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山淺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4章 龜縮韓馥,首戰渤海,三國:開局武力拉滿,蒼山淺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月餘,待新兵經過初步訓練後,幽州軍各部紛紛離開駐地,開始朝著冀州行進。

聞訊後韓馥大吃一驚,連忙派遣鞠義等將帶領本部兵馬趕往前線。

一時間冀州各地風聲鶴唳,劉煜未嘗敗績的威名給了冀州軍莫大壓力。

與此同時,李存孝仍在四海酒樓中等待著機會的到來。

韓馥膽小如鼠,平日裡基本都待在州牧府裡不出來。

即便是不得已出門,隨行的上千名冀州甲士也會將韓馥包圍的裡三層外三層。

面對韓馥謹小慎微的“鐵王八”打法,饒是李存孝有著通天之能亦是無從下手。

慫人李存孝不是沒見過,但慫成韓馥這樣的他還是頭一次見。

憑著自身的勇力,李存孝的確能殺入重圍,但如何生擒韓馥卻成了一大難題。

若是無法將韓馥擒下,李存孝就算把隨行的冀州甲士都殺光了也沒什麼用處。

所以李存孝只能耐心等待機會,看看錦衣衛能否將他運作到州牧府當中。

錦衣衛在鄴城的確有些能量,但還沒牛b到能隨便往韓馥的州牧府裡安排人的程度。

再者說

韓馥也不是傻子,大戰在即,他沒事往自己家裡安排生面孔幹什麼?

……

在李存孝焦急的等待中,張遼、蘇烈、孟珙三將分別率部趕往了中山國、河間國及渤海郡。

冀州上將鞠義帶著一眾雜魚將領迅趕往三地佈置防守,雙方劍拔弩張,大戰一觸即。

張遼負責進攻之地,正是由鞠義鎮守的渤海。

雙方碰面後,張遼給出的理由讓鞠義很是啼笑皆非。

尤其是幽州軍士兵還是一本正經說的,鞠義聽後滿臉無語。

士兵走失、入城搜查倒是沒什麼不妥,勉強算得上是有理有據。

但你張遼居然要帶三萬人進城搜查?這特麼有點說不過去了吧?

這踏馬哪是士兵走失啊!看這架勢多半是你家主公走丟了吧?!

尋常士兵走丟至於如此大動干戈?那不純墳頭燒報紙——糊弄鬼呢嗎!

“張遼!這裡邊到底是怎麼回事,你我都心明鏡一樣,休要扯些虛無縹緲的由子!”站在城頭上的鞠義高聲道。

聞言張遼板著臉道:“本將再重申一遍,我部士兵於此地走失,現我要率部入城尋找搜查。”

“我再問你最後一遍,這城門你開是不開?”張遼喝問道。

鞠義聽後冷笑連連:“想搜查?那你便打進來吧!”

“冥頑不靈!那便手下見真章吧!”張遼冷哼一聲,拍馬轉回本陣。

“使人朗誦檄文,再叫弓手往城內射一些。”張遼吩咐道。

片刻後,百餘名幽州軍一齊大聲朗讀著陳琳所撰寫的檄文,其言辭犀利無比,聽的鞠義直冒冷汗。

在陳琳的檄文中,韓馥彷彿是犯了天條一般,用“十惡不赦”這詞壓根無法形容其累累罪行。

與此同時,幽州軍的弓手們擼胳膊挽袖子,鉚足力氣將綁有檄文的箭矢射入城中。

雖然這年頭的百姓基本都不怎麼識字,但城中肯定會有讀書人,眾所周知這群傢伙大多都是碎嘴子,因此這檄文很快便傳遍了大街小巷。

即便鞠義第一時間就派人收繳檄文,但幽州軍幾輪箭雨足足射了近萬封,鞠義想全都找回無異於大海撈針。

一時間城中人心惶惶,百姓們紛紛躲在家中,街道上幾乎見不到什麼行人。

而韓馥的累累惡行亦是成為了百姓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此等輿情鞠義實在是無力掌控。

此等情形在中山國與河間國亦有生,這事導致的直接結果便是小半個冀州都在流傳著韓馥的“傳說”。

翌日,張遼便試探著開始了攻城。

一應攻城器械早已準備完畢,不宜搬運的那些也已就地取材打造完成,眼下張遼只需要派人莽上去就行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讓你低調潛伏,你卻成了大佬

隨風飛翔的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