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佳人提示您:看後求收藏(韶光豔 第96節,韶光豔,笑佳人,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沈明嵐笑了笑,趁無人的時候揶揄虞寧初道:“這點疼你就怕了?晚上有的你受呢。”

虞寧初心裡一咯噔,卻又想起當年沈明嵐回門時對宋湘說的話,不由地問道:“那年阿湘問表姐如何,表姐不是說也還好嗎?”

沈明嵐怔了怔,旋即反應過來,笑道:“原來你偷聽我跟阿湘說話!虧我還以為你真是個受不了半點失禮的人!”

虞寧初低下頭,懊惱自己一時好奇,竟露了馬腳。

沈明嵐到底憐惜自己的表妹,湊到虞寧初耳邊,嘀咕了一些過來人的經驗。

然而時間有限,女客們很快又過來了,沈明嵐只好站到一旁,徒留虞寧初若無其事地坐著,實則在腦袋裡七想八想。

黃昏時分,宋池來迎親了,因為端王府離四井衚衕比較近,為了公告百姓端王的這樁婚事也好,為了彰顯新郎官的風采也好,迎親隊伍特意去京城最繁華的街道繞了一圈。

時到今日,百姓們早都清楚宋池是剷除昏君奸臣的最大功臣了,心裡都敬重這位端王殿下,只是以前無緣得見,今日聽聞端王成親,沒想出門的百姓們也從家中趕了過來,鋪子裡的掌櫃夥計們也都擠到門前,無論男女老少,個個踮著腳朝馬背上張望。

宋池坐姿端正又輕鬆隨意,唇角掛笑,眼裡也是笑,目光在人群中掃過,所過之處,男人們震驚於協助昭元帝登基的肱股之臣居然還如此年輕,女子們則目不轉睛地望著端王殿下俊美無雙的臉,只恨不能鑽進後面的花轎,取代那位虞姑娘去做端王殿下今晚的新娘。

這麼俊的新郎,哪怕他家境貧寒亦無才學,放在家裡賞心悅目也行啊。

離開繁華的街道,迎親隊伍終於朝四井衚衕去了。

鑼鼓聲傳進後院,媒人笑著將紅蓋頭蒙到了虞寧初的頭上。

別看虞家沒有什麼男人,今日沈琢、沈牧、沈逸都是虞寧初的孃家人,三兄弟在前面設了一文二武三關考驗宋池,雖然只是走走過場,並非存心刁難宋池,但姑娘家出嫁,要的就是場面,好讓看客們知道,新娘子孃家有人,並非無依無靠。

闖過這三關,宋池才得以跨入虞家的廳堂,全福人也去後面通知媒人,一起將新娘子領了過來。

新人離開前,要跪拜父母。

虞尚那個樣子無法出來見人,溫嬤嬤將沈氏的排位擺在了主位上,同時沈三爺、三夫人夫妻倆一左一右地坐在兩邊。

都說女子愛哭,今日三夫人還算穩得住,反倒是沈三爺這個親舅舅,一看到由媒人扶著走過來的外甥女,眼眶就紅了,怕被客人們笑話,狠狠地憋著呢。

丈夫這樣子,三夫人便不指望丈夫能說出話了,搶著開口,對虞寧初道:“阿蕪,今日出閣,以後你便是端王妃了,身為王妃,你當照顧好殿下,替他生兒育女,替他操持內宅,方不負殿下一片深情。”

蓋頭之下,虞寧初微微頷首,眼淚一對對兒地砸在地面。

交待完了外甥女,三夫人轉向宋池,聲音也終於哽咽起來:“殿下,阿蕪小小年紀沒了母親,這些年過得不容易,今日我們做舅舅舅母的,親手將阿蕪託付給殿下,還望殿下憐她疼她護她,別再叫她受任何委屈。倘若阿蕪有言行不妥之處,殿下儘管派人知會我,我做舅母的定會好好教她。”

宋池拱手道:“舅父舅母放心,此時此刻起,只有阿蕪嫌我的,沒有我挑她錯的時候。我與阿蕪夫妻一體,誰敢讓她受委屈,便是與我過不去,無論何時,我都會護在阿蕪身前。”

賓客當中,沈二爺、二夫人夫妻倆不約而同地點點頭,這小子,關鍵時候還挺會說話。

天色漸暗,端王府還有一波熱鬧等著,媒人這便張羅著新郎新娘該出發了。

時下有父親或兄長背新娘上花轎的習俗,半晌不吭一聲的沈三爺垂首走到外甥女面前,小心翼翼地背起外甥女朝外走去。

鳳冠沉甸甸的,虞寧初不敢徹底趴到舅舅背上,雙手撐著舅舅的肩膀,努力抬頭,不讓鳳冠掉下來。

儘管加了鳳冠,沈三爺還是覺得外甥女很輕很輕。

恍惚之間,他好像回到了妹妹嫁人的時候。

那時候他也年輕,不夠懂事,將妹妹送上花轎,他對妹妹說的話,竟然是囑咐妹妹與虞尚好好過日子,莫再執著從前。

花轎到了,沈三爺一手扶著外甥女,協助外甥女坐進了轎子。

大紅色的花轎中間,此時只有他們舅甥倆。

看著靜靜坐在那裡只露出一雙纖纖小手的外甥女,沈三爺以袖拭淚,好像是對外甥女,又好像是在交待妹妹:“嫁就嫁了,他若對你好,你便一心與他過日子,他若不好,你儘管回來……舅舅養你。”

言罷,沈三爺退出花轎,大步朝裡面走去。

宋池看著沈三爺的背影,再看三夫人,見三夫人面露苦笑,一副替丈夫難為情的樣子,宋池翻身上馬,笑著對三夫人道:“舅母先回吧,過兩日我再帶阿蕪回來給舅舅舅母敬茶。”

隨著媒人喜氣洋洋的一聲“起”,轎伕們高高抬起了花轎。

迎親隊伍來四井衚衕時繞了遠路,現在回端王府可就近了,甚至來虞家吃席的客人,都能聽到新人抵達端王府時那邊放起的鞭炮。

沈二爺開玩笑:“我現在再以子淵姑父的名義去王府吃席,行不行?”

二夫人宋氏沒好氣地看了眼丈夫的肚子:“吃吃吃,就知道吃,我都沒去,你去什麼?”

沈二爺摸了摸鼻子,偏頭,見三弟眼圈還紅著,頓時覺得自己被妻子數落也沒什麼好丟人的了。

端王府。

一排排花燈將整個王府映照得燈壁輝煌,新郎新娘到了,先去大堂行禮。

夫妻倆的身世倒是驚人的相似,虞寧初那邊母親去世父親生病不能露面,新人只能拜沈氏的牌位,端王府這邊,宋池的母親也去世了,老子在太原裡的寺廟裡當和尚唸經,得知兒子要成親,只送了一封書信祝賀小兩口,人也沒有露面。

不過端王府的客人比虞家那邊多多了,別看宋池平時不與官員往來,這次成親,他給五品以上的官員都下了請帖,官員們再帶上家眷,端王府的席位都擺到花園那邊去了。

賓客的賀喜聲沖淡了雙親不在的冷清,一對兒新人拜過天地,終於移步去了新房。

虞寧初握著手中的紅綢,透過蓋頭垂下的流蘇,能看到旁邊宋池的衣襬,辭別舅舅舅母時的傷感,這會兒已經消散,只剩面對今晚的緊張。

還沒跨進新房,虞寧初就聽到了宋湘的聲音:“來了來了,可算來了!”

虞寧初窘迫又有一絲好笑,今日開始,她與宋湘可真成了姑嫂,明明她還比宋湘小几個月的。

“來來來,床在這裡,王妃慢慢坐下。”媒人扶著虞寧初,來到新床上坐好。

腿得以休息,卻更顯得腰痠脖子酸,虞寧初開始盼著這邊的禮節快點結束,她好輕鬆輕鬆。

該挑蓋頭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朕乃大漢忠良董太師

鈞天帝愛吃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