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十五章:兩把寶劍,仁與霸,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三天四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曹操花費了十日,率軍前往陳留安營紮寨,推行屯田軍制。

而他本人則是去往陳留途中先後拜訪了居住於魯陽縣的毛玠,以及隱居在東阿縣程昱。

和毛玠聊完之後,曹操對於兗州當前的局勢更有把握,對治民政策已有了新的見識和想法,一番問詢察見之後,徵辟為治中,輔行軍屯治軍之策。

而和程昱聊完之後,曹操知曉此人乃是軍政全才,於是請為行軍司馬,隨行一同去陳留。

行軍途中,曹操的車駕之內,難得的叫上了張韓同乘,在車內聊起了陳留的些許事宜。

本身行軍就頗為無趣,因路途遙遠,這些時間與其浪費,不如用來商議遠近大事。

再加上張韓立功很多,舉薦的兩位人才一見深談之後又極合曹操的心意,也有親近之意。

“呵呵,伯常啊……”曹操拿出一份地圖攤開在案牘上,“今次入陳留,你進言附近地圖需詳細刻畫,我已派遣斥候去做此事。”

“各處伏兵要處、茂林、河流與山川等,都盡皆在此,還有什麼需要注意的,也儘可告訴我。”

“伯常所言,我定是言聽計從。”

曹操笑得頗為輕鬆,看向張韓滿眼都是喜愛,本以為他只是一員衝鋒陷陣的勇將,沒想到竟有如此內治之大才!

有點天降之人的味道了。

張韓坐在另一側,靠在車壁上,眉頭緊鎖著細細思考,“此來陳留,應當趁此時機,取地利,賢才,以及郡內輜重。”

“還有一事,從進入陳留開始,千萬不可待民以薄,因以主公當年雄心壯志,滌清汙濁,以法典為準,立賞罰分明之威,行仁德惠民之事,特別是日後軍中有劫掠百姓者,以重罰約束。”

張韓心裡很清楚,曹操是那種能一邊寫著緬懷逝者的詩文,一邊屠城為己的狠心人。

屬奸雄、梟雄一列,但他心裡還存“徵西志”的時候,是有一縷英雄氣的。

如果能夠有足夠的糧草儲備,有錢糧支援,可以廣攢本錢,緩緩擴張。

那就能夠避免那些屠城劫掠的事生,甚至可以攻城後以開糧來安撫,這就會走向另一種梟雄的路子。

知而不行者,是常人。

不知而行者,是賢人。

知行合一者,就可以稱之為心向聖賢之人,而走完一生都能有意識的知行合一,心向仁善之道,不以艱難避讓,以利己取惡者,就可以稱之為聖賢了。

此路很難,是以聖賢之路才是修行。

曹操是霸主,同樣需要修聖賢之路,要嘗試一下仁義的甘甜,受萬民敬仰愛戴的滋味。

此時,曹操沉默了許久,他在軍中沒有約束過這一條軍令,故而曹仁、曹洪這些宗親,每每大戰得勝都會劫掠。

但成軍到現在,都是劫掠董賊治下的西涼賊,雖然這些賊的資產也是劫掠自百姓,但終究可以充做軍糧軍資。

現在張韓的這番話,顯然深諳軍中破城之後的規矩,普通士族之人不會明確深究這些事,而軍中出身的人知道但不會提及。

“伯常,你這話……是為了你心中的仁義嗎?”

他此刻才忽然感受到,眼前這位年輕人,竟也是心懷天下者。

“不是啊,”張韓眨了眨眼笑道:“主公若是能做到仁義,百姓只會更加追隨,這樣日後行政令豈非是如臂使指,盡得擁戴?您有兩把劍,其一青釭、其一倚天。何不看作雄主之道?一把叫做仁、一把叫做霸!”

“另一把叫什麼?”曹操滿臉震撼呆滯,無意識的問道。

“霸!”

“嗯,”曹操深以為然的點點頭。

張韓:“……”

臥槽?為何忽然感覺心裡很不得勁?!

你連女兒都沒付出!你憑什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佳餚記內

恕恕

天劍

酒巷深處

香江大佬消失十年的妻回來了

歌舒笑

穿成女配後被反派帶飛

茉殤璃

穿成贅婿文裡的下堂妻

果莎爾

重生高嫁後前夫跪求我原諒

睡睡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