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韶光豔 第77節,韶光豔,笑佳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宋池在行宮親眼看著錦衣衛處決了韓皇后等人,快馬加鞭趕回京城,風塵僕僕地來到正德帝面前,卻捱了正德帝迎頭一頓痛罵:“韓氏之事,朕千叮嚀萬囑咐,不許傳出去半個字,怎麼如今京城大街小巷都在議論此事?”

越怕什麼,越在意什麼,太子一死,正德帝就讓錦衣衛留意京城的風聲了,沒想到真有實情流傳了出去。

宋池跪在地上,先發誓此事絕不是從他這裡透露出去的:“皇上,當日韓氏安排死士來京,臣將其抓到錦衣衛,一直都是臣單獨審問他,再來與皇上密謀,中間不曾讓任何人知曉。”

正德帝還在氣頭上:“那死士已經死了,只剩朕知你知,朕自不會外傳,除了你還有誰?”

宋池思索片刻,忽然想到什麼般看向正德帝:“皇上忘了晉王嗎?他雖然遠在太原,定有眼線留在京城,皇上巧計提前誅殺太子,打亂了晉王的謀劃,晉王豈肯罷休,索性趁此機會指使眼線散佈謠言詆譭您的威名!皇上,晉王陰險歹毒,您可千萬保重龍體,若因此大動肝火傷了元氣,反倒另晉王痛快!”

正德帝一聽,頓時覺得很有道理,外傳此事對宋池沒有任何好處,倒是晉王那個小烏龜,見縫插針地給他添堵!

一想到晉王此時正在太原笑他,正德帝便氣得胸口發悶,靠到椅背上喘了會兒,見宋池還跪著,正德帝擺擺手,神色疲憊地道:“起來吧,行宮那邊如何了?”

宋池起身,將韓氏等人受刑的細節講述了一遍。

正德帝聽完就將此事拋到了腦後,這輩子都不想再提韓氏,吩咐宋池道:“你回來的正好,趕緊想辦法止住外面的流言蜚語。”

宋池:“此事簡單,臣多抓幾個人斬了,便能殺雞儆猴。”

正德帝點點頭,對於宋池的辦事能力,他還是很信任的。百姓們好對付,唯有晉王這個心腹大患,正德帝越想越氣。

宋池就像知道他在想什麼一樣,忽然喜形於色,笑著對正德帝道:“皇上,臣忽生一計,或許可將晉王騙至京城。”

正德帝急切道:“說來聽聽!”

宋池走到正德帝身邊,低聲道:“晉王故意在京城散播謠言,就是為了讓您動怒,皇上不如將計就計,稱病罷朝,再以膝下無子恐動搖國本為由,宣晉王進京,商議封晉王為皇儲之事。那晉王心心念念想要繼承大統,必然禁不住這等誘惑,一旦他進宮,還不是任憑皇上處置?即便他不來,於皇上也沒有損失。”

正德帝眼睛一亮!

好辦法啊,太子沒了,婉妃柔妃明年才能生,他再裝做病入膏肓,就算他不提,大臣們也會著急催他立個新太子,正好讓他設計。如宋池所說,晉王不來則已,來了就別指望再活著回去!

“子淵,此事若成,朕封你做親王!”得了妙計,正德帝宛如吃了靈丹妙藥,神清氣爽。

宋池並沒有笑,只冷聲道:“榮華富貴不過過眼煙雲,臣之所願,惟替母報仇而已。”

正德帝在那張年輕俊美的臉上,看到了一個兒子失去母親後的痛苦與遲遲不能報仇的憤怒。

他嘆口氣,拍拍宋池的肩膀,繼續商量起如何裝病之事來。

按照計劃,正德帝先上了幾天朝,喬裝打扮之下,他的神色越來越憔悴,然後在十月中旬,宋池安排一個官員懇請正德帝速立新儲君,正德帝既怒且悲,連咳數聲,猛地吐出一口血來,當場昏迷了過去。

這昏迷自然是正德帝裝的,目的是透過百官之口傳訊息出去,讓晉王一黨相信他是真的快要不行了。

臥病三日後,正德帝彷彿想開了一樣,頹廢地下旨,宣晉王入京,商議立其為太子之事。

詔書透過八百里加急,快速送到了太原。

晉王府,年僅四十歲的晉王宋玦,率領王妃、一雙兒女前來接旨。

宣旨完畢,王府管事引著宮裡來的公公去休息了。

晉王一家回了廳堂,要封太子了,這該是喜事,但一家四口沒有一個高興的,畢竟正德帝每隔兩三年就要找藉口宣晉王進京,連太原城的百姓都知道正德帝暗藏殺機。

“父王不要去,宮裡有妃嬪懷孕,皇上怎麼可能將皇位傳給您?”

女兒宋沁最先反對道,她今年十五歲了,已經曉得很多事。

晉王妃、世子宋澈也都是同樣的意思。

晉王看眼三人,腦海裡卻浮現出侄子宋池的身影,當年侄子離開時才九歲,恨他怨他,酷似他們兄弟的鳳眼裡浮了淚,只倔強地不肯在他面前哭。可再怎麼怨,他們骨子裡流著同樣的血,侄子十五歲那年,他的人暗中聯絡上侄子,如他所料,侄子同意了他的計劃。

相隔千里,京城的形勢又瞬息萬變,晉王只能給侄子提供可靠的死士與一份官員名單,剩下的全要靠侄子見機行事,包括國舅、安王乃至太子之死,也幾乎全是侄子自己謀劃的。計劃再縝密,一步踏錯便是萬劫不復之深淵,失敗了,他固守太原安然無恙,侄子與侄女卻隨時都可能喪命。

如今,伯侄倆終於走到了這一步。

“明早我便動身,你們留在王府,等我訊息。”

收起聖旨,晉王對王妃三人道。

晉王妃面露擔憂:“王爺……”

晉王擺手,打斷了她的話,起身道:“我還有一些安排,你們不要來打擾。”

說完,晉王吩咐長隨去請他的兩個謀士前往書房。

宋澈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轉身對晉王妃道:“母親,我隨父王一起去。”

晉王妃心頭一緊,王爺與這一雙兒女便是她的命,她管不了王爺,只能讓王爺去冒險,兒子絕不能再去了。

“不行,你父王武藝高強,出了事或許還能掙得一線生機,你去了只會拖累他。”

當年她生兒子時不幸難產,熬了一天一夜才生出來,她還好,兒子卻身子骨弱,只能讀書無法習武,導致王爺將一身好劍法都傳授給了侄子宋池,伯侄倆的感情彷彿比父子還要深。

往事不堪回首,晉王妃沉著臉壓下了兒子進京的念頭。

宋澈違背不了母親,既恨自己無用,又為父親擔心。

王府書房,晉王與幾位謀士、心腹將領一直商議到二更天,總算結束了。

將領們走了,在他離開期間會守好王府與太原城,晉王又寫了一封信,交給謀士,囑咐道:“十日後,我應該已經到了京城,屆時你將此信交到平西侯手中,不得有任何閃失。”

謀士揣測道:“王爺是怕需要用兵,希望憑此信讓侯爺只做壁上觀嗎?侯爺過於剛正,一旦宮中有命,他……”

晉王笑笑,看著窗外濃重的夜色道:“我不用他幫我,只要他替大周守好邊疆。”

他謀劃多年,便是不想大周將士自相殘殺,不想給塞外強敵可乘之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小兵成帝

作家1LfIf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