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0章,高手過招,黃曉陽,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趙德良到江南省三年,從未對段子有過任何表態,也沒有哪個人敢在他主持的會議段子,自然也沒有人知道他對段子的態度。現在,他突然提出這麼個話題,在座各位,均不明白他的用意,氣氛一度緊張。

就在大家不知應對的時候,政法委書記羅先暉先話了。他很清楚,趙書記的這一提議太突兀,大家的思維沒有從舊有習慣中轉過來,如果不快點打破寂靜,所有人都會尷尬。他拿出手機,一邊翻查一邊,我今天剛好收到一個。嚇唬人的四句話——時候,媽媽,狼來了。學時,同學,老師來了。結婚後,同事,你老婆來了。現在,情人,這個月沒來。

不知是段子不好笑還是大家仍然未能回過神來,全場沒有一個人笑。

丁應平立即接過了話頭,,我這裡也有一個。啊,是這樣的。若要一輩子高興,做佛:若要一陣子高興,做官:若要一個人高興,做夢:若要一家人高興,做飯:若要一幫人高興,做東:若要兩個人高興,**。

這個段子顯然得大家有共鳴,有人笑了,有人在評。趙德良並沒有給大家太多議論的機會,而是追著丁應平問了一句,對了,應平,我有一件事老早就想問你了,每次見了你又忘了。

此話一出,大家剛剛冒頭的對段子的興趣,被迅速澆滅了。

丁應平並沒有出聲,等著趙德良。趙德良,你是學歷史的,你對平王東遷怎麼?

丁應平一下子愣住了。今天趙書記怎麼了?東一榔頭西一棒子,剛剛提議段子,現在又談起了平王東遷。這哪裡是開會?分明是聊大天嘛。丁應平迅速將自己的歷史知識歸納了一下,,平王東遷,是東周和西周的分界線。周武王伐紂建立周朝,國都設在現在的西安附近,稱為鎬京。靠近西部,所以史稱西周。周幽王烽火戲諸侯之後,周幽王的兒子周平王姬宜臼將國都遷到洛陽,在東邊,所以史稱東周。

丁應平當然還可以一大堆,可現在是在一個極其嚴肅的會議,他不可能在這裡講歷史課,只能長話短,草草地了幾句,算是應竹過去。

趙德良,你這話沒到點子。西京好好的,周平王為什麼要東遷?這不是勞民傷財嗎?

陳運達原本不想涉及這些閒話,可在此時,他實在忍不住。整個江南省,陳運達被認為是春秋戰國史的專家,曾經和省內幾所大學研究先秦史的教授交換對春秋戰國歷史的法,那些教授無不甘拜下風。陳運達沒有正規過大學,只是在文憑熱的時候,透過電大弄了張文憑,後來又迫於形勢,弄了張碩士文憑,兩個文憑都是中文,與歷史無涉。陳運達之所以對春秋戰國史感興趣,完全是因為《東周列國志》。

陳運達還是初中生的時候,文化大革命開始了,全國停課鬧革命,大些的學生去造反,他只能跟著瞎起鬨。也就是這時候,他的隔壁搬來一戶人家,鄰家有一個兒子,比陳運達大幾歲,已經進工廠當了工人。鄰居的兒子對陳運達這個造反派頭頭不屑一顧,從來都不正眼他。這讓陳運達分惱火,一再找他的麻煩。鄰居總是以一種哀憐的眼光著陳運達,讓陳運達更加不爽。有一天,陳運達帶著幾個造反派將鄰居堵在家裡。

陳運達質問他,你為什麼對別人我蠡得像豬一樣,往鼻子裡插根蔥就以為自己是大象?你今天如果不給我一個合理的解釋,我們就要對你家實行無產階級革命。

所有的計劃,陳運達全都想好了,所謂給予一個解釋,只是他的一個託詞,正所謂師出有名嘛。這種明顯的罵人的話,還能有合理解釋嗎?陳運達的計劃是,無論他怎麼解釋,都要對他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將他家砸爛。

沒想到,鄰居絲毫不怯,反問道,我錯了嗎?你不蠢嗎?

陳運達的手下大聲叫嚷,這子不識相,打。

鄰居冷笑一聲,,我你是豬,自然是有道理的。豬不認識字。你認識字嗎?假若你不認識字,那我你和豬一樣,有什麼錯?

陳運達大聲喝斥,我是**的革命學生,怎麼不認識字了?

鄰居再次冷笑一聲,手一伸,將手中的一本書送到他面前,,是嗎?那好,你把這本書給我讀一讀。如果能認出書中百分之五的字,我算你識字。

陳運達接過那本書,先了一眼封面,書名是《東周列國志》。翻開內頁,立即明白鄰居何以這樣了,這本書是繁體字。他原本應該找個與革命有關的話題,將鄰居的這次考校推掉,可又好強,不肯認輸,大聲地讀起來。前面是一首詩,他生來不感興趣,便跳過了,直接讀正文:

話周朝,自武王代寸,即天子位,成康之,那都是守成主,又有周公、召公、田公、史夫等一班又臣甫政,真固文修武日,物追民安。自武王甫至方王,見示不明,諸侯斤斤強大。到九甫廠王,日虎點道,為國人所殺。此乃千百年民言之始,又虎周召二公周心力力,立太子立王,是宣王。

這一段的原文是,話周朝,自武王伐紂,即天子位,成康繼之,那都是守成今主。又有周公、召公、畢公、史佚等一班賢臣輔政,真個文修武偃,物阜民安。自武王傳至夷王,覲禮不明,諸侯漸漸強大。到九傳厲王,暴虐無道,為國人所殺。此乃千百年民變之始。又虧周召二公同心協力,立太子靖為王,是為宣王。

陳運達不認輸,所以連猜帶蒙,有些字讀半邊,有些字沒法讀半邊的,乾脆跳過去。比如武王伐紂,伐字他不認識,去像個代,只不過多了一撇,所以讀了成了代。紂字也不認識,右邊是個寸字,所以變成了武王代寸。成康繼之,指的是周成王周康王繼位。可繼是繁體,他乾脆跳了過去,不讀。守成令主的今,也是一個繁體字,他再一次跳過。畢公的畢字,繁體面是個田字,下面是個羋字。他乾脆讀成田公。史佚讀成史夫,賢臣的賢字,又是繁體,被他讀成了又臣。輔政的輔字不認識,讀成甫,倒還相近。最離譜的,還是見示不明,諸侯斤斤強大。原來是覲字不認識,讀了半邊,禮的繁體不認識,認了左邊的示字旁,漸漸的繁體,被他認了右邊的斤字。

他讀到這裡,鄰居已經多次冷笑。他不服地,怎麼樣?我讀錯了?此時,語氣已經不再那麼強硬。

鄰居,你告訴我,武王代寸是什麼意思?物追民安又是什麼意思?什麼叫斤斤強大?什麼叫九甫廠王?還有,你能解釋日虎點道嗎?你能解釋什麼叫見示不明嗎?

陳運達畢竟不是那種胡攪蠻纏的主,他正憋氣呢,當時對鄰居,你敢不敢給我三個月時間,三個月後,我再來讀給你聽。

鄰居,那好,我就給你三個月。

為了賭一口氣,陳運達從鄰居那裡借來《東周列國志》,接著幹了一件龐大工程。他弄來一個本子以及一部《新華字典》,將一部《東周列國志》全部抄了下來。每一行的面,是注音,下面留有兩行,分別對每一個字每一個詞進行解釋。這件事,整整花了他四個月時間,接下來,對照注音和註釋閱讀。如此一來,陳運達自然就讀懂了這本書,讀懂之後,他驚呆了。這是一本寫古人謀略的書,原來,一個人有了知識和謀略之後,人生竟然可以如此精彩。三個月後,陳運達不再找鄰居的麻煩了,而是向鄰居拜師。從那以後,陳運達愛了這本書,一遍又一遍閱讀,前後不下二遍。陳運達基本不讀書,除了這一本。他一直覺得,自己將這本書讀透了,哪怕是最的細微末節,都有獨到的理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非人類見了我都害怕

曲奇碎可可

養好蟲族有多難

曉月流蘇

劍士最弱?可我契約了古劍之神!

馬克杯子頭

貴女策

貢茶

帝國的黎明!!!

路鋒

紅塵九月風

紅塵九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