蛮族各部落之间的矛盾,其实很深。
他们风俗不同,族规不同,彼此也互相杀过人,抢过东西,有着世仇。
如今聚在一起,少不了龃龉。
但凡有一点摩擦,便会爆冲突。
更主要的是,他们各部落之间,信仰的蛮神,也是不同的。
不同蛮神,有不同的教义。
信奉蛮神教义,会使蛮修的神识,在潜移默化中,受到蛮神的熏陶,并被一步步同化。
这意味着这些这些蛮修,在神识形态上,是截然不同的。
尽管他们信奉的蛮神,都已经被墨画偷“吃”掉了。
但他们神识中的烙印,没那么容易被抹灭。
神识形态的分歧,会成为他们的本质分歧,这个矛盾,基本无法调和。
因此,稍稍平定没多久,吃了几天饱饭后,各部落之间,便矛盾不断。
慑于墨画的威严,虽不至于生死厮杀,但互相辱骂,私自斗殴,却时有生。
甚至有欺辱幼童,玷污女子的情况,风气极坏。
墨画只能再花时间,与各部落长老商议,制定一套更为严格的部落法规。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包括,部落以及同盟之间,不可辱骂,不可盗窃,不可私斗,更不可滥杀。
要保护孩童,尊重长者。
不可随意侵犯部族女修等等。
若有违背,刑罚从死刑,阵刑,鞭刑,到狱刑等等,酌罪定刑。
这些部落同盟律法,被墨画以巫祝的名义,颁布了下去,并严格执行。
歪风邪气,一时止住了。
但墨画知道,这种事情,是治标不治本。
本质上来说,蛮修是一群“不道德”的修士。
有品格的也有,但数量极少。
如扎木长老这种,外出去过大部落求学,学过巫法,心智开明的蛮修,实在少之又少。
大多数蛮修,不是窝台盗贼,便是兀鲁杀贼。
他们眼里,除了吃,喝,杀和交配,别无他物。
这种德行的蛮修,肯定不能成事。
墨画也实在不太愿意,做这群道德败类的蛮修的巫祝,免得将来自己风评被害。
而墨画也有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教化”的重要性。
若不施以教化,他麾下的很多蛮修,单纯就是会说人话的“畜生”罢了。
甚至比畜生,更贪婪,更自私,更残忍。
墨画便以巫祝之名,告诉他们,要“部落团结”,要“同盟友善”,要“修心”,“修身”,“克己”,“自强”,要“谋求部落的存续和长远展”……
结果这些话,跟放屁差不多。
不少蛮修,看墨画的眼神,像是在看傻子,根本不知他在说什么莫名其妙的东西。
便是墨画,也觉得自己像个“傻子”。
于是他便放弃了,也深刻体会到了,“愚昧之人无可教化”这个道理。
那一瞬间,墨画甚至怀疑,自己一统大荒的计划,到底是不是正确的。
狗改不了吃屎。这些蛮修,劣根性太深了。
他们真的能有求道之心,能为自己所用么?
自己帮他们,真的是在践行天道?而不是在养“猪”为患么?
雄图大业刚起步,墨画就不由自主地,陷入了初步的自我怀疑中。
不过他也不是容易放弃的人。
做任何事,都有困难,总归要一步步克服。
整顿大荒这种事,若真那么好做,早就有人做了,哪里轮得到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