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七十二章:陶謙留下的大禮!,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三天四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人……陳登古怪了好一會兒,看了看張韓,又看了看典韋,從心的選擇了安然坐下。罷了,不與你們一般計較。

幾人坐下之後,陳登道:“當初陶公在退走之前,留下了幾條路。”

“其中一條,便是呂布不仁,如有民怨,則可取而代之,故而我父願歸順,也只是走其中一條路罷了。”

“哦?”戲志才和張韓露出了疑惑的神色,看向陳登的目光也精彩了許多,他們知道陶謙令自己整個家族得以回到丹陽,保全了子嗣隱於山林,這其中肯定有很多手段與安排。

因為他上任時,就牽扯到了背後資助的各大世族,自己要退,那當然也要顧及這些背後支援的世家。

這麼看來,陶謙當初還做了不少安排,倒也是值得當做故事一聽。

“細說來聽聽。”戲志才彷彿捕捉到了什麼,當即追問起來。

“其一,陶公讓徐州與他人,世族若離去不算背棄,但呂布無仁令百姓怨聲載道,正該背離,投向仁義之地。”

“其二,陶公以罪責罷黜了庶人派不少名士,同時沒收部分家資以資丹陽軍,令兩方都心思穩固,並無動亂。庶人派可以脫身,丹陽兵能得軍資錢犒賞。”

“其三,丹陽舊部分為兩處,其一是可追隨其回鄉,另一部分則是能自行選擇是否歸附,回鄉者有犒賞放。”

“如此,無需陶公多言,三令下後,大家幾乎都知曉他意欲何為。”

陳登說到這,頓了一頓,短短几句話就介紹結束,可其中傳達的資訊,卻讓人唏噓。

短短數日之內,竟然捨棄了所有,下定決心歸隱,這份從心也值得敬佩,且其目光的確深遠,三策之下根本無需與人商議,便已經等同於告知了三派人士。

“我要說的是,”陳登的臉色再次嚴肅,稍稍湊近了二人,道:“丹陽派的兵馬,有許多和臧霸有交情,這是留給我們當地士族、百姓贈予仁主的大禮。”

“陶公在位時,就對臧霸略有些許恩情,所以他願意屯兵開陽,以拒曹公,但丹陽舊部散後,至少有小半人投奔於臧霸,被我攔下,這些人惶恐不安,不知該如何自處,若能以此招攬,並用他們勸說臧霸……”

陳登言盡於此,讓兩人都深陷沉默之中,張、戲兩人同時都在思索,臧霸聚眾兩萬餘人,得陶謙資助大量的軍資錢財,所以得蓄軍備,加上他麾下勇武之人不少,已成了一股不可忽視的勢力。

本來要剿滅,還需再耗費許多精力,而拉攏則也會付出很大代價,但現在趁取徐州後出征募求賢令,或許有機會。

陳登看他們兩人已經在思索,當即又道:“臧霸聚眾,以武控境,不尊朝廷號令,但也只是權宜之計,最終還是要奔投一方諸侯,所以此次以信令徵募,讓降卒之中的呂布舊識去勸降交涉。”

“這樣一來,開陽屯兵撤去,兗州北地之中鮑相便可順勢由泰山入琅琊,掌控大片領土。”

“好!此計可行。”戲志才頓時眼睛一亮,對陳登另眼相看,此人心中有大勢,則說明目光深遠,用策極高,也是一名賢人。

最讓戲志才驚訝的是,陳登一旦下了決心,那是朝死裡整呂布,從根上就要將他拔起,不愧是世族,真夠狠毒!

“但是,我且還有一事要問,諸位可能保證驅逐呂奉先,既事已至此,就該斬草除根,徹底滅於城外。”

陳登端起了碗,語氣頗為沉凝的說道。

而後現碗裡什麼都沒有,又很自然的放下,場面頓時為之一靜。

張韓:“剛才你端碗是不是——”

是不是想裝逼,但是失敗了……

“伯常!”陳登慌忙插嘴,打斷張韓要問的話。

別說出來,要臉。

“說呂布的事……”陳登幽怨的看著張韓。

我情緒剛調動起來,你這搞得我……多尷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庶女奮鬥日常

淺酌1992

為了魔門妖女,我叛變了!

觀花上人

貴女歸來渣哥她不伺候了

連刀歸雲

國師夫人說

就點點

鬼眸陰陽師

葉問秋

點將仙

東家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