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風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三十章 新朝聖坊,逢君聞見花開,獨立風中,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就是隨便看看,你這穿紅衣服的是些什麼人?”

“回上官的話,這些是渤瀚人,那黑石是一塊黑色的隕石,乃是他們宗教的聖物,每逢月半渤瀚人都會舉行祭祀,繞著隕石誦經直到天明。”

“原來如此,差官兄弟我今夜無事恰巧路過新朝聖坊,想在坊內轉一轉,不礙事吧!”

差役道:“不礙事不礙事,只是您沒穿官衣遇上其他值崗的兄弟少不了一番盤問,這樣吧,我陪您一起!”

“這怎麼好?你這兒正在值崗啊!”

差役道:“嗨,我一直躲在門後打瞌睡呢,渤瀚人性情溫和從不惹是生非,我留在這兒也沒啥事幹。新朝聖坊是長安第一大坊,比普通縣城都大,居住著幾十個西域民族,人多且雜,胡人的禁忌您不瞭解,萬一道路不熟闖入禁地,必定會引來不必要的衝突!”

趙遵奇道:“這裡可是大周的京城啊,他們胡人客居於此,竟敢私設禁區。官府就不管嗎?”

“趙侯,這個說來話就長,咱們邊走邊說吧!”差役引著趙遵走進了新朝聖坊,離開了渤瀚人聚集的小空場,趙遵看到了一片低矮的建築群,石頭堆砌而成,好像一個個墳丘,上面塗滿了白灰,只有門上畫著一朵豬血色的蓮花。

差役道:“這是東北來的魚族人!世代以漁獵為生,來到長安幾十年了舊習不改靠在渭河捕魚為生。”

趙遵好奇的打量這些石頭屋子,卻見眾多石屋之中有一間格外的大,門上卻沒有畫著蓮花,而是畫著一團火的樣子。

“這門上為何沒有蓮花?”

差役笑道:“這就是我提到的禁地之一,魚族人居住在東方有拜火的習俗,這間大屋中存放在一口大油缸,萬年火常年不熄滅。如果火滅了,魚族人視為是大凶之兆,有災難降臨在族中,而引起萬年火熄滅的那個人將會被他們視為死敵,試想一下莫名其妙與一個族的人結下血海深仇,這不是冤死了嗎?”

“原來是這樣啊!”

差役道:“坊內幾十個民族哪個族都有類似的習俗,忌諱啊,禁區啊,飲食啊,甚至上茅房都是講究,不少在新朝聖坊生活了數年的人都不敢亂走,走錯一步麻煩就上身了。咱們大周皇帝開明豁達,保護他們的宗教信仰,可這些人不懂得體恤聖意,整天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爭鬥不休,令人不勝其煩!”

差役領著趙遵穿大街越小巷,趙遵第一次進坊看什麼都新奇,路上遇到了七八支巡邏隊,見到領路的這個差役,紛紛上前打招呼。

“李頭!”“李大哥好!”

趙遵一問方知帶路的差役李棲是新朝聖坊的總捕快班頭。趙遵問他:“李頭,大半夜這麼還有巡邏隊啊?”

李頭道:“嗨,咱們新朝聖坊和別的坊區不一樣,這裡幾乎天天都有人在過節,不分白天晚上,過節的時候最容易發生踩踏一類的事,誰敢休息啊!咱們坊裡有二百多捕快,歸典客署統轄,薪俸和其他衙署的差人一樣,卻多幹了幾倍的活,很多年輕人應徵來我們這兒做差役,可十個倒有九個撐不到一個月就走了,剩下的這些大多是坊內的居民,有胡人也有漢人,沒什麼正經職業混口飯吃而已。”

二人邊走邊說一個時辰之後從新朝聖坊的南門走到了北門。李捕頭對趙遵說:“咱們走馬觀花的溜了一趟,一條主路,二十幾條巷子,只有三條住著漢人,其他的巷子分住著七個民族,十二個教派分支!”

趙遵道:“今天真是長見識了,沒想到還有那麼多虛虛實實的族群,不知坊內那幾十個民族又是什麼樣子啊?”

李捕頭道:“新朝聖坊的每條街巷走一圈起碼得兩天,要是都想問清楚查明白,估計得在坊裡住上半年以上。”

趙遵苦笑道:“我倒想躲半年清閒,可身上也有皇命啊!”

李捕頭猶豫了一下,從懷中取出一個小冊子,雙手奉獻給了趙遵:“難道趙侯對對新朝聖坊這麼感興趣,這本冊子就送給您了,裡面有您想知道一切。”

趙遵開啟一看,上面密密麻麻寫滿了蠅頭小字,記述了新朝聖坊的佈局、各民族的風俗禁忌還有一些特殊的節日等等,凡是自己能想到的在冊子裡都能找到答案。

趙遵對冊子愛不釋手,感激道:“李頭,多謝你了!這冊子出自何人之手啊?”

“是我幾年前寫的,新朝聖坊地界大,人口多而雜,新入職的捕快沒人帶著寸步難行,老捕快有時候也犯糊塗,為此我沒少發愁,後來發狠心自己編了這個冊子,發給手下的人辦案時圖個方便。如今這冊子坊內的幾百捕快人手一冊,外邊的人可撈不著看。”

趙遵讚道:“李捕頭真是個有心人,可冊子給了我,你怎麼用啊?要不我回去抄錄一遍再給你送回來。”

李捕頭的臉色變得無比沉重,運了運氣才說道:“不用了,這本冊子是我徒弟的遺物,我一直帶在身邊,如今送給您也算物盡其用,您就拿著吧!”

“遺物?李頭,你徒弟貴庚啊?”

“二十六歲!”

喜歡逢君聞見花開()逢君聞見花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唐朝九千歲

霜之小漠

人在北涼說書,不良帥為我斟酒!

閩系狼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