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四包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9章 毫無預兆,你是怎麼算到的?!,三國:誰讓他做謀士的?,三天四包,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文烈叔父自幼流離,曾在吳中長大,深知揚州一代的風土人情,頗有人脈,通達地利。”

“而德祖有家世脈絡之顯赫,有才學智謀,相輔相成,便可穩如泰山。”

“收取廬江,為我根據底氣,前方淮南便不懼險阻。”

“望諸位,同心戮力,取此大功,將袁術後路斬斷,不光是攻下淮南,我等養精蓄銳至今,其志真正所在,乃是拿下淮南之後,立即可以收治百姓,引得四方來投,高舉我漢室旗幟,令不臣之人望風披靡。”

“公子高見!”張繡當即抱拳,其餘人更是毫無異議。

散議之後,張繡特意在院外等待張韓出來,未曾招手,兩人眼神一對就已明瞭。

“伯常,之前的事,我已知曉你的苦衷,你我冰釋前嫌,將恩怨一筆勾銷,此後一同輔佐昂公子,為漢室立取功名如何?”

你這話說得,好像不冰釋前嫌你能拿我怎麼樣似的,張韓心裡吐槽,不過倒是沒打算這麼嗆張繡。

他也怕繡兒心有不甘,越想越氣,最後在嗷嗷叫之後就衣墨不振。

“好,當然好,”張韓揹著手輕鬆的點頭,給了張繡一個臺階下。

“既如此,渡船也不必往返數次來接運戰馬,此法並不穩當,一旦在河水上出事,戰馬定會損失慘重,我將軍中兩千三百六十四匹戰馬交託給君侯,君侯領軍一同自6路而走,如何?”

張韓和典韋眼睛一亮:還有這種好事?!

那,我現在加起來可就有將近六千匹馬……其中一千匹左右為貨馬,其餘皆是戰馬。

每日光是草料,都不知要耗費多少,清理馬糞都能讓軍士苦不堪言,但,隨之而來的是空前高漲的野戰能力。

於城外作戰,南方戰馬本就稀少,從北到南,馬匹的價格那是一地一個價位,到揚州來已經多倍於北方。

是以南方軍馬不多,騎兵更是珍貴到只要會騎則可視為精銳,哪怕不是身經百戰的騎士也地位不低。

但,一般的騎兵怎麼能和張韓的黑袍甲騎來比?

想到這,張韓忽然開懷大笑起來:“想當年攻打於毒時,我營裡想湊十匹馬都難上加難。”

“後來得兗州,我岳父手中也不過兩千之數,已令他當做寶貝一般疼愛,日夜操訓,以輕鬆必勝之戰讓騎兵去領取功績。”

“我從來沒打過這種富裕仗,六千騎兵!五萬兵卒!!”

“有如此精銳,何愁淮南不下!?”

……

時年七月,最為炎熱的時候,廬江在楊修的主張下,以賢、德、策論、口碑為準核,舉任了十幾名官吏。

這些能上任建功的官吏,基本上出自曹昂親和結交的家族。

當然,這些人的才能也足以治一縣、一鄉之地,無非同樣是仁德愛民,惠政為主,沿襲許都的大多政策在因地制宜的稍作改變而已。

張繡自水路出、張韓則是從6路出,黑袍甲騎這段時日,幾乎都在查探前行的道路。

在多方士人與隱士的幫助下,已得到了很多鮮為人知的小道。

張韓身騎赤兔,與軍中中段而行,典韋、高順和賈詡均在其左右追隨。

一路上典韋都較為沉悶,好似有什麼話憋在心中一直沒相通,所以整個人都顯得心不在焉。

行軍路途無聊無趣,終於是沒忍住問了出來:“君侯,我們在廬江駐留這麼久,所得到的資助,難道只是為了行軍便捷嗎?”

“而且,為什麼不能用刀兵逼迫他們相助呢?”

張韓笑道:“還是之前教你的那句亞聖的話,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我們駐留的這段時日,已成了兩股截然不同的勢力。”

“外人看來,是我和張繡之間的個人恩怨,這是我特意放出去的訊息,以此來引導他們的判斷。”

“但是,久而久之,他們便會明白這對峙對於整個廬江來說,不只是我和張繡那麼簡單。”

“這是兩種選擇,一是當下正統大義,另一種選擇則是蠻夫的屠刀,那麼在對峙之中得勝,就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

“所以,潛移默化之中,這些想要保全家族計程車人,自然是在不得已之下,選擇支援曹昂,而且,不僅僅是聲援、歸攏那麼簡單,他們必須要全力資助。”

“這就是張繡在外不斷威脅襲擾的緣由,與其被張繡劫掠了去,不如將家中所藏送到舒城來換取功績,他們一定會產生這樣的想法。”

賈詡輕笑了一聲,對投來目光的典韋微微躬身,道:“典校尉如此好學,老夫甚為欣慰。”

“除卻家產可以用來放糧以籠絡民心、犒賞軍士之外,任用了官吏之後,因為有士人於上下樞承,百姓就會支援官吏與政令,屯田令就更好施為。”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其它小說相關閱讀More+

元府女姝

淼仔

重回新婚夜,我撕了冷麵王爺的衣服

七月栗子

一言藝語亦暖陽

煜槿瀟

女陰命

兮子蕾

大佬的億萬新婚妻

嵐一笑

直播考試,從開國皇帝開始

迴夢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