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之雄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65章 紅旗十九的進展,大國軍艦,華東之雄,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秦濤一句話就讓武勝利沒話說了。

目前,國內已經有了紅旗九導彈,這種導彈的效能不斷提升,射程也不斷增加,兩百公里的射程已經足夠給整個編隊提供一個牢固的保護傘了,但是,想要用紅旗九來攔截彈道導彈,那是相當困難的。

近程的飛毛腿之類的已經能攔截了,但是擴充套件到中程就不行了,因為中程導彈已經在大氣層外飛行了,如果不打算在對方即將砸下來的時候攔截,想要更好地保護自己的國土,就得在中段攔截,那就需要有大氣層外的動能攔截器。

沒有這個,那就別說反導能力如何,還是研究怎麼打對手比較好,雖然沒法攔截對方的導彈,但是能輕鬆地摧毀對方,到了那個時候,對方就得考慮一下是否敢打第一槍。

海軍這邊建造的軍艦,一直都很看重反導,但是,導彈呢?導彈有了嗎?

“明天,我們去航天部門看看。”武勝利說道。

紅旗十九專案是在秦濤的建議下進行的,當時明州集團還承接下來了電磁炮的專案,這電磁炮也是動能攔截,也是要打導彈的,多個專案齊頭並進,提高成功率。

不過從那之後,秦濤就沒有再關注過這個專案,所以專案進行到了什麼程度,他還真不知道。

趁著這個機會,去航天部門看看!

第二天,秦濤就和老丈人一起來到了航天部門,至於孫學文,則沒有跟著來,直接去中船重工那邊接受調查了。

“秦總,您也知道向太平洋射火箭?”中年男人很是興奮:“我就是因為《飛向太平洋》這部電影,才選擇航天事業的。”

秦濤趕緊搖頭。

彈道導彈能飛多高是個玄學問題,看看北泡菜國,在射彈道導彈的時候,經常能打到四五千公里的高度,但是射程卻只有一千多公里,這當然是因為他們沒有更遠的靶場,打得高一些,可以降低射程指標,這樣省得美國佬著急,如果他們按照正常的彈道打,那說不定就打到美國去了,美國佬不得害怕得要死。

陳明德看了在場的沈老和王老一眼,猶豫了一下,還是開口說道:“秦總,想要精確攔截目標,需要進行大量的計算工作,需要先進的計算機,我們所裡暫時沒有采購計算機的經費…”

“我想將我的青春貢獻給我國的國防事業,面對全球的軍事競爭,導彈防禦反擊的工作刻不容緩。這不僅關乎我國千萬人的生命安全,也關乎我國的軍事安全環境。”他嚮導師堅定地說明了自己的報國決心以及今後工作的目標,之後,他被分配到了大西北,搞導彈研究。

研究所裡很艱苦,幾十個人在一起用簡單的計算尺來計算各種資料,整個單位只有一臺老舊電腦,他卻沒有害怕條件艱苦,勇敢地留了下來,一干就是十幾年。

“龍芯五號電腦。”

這些人都在忙碌著,對外面到來的客人一點都不關注,一心撲在工作上。

“不過,只要這個技術解決,那我們就會迎來光明的一天,我們就能踢回去了,什麼Tmd,讓咱們cTmd。”中年男人說起這個來,也很興奮:“我們不僅僅能裝到防空導彈上,也可以裝到更大的彈體上,研netmd,和美國人對標。”

“沈老,我們又見面了。”秦濤看著沈老:“您這麼大歲數,還在科研一線,真是讓人敬佩啊。”

“這個動能戰鬥部由我們系統裡的年輕人負責。”

到了那個時候,軍艦裡面也沒有動能攔截彈,還扛著一個大餅天線幹什麼?

要不就預留下來?等以後紅旗19成熟了再安裝上去?五年或者十年之後,國內肯定有了更先進的米波雷達了啊。

武勝利開始考慮起來。

說話的就是那個中年人,他個子不高,因為常年在實驗室裡工作,面板顯得有些白,不過整個人精神依舊很好,彷彿隨時都充滿幹勁一樣。

“秦總,你這話聽在我的耳朵裡可是另一種意思,你是不是在說,我這老傢伙早就該退休了,把位置讓給年輕人啊?”沈老問道。

用雷達引導的導彈,都無法實現精確碰撞,靠的都是碎片來殺傷,指令制導的導彈還會隨著距離的增加而導致精度降低。

美國海軍和空軍不合,專案也得自己搞,Tmd和nmd是分開的,其中nmd的實力更強,攔截導彈就和彈道導彈一樣的個頭,彈體很大,不過彈頭都是類似的。

而o55的建造嘛,那度可就快了,畢竟明州集團擁有最強的設計和建造團隊,今年海軍審批透過,開工建造,明年就能下水,後年就能服役。

己方這款動能攔截彈做好了,就能移植到其他導彈上,構成一個龐大的反導家族。

“造船企業?你們連飛船都能造,你們這個造船企業可真是太強大了。”

“小陳!”沈老喊了陳明德一句,你這倒是口氣大,人家客套客套,你還當真了?人家明州集團是民企,咱們是國家的,何必開口和人家要幫忙。

“換算到攔截彈道導彈上來呢?”武勝利問道。

“沒關係,這有什麼過分的,我打個招呼,讓那邊送過一批來,不過,龍芯五號?我好像沒有聽說過啊。”

“得益於我們在材料技術上的突破,我們的導彈效能有了很大的提升。”沈老說道:“我們在這款導彈的外殼上,使用了全新的碳纖維複合材料,降低了自重。”

五年以上,還是保守估計,如果要是五年的時間不夠呢?說不定得用十年啊。

“這電影是82年的吧?”

82年,上海電影製片廠推出了以8o年向太平洋射運載火箭為題材的一部電影,講述了航天人員們為了遠端火箭而努力工作,不怕犧牲的故事,當時,陳明德上高中,看了這一部電影,他終於定了自己的志向:從事航天事業!

畢業之後,他用優秀的成績考入了國防科技大學的航天動力學專業,刻苦學習,畢業之後,他的導師希望他留校任教,他卻婉拒了自己導師的邀請,毅然投入到了祖國的航天事業中來。

“嗯,我們就回去了,你們這裡有什麼困難,隨時和我們提,咱們能幫忙的儘量幫忙。”秦濤說道。

所以,大氣層外攔截器想要能精確撞擊,靠的都不是雷達,而是專門的光學感測器,這個鏡頭看上去就和哈勃太空望遠鏡一樣,只是大小不同,不僅僅是可見光,還有紅外,紫外等等,總之都屬於光學系統。

但是眼前的動能攔截器已經變成了氣體動機,不知道是否要燃燒,還是隻噴氣,有氣瓶給提供能量,有四個噴嘴,提供四個方向上的姿態調整,到底什麼技術路線更好?

“我們做過一段時間的論證,我們覺得用小推力動機是不合適的,這種動機越多,出現故障的機率就越大,萬一其中有一個有問題,正好需要它工作,那就會和目標擦肩而過。所以,我們還是使用這種方案更合適。”

“最大射高可以達到15o公里。”沈老介紹道:“如果射高打到一百公里的時候,射程大概兩百公里。”

“秦總,您果然還是拿這個來和咱們說笑。”沈老無奈:“咱們說的年輕人,當然得是四十來歲的。”

“沒事,沈老,有什麼需要的儘管說。”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浮雲卿

鬆鬆挽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