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韶光豔 第85節,韶光豔,笑佳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夜深人靜,虞寧初第一次真正去思索這兩年宋池都做了什麼,又冒了多大的風險,那些僥倖沒有發生的危險且不提,為了獲取奸臣昏君的信任,光是毒箭,宋池就捱了兩次,她也曾親眼目睹他肩膀上血淋淋的傷口。如今他咳得這麼厲害,也有元氣受損的緣故吧?

罷了,他難不難病不病又與她何關,富貴險中求,他那麼拼命也是為了輔佐親大伯登基,亦得到了賜封親王的回報。

至於她與宋池之間的恩怨,隨著這幾日的種種,如宋池所說,已經完全了斷。

掩好被子,虞寧初平靜睡去。

接下來她還是用自己的藥方,連喝了三日藥,咳嗽已經好了,只是呼吸稍微不暢,但也沒有大礙。

臘月二十,虞寧初帶著虞揚、虞菱兄妹倆去街上置辦年貨。

兄妹倆都很懂事,也把她當親姐姐看待,虞寧初因為被陳氏擠兌多年,無法完全消除對兄妹倆的芥蒂,難以對他們掏心掏肺,但身邊有兩個乖巧懂事的孩子作伴,虞府的日子便多了很多歡聲笑語,所以大體上,虞寧初還是很願意帶兄妹倆去街上逛逛的。

天氣晴朗無風,京城的百姓早把正德帝的駕崩拋到了腦後,喜氣洋洋地穿梭在街道上置辦年貨,這家店裡買炒貨,那家店裡買彩布,總之有好多東西要買。

虞寧初也帶著兄妹倆來了一家綢緞莊,新年的衣裳早做好了,她得買些綢緞交給丫鬟做春裝。

“你們看看,喜歡哪個顏色就告訴姐姐。”戴著面紗,虞寧初溫聲細語地道。

虞揚請姐姐幫他挑,小姑娘更愛美一些,虞菱興高采烈地選了兩種顏色,還想再選,虞揚拉住妹妹,叫妹妹不要太貪。

虞菱擔心地看向姐姐。

虞寧初笑道:“還可以再挑一種。”反正花的也是虞尚的積蓄,而且小姑娘做三套春裝也不算奢侈。

虞揚看著姐姐溫柔的眼睛,暗暗告訴自己,一定要好好讀書,長大了考取功名,回報姐姐。

虞寧初又挑了一些,夥計去包的時候,虞寧初看向街上,就見三四個年輕的布衣書生結伴走了過去,多半是來京準備參加春闈的各地舉人。

綢緞都包好了,微雨付錢,跟著的小廝先抱著一堆綢緞回去了,後面虞寧初也不會再買什麼大件。

一行人剛出了綢緞莊,忽然有兩隊侍衛齊刷刷地跑過來,催促百姓們站到街道兩側,將中間的路空出來。

如此一來,街道兩側全被無奈遵命的百姓滿擠滿了,水洩不通,百姓們也不著急走,紛紛打聽起何事來。

有的侍衛透出風聲,今日皇后要進城了。

昭元帝上個月月初就登基了,鄭皇后母子三人卻還在太原的王府,耽誤了一個多月,終於趕在年前回來了。

百姓們最好熱鬧,也最喜歡議論,正德帝在位時錦衣衛時時在街上行走,百姓們不得不閉緊嘴巴,新帝登基後取消了錦衣衛,百姓們終於可以隨心所欲地議論了。

“聽老人說,當年皇上根本不喜歡這位皇后呢,眼裡只有沈家姑娘,可惜老王爺老王妃不許,皇上沒辦法,可是你們看看,皇上剛登基,就追封了沈家姑娘,足見舊情難忘,皇后之前離得遠可能還不知道此事,現在進了京,聽說訊息,不知道會不會生氣。”

“不生氣?怎麼可能,就是泥菩薩也得氣一肚子,要是我們家男人敢這樣,我非得撕爛他的嘴!”

“你敢撕,皇后敢嗎?只能忍著。”

虞寧初姐弟幾個夾在百姓們中間,被迫聽了一堆諸如此類的議論,更有人憧憬沈嫣的美貌,覺得只有仙女般的美人才能讓昭元帝如此痴情難忘。

虞寧初心情複雜,好在因為昭元帝的聖旨,百姓們並沒有詬病母親什麼,更多的是關於昭元帝究竟更愛誰的議論,有人認為昭元帝更愛母親,有人認為昭元帝更愛鄭皇后,證據就是昭元帝身邊只有鄭皇后一個女人,連個妾室都沒有。

這是婦人們最感興趣的,男人們則在討論另一件事。說起來,昭元帝登基這麼久,封了鄭皇后,封了親侄子親侄女,對他親生的一對兒兒女,女兒直接稱公主倒沒什麼,可是,昭元帝並沒有封他唯一的皇子宋澈為太子,目前宋澈還只是大皇子而已。

“是不是要等大皇子進京了再封太子?”

“誰知道呢,我聽說啊,大皇子文弱多病,身子骨不太硬朗,皇上又那麼器重端王,沒準啊……”

“不能吧,侄子再好,哪個當爹的會把家產留給侄子,還不都是留給親兒子。”

“如果這筆家產是侄子幫忙攢下來的呢?”

“噓,小心禍從口出。”

百姓們能說出這種話,已經夠膽大了,虞寧初在旁邊聽著,亦是心驚膽戰。昭元帝能因為宋池病重就親自來見她,這份伯侄情意,確實堪比父子了。

沒過多久,侍衛們已經清街完畢,空出一條康莊大道來。

城門外,因為皇后進京,本該休沐的官員們也奉旨提前過來迎接。

空氣凜冽,趁皇后的鑾駕還沒到,官員們雙手縮在袖子裡,三兩成群的交談著。

有人注意到,端王與安樂公主都沒有來。

“是不是王爺的風寒還沒有好?”一個官員揣測道。

站在他對面的官員露出了一個心照不宣的笑。百姓們口沒遮攔,官員們謹慎多了,訊息也更靈通,這麼多年,就算端王與昭元帝的不和是假的,可端王母親早逝、父親出家,端王小小年紀來到京城,誰敢說這一切都是晉王府的謀劃?端王對晉王府肯定有恨,所恨物件,必然是昭元帝與鄭皇后其中的一個。

日頭越升越高,官員們的腳底卻越來越涼,一團團白霧從他們面前升起,就在雙足凍僵之前,皇后的鑾駕終於到了。

昔日晉王府裡的侍衛們在前開道,後面排了三輛馬車。

鄭皇后坐在第一輛馬車中,大皇子宋澈坐在第二輛,公主宋沁坐在第三輛車中。

宋沁十分興奮,也驕傲自豪,對身邊的大丫鬟道:“快兩個月沒見父皇了,今日我們進京,不知道父皇會不會來城門外接我們。”

那丫鬟只是附和地笑,沒敢應聲。如果當初的王爺與王妃恩愛,今日妻兒愛女都來了,皇上肯定會來接,可晉王府裡的老人都看得明明白白,王爺平時常住軍營,便是逢年過節回到王府,也很少住在王妃那邊,對一雙兒女雖然溫和,卻也沒見過什麼特別的疼愛。

反倒是王爺對大公子宋池,親手教過寫字,親手傳授劍法,二爺夫妻出門遊玩不帶孩子,王爺便帶大公子去軍營見世面。

可以說,晉王府四個孩子,王爺最疼愛的便是大公子,其他三個孩子獲得的疼愛加起來,也不足大公子一人。

車輪滾動,終於停在了百官面前。

百官跪下,恭迎皇后。

鄭皇后端坐車中,早在車未停時,旁邊跪著的嬤嬤便替她觀察過外面,不見昭元帝,也不見端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從亮劍開始簽到劇綜

九分正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