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淺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 跋扈董卓,金殿議事,三國:開局武力拉滿,蒼山淺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董卓話音落下,王允很是識趣的拱手道:“請相國示下!”

董卓聽後滿意的點了點頭:“逆賊袁紹拉攏叛軍,意圖進犯洛陽,驚擾聖駕,實乃十惡不赦!”

“近來本相國率兵數次征討,但無奈叛軍人數眾多,本相國只能把叛軍擊退而無法將其擊潰。”

“為了江山社稷著想,本相國欲遷都長安,暫避鋒芒,以免這群逆賊驚擾到陛下,諸位意下如何?”

說罷,董卓手按劍柄環視群臣,似乎是在尋找何人會第一個跳出來當出頭鳥。

聽了董卓的話,殿內群臣們面色急變,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小聲討論著此事。

看著交頭接耳的文武官員們,董卓清了清嗓子:“咳咳!諸位都是朝廷重臣,有什麼意見可以擺在明面上談,竊竊私語算怎麼回事?”

聞言正在議論的官員們立馬閉上了嘴,朝議殿內重新恢復了董卓剛進門時那鴉雀無聲的狀態。

短短几秒的時間內,從人聲鼎沸到針落可聞,由此可以看出董卓的威勢究竟達到了什麼地步。

“遷都一事,誰贊成,誰反對?”見群臣們都不說話,董卓按著劍柄,高聲喝問道。

殿內的文武官員們也想說話,可他們能說什麼啊?

遷都事關重大,延續數代的王朝都不一定能趕上一回,但到了董卓這卻成了三言兩語便能定下的事。

“罷了,遷就遷吧,廢立天子的事董賊都幹了,遷都又有何不可?”王允暗歎道。

群臣們也很快就想通了這點:“天子人家都說廢就廢,換個國都有什麼可大驚小怪的?”

看著面露難色、欲言又止的群臣們,董卓小課堂正式開課。

“遷都一事並非是本相國的武斷之舉,而是上承天意、下應民心的利國之策。”

“想必諸位都聽過‘東頭一個漢,西頭一個漢,遷都入長安,方可無斯難’這童謠。”

“自光武帝始,大漢朝定都洛陽已有二百餘載光景,如今帝氣所剩無幾,再待下去於國於民皆無益處。”

“本相國夜觀天象,眼下帝氣正旺於長安,因此唯有遷都長安方能延續大漢朝的氣運,使國祚永延!”

聞言王允暗道:“你吃的肥頭大耳、滿嘴流油,你踏馬還觀上天象了?啥人都能觀星啊?現在觀星的門檻這麼低麼?”

正當王允在心底瘋狂吐槽董卓之際,一名須皆白的老臣緩緩出列,口中說道:“相國容稟,國都乃是一朝之根基,不宜輕易做出更改!”

“洛陽是我朝的命脈所在,宗廟皇陵皆繫於此,還望您能三思啊!”這人複道。

“哦?如此說來,那你是不贊成遷都了?”董卓似笑非笑的打量著說話之人。

“相國您誤會了,老臣並非是不贊成遷都一事,只是希望您再考慮考慮。”王禮(說話的老臣)連忙解釋道。

“西遷長安,猶如棄宮室而就瓦礫,茲事體大,還望相國三思啊!”王禮接著說道。

“王禮,你都一把年紀了,說話吞吞吐吐、拐彎抹角的作甚?”董卓指著王禮道。

“你同意便同意,反對就是反對,少在這說半截話,本相國沒工夫跟你耽擱!”董卓怒氣衝衝道。

見此情形,呂布一個箭步奔上前來,手按劍柄神色不善的盯著王禮。

看著眼神兇狠的呂布,王禮下意識的打了個哆嗦,後半截想說的話直接被他吞進了肚子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錦衣四海

煥明八威

大秦:開局成了政哥的第二人格

狼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