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里·紀伯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紀伯倫生平及其著作,沙與沫,卡里·紀伯倫,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1910年10月22日,紀伯倫離開巴黎,回到波士頓。

在波士頓,“金環學會”成立(1910-1912)

1910年11月初,紀伯倫到達波士頓,在那裡參加了1911年成立的“金環學會”的建立工作。該學會的宗旨是讓黎巴嫩、敘利亞僑民瞭解波士頓事件,支援他們舉辦的所有文化活動。

1912年5月,紀伯倫見到“金環學會”邀請的客人、巴哈教領袖阿布杜·巴哈·阿巴斯。紀伯倫訪問了他,併為他畫像。

儘管有妹妹和瑪麗·哈斯凱勒在波士頓,但紀伯倫住在那裡並不開心,覺得想象力和抱負都受到了限制,於是決定遷往紐約。艾敏·雷哈尼已向他發出邀請。

在紐約度過的最後歲月(1912-1931)

紀伯倫離開波士頓後,便定居紐約。這期間,是他創作最豐富的階段。他這顆星已升起在文學天空。

紀伯倫用阿拉伯語和英語兩種語言寫作。瑪麗·哈斯凱勒指導他用英文寫作。他相繼發表了:

《被折斷的翅膀》1912年(阿拉伯文)

《淚與笑》1914年(阿拉伯文)

《瘋子》1918年(英文)

《行列之歌》1919年(阿拉伯文)

《暴風集》1920年(阿拉伯文)

《先行者》1920年(英文)

《珍趣集》1921年(阿拉伯文)

《先知》1923年(英文)

《沙與沫》1926年(英文)

《人子耶穌》1928年(英文)

《大地之神》1931年(英文),該作品在紀伯倫逝世前幾天問世。

1920年4月,紀伯倫與旅居紐約的阿拉伯詩人和文學家成立了以他為首的筆會。該筆會的宗旨是復甦、革新並發展阿拉伯文學,使之積極干預生活,在生活中發揮積極作用。成員有米哈依勒·努埃邁、伊利亞·艾卜·馬迪和奈西卜·阿里杜等。

紀伯倫是一個偉大的愛國主義者。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1914-1918),他積極參加了政治解放運動,並加入了救助難民委員會。

紀伯倫是位情感豐富的人,他與黎巴嫩籍、僑居埃及的女作家梅婭·齊雅黛(1886-1941)之間的情書往來達十五年之久(1914-1929)。

1926年,紀伯倫因工作繁重,身體開始衰弱。但他並未在乎病痛。他決心已定,無論付出多大代價,也要完成自己的歷史使命。就這樣,疾病一天天侵蝕他的肌體,而他卻仍然沉湎在繪畫和寫作之中,直至1931年4月10日,他軀體中的生命火炬熄滅。但是,飽浸他的生命和精神、靈魂之油的火炬,卻一直照耀著一代又一代人。

1931年8月21日,紀伯倫回到了他所深愛的黎巴嫩,長眠在他故鄉的馬爾西克斯修道院,靜賞大自然的美與靜謐,分享著雪杉的不朽與蓋努比谷地的聖潔。

紀伯倫逝世之後,他的英文作品《流浪者》和《先知花園》分別於1932年和1933年出版問世。他的許多遺作和手稿尚有待於收集、發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重生之這個世界有阿飄

生死看淡oo不服就幹

悟性逆天,我在道德經參悟太清法

柒號小刀

內娛從解約開始

琉雲醉

請聽遊戲的話

木兮娘

戲精夫婦掉馬了嗎

Jilly

婚癮

甜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