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韶光豔 第72節,韶光豔,笑佳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虞寧初放心了,剛要走開,忽然聽到一陣腳步聲,似乎是朝這邊走來了。

虞寧初心中一慌,可此時離開,如果周既明真的出來,肯定也能看到她們的影子。

短暫的遲疑後,虞寧初拉著微雨後退幾步,等周既明推開窗戶,視線一斜,就見主僕倆沿著廊簷走了過來。

視線相觸,虞寧初露出一個客氣的微笑,周既明先受驚般垂下眼去。

虞寧初按照計劃停下腳步,貼窗而站,輕聲道:“我來看看他們兩個有沒有好好聽講,公子只當我不在便是。”

周既明頷首,若無其事地完全推開窗戶,然後回到講臺前,繼續授課了。

虞寧初鬆了口氣,剛要走開,就聽虞菱疑惑地問道:“先生,你的耳朵怎麼紅了?”

虞寧初怔住,下意識地看向裡面。

白色的窗紙阻隔了她的視線。

下一刻,周既明沉穩清越的聲音飄出窗外,任誰也不會懷疑他的話:“昨晚被蚊子叮了耳朵,方才發癢便撓了幾下,二姑娘請認真聽講,不可分心。”

虞寧初笑了笑,一個蚊子包虞菱都能瞧見,果然心思沒用在讀書上,光觀察新來的先生了。

教書一事不用再擔心什麼,虞寧初坐車去了寧國公府。

沈明嵐懷孕三個多月,肚子還沒有開始顯懷,氣色倒是越來越好了,穿一件綠色的褙子,襯出一身雪白的肌膚。

表姐妹倆坐在池邊的涼亭裡,池塘裡的荷花結出了花骨朵,外面幾層花瓣白裡透粉,快要開了。

聊些家常,沈明嵐提起侯府裡的情況來,主要是沈琢那邊:“前幾天我娘過來,說太夫人在催大哥另結一門婚事呢。”

虞寧初驚道:“這麼快就催了?”她以為太夫人就算要催,也會等個幾年。

沈明嵐撇撇嘴,道:“她的脾氣,你還不清楚嗎,侯府這麼多孩子,她最喜歡大哥,這是怕韓家的事拖累大哥的前程,所以想讓大哥儘快與大嫂撇清關係。”

虞寧初點點頭,這的確是太夫人能做出來的事,繼而問道:“大表哥不會同意吧?”

沈明嵐:“嗯,別看大哥平時冷冰冰的,其實是個重情之人,大嫂才給他生了女兒,他怎麼可能在這個時候讓大嫂做妾。太夫人強硬慣了,但大哥也不是泥人,據說太夫人都被他氣病了呢。”

虞寧初本就敬佩沈琢,此時更加欣賞沈琢的重情重義了,如果一個男人能輕易拋棄新婚一年剛為他生了孩子的妻子,那此人肯定也不會是什麼好人。

沈明嵐又提到了沈明漪:“安王活著的時候,她嫌棄這個嫌棄那個的,現在安王沒了,她倒瘦了一圈,鬱鬱寡歡的,不過也能理解,她還這麼年輕,連個孩子也沒有,一下子就成了寡婦,以後可怎麼熬啊。”

說著,她意味深長地看了一眼虞寧初。

虞寧初反應過來,表姐是想借沈明漪守寡的事勸她改變心意嫁人呢!

她立即反駁道:“寡婦又如何,她貴為王妃,吃喝用度都是一等一的,多少人羨慕不來,只要她自己想得開,照樣可以安度餘生。”

沈明嵐:“說得簡單,唉,你不懂,女人一旦嫁過,身邊有沒有人陪著,根本就是天上地下。”

虞寧初的確不懂,安王養了那麼多小妾,死了興許還能讓沈明漪少置些氣。

將親人的近況都說了一遍,最後沈明嵐提到了宋池:“侯府裡多少還是因為那事沉寂下來,唯獨池表哥因禍得福,升了錦衣衛指揮使,他才二十歲啊,就已經成了皇上的左膀右臂,聽阿湘說,近來媒人都快踩爛郡王府的門檻了,不是為池表哥說親,就是替她。”

這個虞寧初也聽宋湘抱怨過,宋湘甚至還想去她那邊住一段日子躲清閒,因為宋池不許才罷休。

“池表哥的眼光也真是高,以前不提,如今全京城的貴女幾乎隨便他挑,也沒見他定下誰來。”沈明漪有些難以理解地道。

虞寧初不予置評,宋池晉升才多久啊,說不定下個月就挑好了妻子人選。

虞寧初並不關心宋池身邊有沒有人照顧,她只盼著宋池早日成親,早點有一位郡王妃管著他,最好迷得他神魂顛倒忘了欺負別人。

最近一段時間,宋池都很忙,差點被韓國舅造了反,正德帝對大周的官員更加疑神疑鬼起來,點了很多案子給他,宋池既不能像韓國舅那樣給所有的無罪者栽贓,弒殺為樂,也不能一個都不抓,讓正德帝質疑他的查案能力。

另一方面,韓國舅斬首後,正德帝將大部分朝政都交給了太子。

太子野心勃勃,早有參政之心,因為韓國舅才一直沒有得逞,如今太子大權在握,急於提拔他的黨羽,甚至對宋池也有一絲提防之心,並非完全信任。

宋池周旋於正德帝、太子中間,言談舉止都必須小心翼翼。

忙了一日,回到郡王府時已快一更天。

“你就是好了傷疤忘了疼,我倒要看看,下次你準備再從哪裡挖一塊兒肉下來。”等候多時的宋湘沒好氣地道。

宋池笑道:“挖了還能長,無非添道疤而已。”

宋湘:“醜死了,你就不怕我未來嫂子嫌棄嗎?”

宋池噎了一下,想起在揚州時,虞寧初看到他的傷口,似是想吐。或許到了成親那一日,她真會嫌棄他的疤?

果真嫌棄,那就夜夜不掌燈吧。

用過晚飯,宋湘回房了,宋池去了書房。

阿默守在門外,阿謹跟著主子進去了,將這一日各方人馬傳遞回來的重要訊息一一稟報。

宋池默默地聽著,偶爾交代兩句。

最後,阿謹瞥他一眼,低聲道:“虞姑娘那邊,原來的教書先生周老去弔唁故友了,安排他的兒子周既明代為教書,大概要半個月,今日剛好是周既明第一天授課。”

宋池翻了一頁手裡的書,淡淡道:“其人如何?”

阿謹當然派人都調查清楚了,道:“周既明與您同歲,前年考中舉人,去年初試春闈落榜,他好讀書,平時多埋頭苦讀,只一兩個摯友,品行都算正派。”

十九歲就能中舉,即便在京城,也是一等一的人才。

宋池又看了兩行字,見阿謹似乎已經說完了,沒有別的補充,這才問:“儀表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兵成帝

作家1LfI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