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風中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三百七十章 請戰,逢君聞見花開,獨立風中,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呂翔道:“今冬草原發生嚴重的白災,開春後大單于為了恢復牧群必定大舉遷徙到水草豐美的大河兩岸,到時候單于庭主力將會雲集於此,臣將精銳集中在中路就是為了一舉殲滅匈奴主力。因此左右兩路兵力相對薄弱,常將軍正面的右賢王和渾邪王在之前的征伐中實力大減,常將軍用兵穩重問題不大。臣也擔心馮異的右路軍,面對左賢王的主力,字面上雙方人數對等,但五萬駐屯軍能起大多作用還不得而知,臣以為他們至少可以拖住左賢王一段時間,這樣臣這邊大局便定了,到時候左賢王自退。”言語間有犧牲右路軍換取決戰勝利的意思。

黑龍軍全是騎兵打不過至少可以全身而退,五萬駐屯軍只有待宰的份。然而在場的幾位將領卻都不以為然,位高者的眼中人命如棋子,可以任意丟棄。

封不遺感覺不穩妥:“中路軍固然重要,但右路軍一旦抵擋不住左賢王的虎狼之師,讓他們在決戰的時候趕到了戰場,到時候中路軍側翼大開就危險了!大家看……”封不遺用手指著地圖上中路軍和右路軍之間幾百裡的空檔,“這裡一馬平川,左賢王是地主啊,他熟悉當地的山川地貌,他若是不與右路軍對戰而是選擇大迂迴穿插過來,即便右路軍發現後立即追趕也晚了。因此應該增加一支人馬填上這個漏洞。萬一左賢王真的走捷徑,可以拖住他的腳步等著右路軍來援。”

呂翔道:“何止這一處漏洞,左路軍孤軍深入也是有風險的,可三路大軍都以騎兵為先導,我手裡能用的騎兵隊伍全都去堵漏了,再多派駐屯軍的步兵前來只會把戰線越拉越遠沒有用處。”

老將軍虞孝勳道:“封將軍的憂慮不是沒有道理,陛下!老臣以為中路和右路之間的窟窿還是要補的。”

劉衡為了這一戰謀劃了十餘年,他也不想出紕漏,於是令諸將討論這支偏師的必要性和兵力配置。最後大家都認為有必要,但以防止左賢王突襲中軍側翼為目的的話,至少需要五千騎兵,少了無用。

五千精騎的數字一出來,諸將都沒話說了,呂翔說的沒錯全國精騎都用上了,上哪兒去擠著五千人?

劉衡正準備把丞相等大臣召來商討糧食、軍械、民夫等事宜的時候,內侍慌忙跑了進來:“陛……陛下,太后……太后……”

劉衡一下子站了起來:“太后怎麼了?”

內侍喘勻了氣:“太后坐著步輦到宮門口了。”

劉衡大驚不顧體統往門外跑,諸將緊跟其後君臣十幾個人衝到宮門口,“快落輦!”太后宮中的內侍見皇帝親迎,忙落下了步輦。

劉衡見母親蜷曲在輦上,被褥下的身子枯瘦如柴,臉色蒼白的沒有一絲血色,想想自己整個冬天都忙於備戰,許久不曾給母親請安去了,既心疼又內疚。跪爬幾步趴在竇太后身上:“娘……”

眾將也跟著跪倒:“太后……”

竇太后睜開眼,努力的睜開眼,可看不到一絲光,她無奈的嘆了口氣,伸手摸了摸劉衡的臉。劉衡感覺孃的手冰冷,忙用手捂住竇太后的手。封不遺從地上爬起來,怒斥抬輦的內侍:“不長眼的傢伙,凍壞了太后的身子要你們的狗命!”

內侍們忙把太后抬進了大殿,封不遺忙著張羅加被子,上炭火盆。好一會兒劉衡才感到竇太后的手漸漸有了點溫度。

“娘啊,您真想見兒子叫人說一聲就行,這麼冷的天,萬一受了風寒……”

竇太后咳了一聲:“咳,娘心裡有數,怎麼也要撐到兒子完成你的宏圖大業再閉眼,放心吧,一時半會死不了!”

諸將瞭解這個堅強的老太太,聽了她的話頓生敬畏之情,“兒啊,娘問你,趙家的臭小子哪裡得罪你了,讓他在雪地裡跪了一天一夜。老趙家有功於社稷,怎麼也不能讓趙家斷了根吧!”

諸將明白了,說這麼多原來老太后冒著風雪前來是為了給趙遵求情,心裡不由得生出異樣的感覺,趙家和皇室竟有如此情分。

“這……”劉衡略一遲疑,竇太后不樂意了:“車騎將軍,你告訴老婆子,趙遵到底犯了什麼罪?”

封不遺撇了撇嘴:“太后,趙遵身為邊郡太守,不奉召擅自入京,不知從哪裡聽到朝廷用兵的訊息,跑到皇宮來請戰。陛下不允,他就跪在宮門前不走……”

竇太后呵斥道:“糊塗,為父報仇天經地義,有什麼不對?把人家孩子凍出個好歹來,倒顯得咱們這些做長輩的不通人情了!”

封不遺眼珠一轉,對皇宮衛士說:“沒聽見太后的旨意嗎?去把趙太守請到偏殿取暖。”

“喏!”

喜歡逢君聞見花開()逢君聞見花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