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橋老樹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26章 土地財政,侯滄海商路筆記,小橋老樹,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沒有必要,明天搬家,房屋是現成的,讓人打掃一下就行了。”

大年三十,下午,侯滄海剛剛走到海強書記辦公室,便接到了任強電話。任強在電話裡講一個新情況——鄧哥搬家。

接完電話,侯滄海繼續前往海強市長約定的會面地點——軍分割槽。春節臨近,有些人際應酬必須要走。侯滄海提前與海強市長打了電話,原本準備約好在春節期間拜訪。

結果海強書記接到電話以後,直接讓其到軍分割槽。海強市長是軍分割槽的第一政委,就在軍分割槽找了一個安靜的小院作為住房,安靜又安全。臨近春節,海強市長按照市委辦排的表,忙忙碌碌地完成了所有預定工作,在大年三十晚上,終於清靜了下來。他也不準備一個人在江州孤獨地過春節,約兩三個談得來的朋友,喝點真正的小酒,日子過得也就快一些。

“好,果然空手。若是你要趁著春節送點禮,趁早別來。我可是想要安安靜靜地過個春節。”海強市長沒有如往常一樣穿西服,而是裹了一件前年款式的羽絨服,很居家的樣子。

進了屋,侯滄海主動為兩人泡茶,問道:“海市長,什麼時候回高州?”

海強道:“到高州第一年,我得堅守陣地。過完初一,再回高州。吃過晚飯,王市長和小杜要過來,我們四人打雙扣,迎接新年。”

軍分割槽有專門食堂,不需要海強準備晚餐。他和侯滄海坐在客廳,喝茶,天南海北閒聊。

如今黑河成為一個大工地,兩人話題不知不覺中轉向了房地產。

海強興致頗高,道:“你如今是滄海集團老闆,旗下也有公司做房地產,不知道你對當前房地產是什麼認識?很多人提起土地財政都咬牙切齒,認為是推高房價的罪魁禍手?”

“海市長在給我出了題,我得認真想一想,被判定為不及格就是麻煩事。”侯滄海還真沒有細想這些純理論問題,更多精力被層出不窮的難題纏住手腳和頭腦。

海強笑道:“我看過資訊簡報,江陽區曾經報過一條資訊,內容是滄海集團召開務虛會。你能脫離繁忙的事務工作,帶領班子成員務虛,說明你的頭腦還是清醒的,沒有飄上天。”

侯滄海客觀地道:“滄海集團的務虛會其實應用性很強,我們更測重於對法律法規和政策的解讀,以便公司決策,對於純理論基本沒有涉及。”

“企業做得越大,理論便越重要。京大有很多文科學生都能成為國內一流企業家,不在於他學的是什麼專業,而在於理論改變了思維方式,打穿了禁錮思維的牆。”

海強又道:“書歸正傳,接著剛才房地產問題談,我可以提觀點,你也可以反駁。你如果看到我是市長,不願意反駁,那我一個人談起來很無聊喲。”

海強是市長,侯滄海是企業家,一般情況下,市長不宜於企業家有過多的私人關係。海強對於侯滄海的信任建立在非典時期:當時侯滄海被隔離在鎖廠,能夠冷靜地帶領被困的百餘名員工完成隔離,很了不起。

有了良好的基本認識,加上後來鎖廠危房改造完成得非常圓滿,海強這才放心地與侯滄海交往,並且有意無意提攜之。

“我也想反駁,可是到現在沒有值得反駁的話題。”侯滄海笑道。

“這就是馬屁啊,不準再拍馬屁。”

海強又道:“我們修建城市,無論道路、廣場還是地下設施,公共服務都需要大規模的一次性投資。早期資本主義原始資本積累絕大部分是靠外部掠奪完成的,幾乎每一個發達國家都可以追溯到市化早期階段的原罪。新中國成立後,沒有對外侵略和擴張獲得原始積累的條件,主要是勒緊褲腰帶幹革命,透過剪刀差來完成了部分工業積累。在這種情況下,特別苦的是農民。”

侯滄海點頭道:“我同意這個觀點。不是拍馬屁,是真同意。”

海強道:“剛才我講過,在傳統經濟中,如果完全靠內部積累,很難跨越最低的原始資本門——極大地限制了大型公共設施的建設。違反規律強行積累,會引發大規模社會動亂。1980年代後期,依靠農業部門為工業化提供積累的模式難以為繼,深、廈等經濟特區被迫仿效香港,嘗試透過出讓城市土地使用權,為基礎設施建設融資,從此開創了一條以土地為信用基礎,積累城市化原始資本的摸著石頭髮展的道路。這就是後來廣受詬病的土地財政。”

侯滄海聽到此,道:“海市長提到以土地為信用,這個我沒有過深思考,以前有零星片斷思維出現,一晃而過。”

“你抓到了信用這個要害,信用是關鍵問題。我們繼續梳理土地財政的發展脈絡,1994年的分稅制改革,極大地壓縮了地方政府的稅收分成比例,為了彌補,將當時規模還很少的土地收益劃給了地方政府,這條政策奠定了地方政府走向土地財政的制度基礎。1998年住房制度改革和2003年土地招拍掛等一系列制度創新,幫助政府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積累起原始資本。城市基礎設施不僅逐步還清欠賬,甚至還有部分超前(高鐵、機場、行政中心),城市化速度和規模都超過了改革之初最大膽的設想。”

海強說到這裡,停了停,又道:“沒有土地財政,很多問題不會出現,但同樣,也不會有高速發展。我這裡就想到一個核心問題,土地財政本質是融資,這就決定了土地以及住宅必定是投資品。省、市政府打壓房價的政策之所以屢屢失效,是沒有按資本品市場來管理住房市場。按照投資品市場的規律,只要其收益和流動性高於股票、黃金、儲蓄和外匯,資金必然會繼續流入不動產市場。”

“如何按資本品來管理?”

“這很難,非一個地區能實現,我正在思考。”

這是侯滄海第一次沉下心來聽海強談理論。聽到這裡,侯滄海明白了為什麼海強升遷如此之快,丟擲其他因素,僅憑其理論素養足以超過侯滄海知道的絕大多數省廳級領導。既然海強肚子裡是真有貨,他就不再遮掩,以土地財政為主要話題,暢開來談自己的想法。

正談得興起,王市長和杜靈蘊到來。

王市長認得侯滄海,見其居然正在和海市長談笑風聲,深為驚訝。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穿成殘疾大佬的沖喜新娘

宋家桃花

成王不敗寇

一曲梧桐

我靠美食在娛樂圈洗白了

遠山瓜

三無丫頭混在深圳

盟主水微

她美貌舉世無雙

芸香青檸

在綜藝節目裡種田養老

明河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