內,而艦載機由於要強化起落架,摺疊機翼等等,重量肯定比6基的要大得多,所以,最終得到了17.5噸的空重資料。

最大起飛重量33噸,這也是四捨五入來的,真實的最大起飛重量是32.5噸,在這種情況下,獲得了14噸的載荷能力,這個得權衡分配。

殲十五的最大外掛能力6.5噸,如果全部掛滿彈藥的話,那就剩下了7.5噸的機內燃料攜帶量,也就是說,最大外掛和最大內油是不能同時達到的資料。

哪怕就算是用了彈射器,這個資料也不能變,想要多掛武器,那就得減少內油,不過這也不是問題,因為還有另一個解決方案。

“我們的空中加油技術應該已經成熟了吧?”秦濤問道。

6基戰機想要掛滿武器起飛,那也會出現內油不足的問題,解決的辦法就是上天之後進行空中加油,6基的空中加油機都是運輸機或者是客機改裝出來的大傢伙,一次上天能攜帶幾十噸甚至是上百噸的燃料。

但是海軍艦載機就沒有這種優勢了,航母的甲板上沒法起降大傢伙,想要解決航母艦載機的空中加油,那就只能用夥伴加油的方式。

一架執行任務的戰機,滿掛彈藥起飛,一架幫忙加油的戰機,滿載燃料,飛上天之後,滿載燃料的戰機丟擲一個空中加油管,把燃料加到執行任務的戰機肚子裡,讓後者有充裕的燃料去執行相關任務。

這種方式也是美國海軍先明出來的,他們把自己的a4天鷹攻擊機的肚子上加裝d7o4型加油艙,在需要的時候就可以“客串”一把加油機,省得總是呼叫6基加油機,而6基加油機得需要6地基地,這不一定能滿足,還是自給自足比較好。

不過,這種夥伴加油的方式沒多久,美國海軍又不滿足了,搞了一款專業的ka3b空重加油機,這種飛機的最大起飛重量37.2噸,原本是專業的艦載轟炸機,由於技術落後很快就退役,但是在67年的時候,其中的85架被改裝成了加油機,這些飛機一直服役到了91年,戰爭結束之後才退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奠香魂

味曦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