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放提示您:看後求收藏(23.一次完全徹底的大攤牌,最後的駐京辦,洪放,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會”剛剛結束,葉百川就到了北京。

葉百川給劉梅打電話說他要到北京時,劉梅正在床上躺著。她胃有些不舒服,老是噯氣。她裝了個熱水袋,給胃上焐著。才十來分鐘,葉百川電話就到了。劉梅聽完後,第一個反應是別讓他過來,但接著第二個反應否定了第一個反應。還是讓他過來吧,一來,梨花節的事,必須得縣長過來才能拍板;二來,也該把跟他的關係好好地清理一下了。她得告訴他:自己與宋洋正在努力,即將走到一塊。而且,她是愛宋洋的,宋洋也愛她。在這個愛情猶如泡沫的時代,能有這樣的愛,她必須珍惜。

她說:“那你過來吧!”

葉百川很高興地隔著電話親了她一下,那聲音大得有些讓她難受。

宋洋很快就要回京了。前兩天,宋洋給她發了郵件,同時發來了一組照片。照片上,在異國的風光裡,宋洋顯得帥氣,但又含著些憂鬱。他告訴她,與妻子好好地長談了一回,但結果尚不可知。妻子說她得認真考慮。而且,他已經將他們倆的交往也告訴了她。在這個時候,正視現實,也許是最好的選擇。她給宋洋回了郵件,感謝他的努力,說無論怎麼樣,我都等著。將來是我們的,我們的日子還長著呢!

然而,發完郵件,她的心裡卻隱隱地疼。“我們的日子”,會有我們的日子嗎?

市裡召開了駐京辦主任座談會後,果真如會上所分析,“兩會”上,駐京辦問題成為腐敗、房價、收入與分配後最敏感的詞。一些院士、代表和委員,就駐京辦問題發表了看法。爭論同樣激烈,結果卻是難以定論。焦點無外乎集中在“權力尋租”與“利益分配”上。大大小小的報刊也做了一系列的報道,有的甚至用通欄大標題寫道:駐京辦生死大限?權力與利益博弈!還有的標題做得完全娛樂化了,像:駐京辦,在母親的懷裡還能多久?湖東縣駐京辦主任唐天明也接受了記者的採訪,其採訪內容被都市報以整版篇幅刊登,劉梅專門看了,那標題就很有意味:《駐京辦:中央與地方博弈,利益分配與權力尋租!》唐天明在接受採訪中談到的觀點,基本上都是每次在會上所說的觀點,不過,看得出來,記者進行了相當多的後期加工,圍繞唐天明所講的利益分配與權力尋租,用接近半版的篇幅,挖掘了駐京辦的背景、駐京辦的現狀、駐京辦的主要工作,同時也分析了文學作品的駐京辦形象。在此之後,都市報又連續推出了駐京辦主任訪談,又相繼採訪了若干位縣級和行業駐京辦主任。但是,劉梅總體上還是覺得唐天明說得最透徹,最到位,有些觀點已經完全上升到了制度層面,這是考量問題的重要手段和理論化的標誌。她看到報道後,立即給唐天明打了電話。唐天明卻有些憂心,說這採訪本來他是不想做的。但都市報的老總與他本來就熟悉,對這個話題他也是有話想說,因此就做了。可報紙剛一出來,就已經受到了方方面面的質詢,說他把駐京辦應該承擔的責任推給了上面,這是不正確的,也是不負責任的,缺乏自我檢討的勇氣和能力。唐天明最後笑著說:“劉主任,要是再採訪你,可千萬別說了。我反正已經老了,你還年輕!你這時候打電話來,相當好;再過幾天,也許我就成了名人,那要讓我接電話,可得收費的。”

劉梅也笑,說:“你敢收我的費?不怕我也接受採訪,透點內幕?”

“我有什麼內幕?我自己都主動透了。”唐天明問:“王虛那邊的情況怎麼樣?還有你,工作都在做吧?我找了財政那邊的一個司長,他已經給發改委的有關人士說了。葉老將軍也打了招呼,現在是最關鍵的時候了!”

“我這邊也走了些路子。馬上宋……宋行長回來,我請他也出面。不管怎麼著,這是我們駐京辦最後一次以駐京辦的名義來爭專案,只能成。王主任也在跑,這事他特積極。不過,我聽他電話,好像跟京匯也在談得火熱。而且,京匯可能最近要到桐山去。”

“是嗎?謝謝你這資訊。”唐天明說:“有情況再聯絡!”

劉梅知道,京匯的專案,湖東那邊一直在跟蹤著。王虛從中插了一槓,這以前她是不清楚的,上次唐天明專門來找王虛,也就是為這事。最近,王虛那邊看來有進展,電話不斷,就是跟劉梅說話的空當,也接了好幾個電話,其中就有一個叫楊總的,說要確定時間到桐山考察。畢竟湖東和仁義都是南州的,而桐山雖然離仁義更近,但還是外省。劉梅將這訊息告訴唐天明,也算是盡到責任。京城的專案競爭有兩大塊,一大塊,是向中直各部門爭。中直各部門,都有專案,都有資金,就看你怎麼爭,以什麼名義爭。仁義這一年多來,就爭過保護母親河專案、雙學雙比專案、基層先鋒崗專案等等,這些專案都是一般人很難搞清內幕的。劉梅卻把它們作為一個重點,結果是花的精力最少,獲得的實效最大。當然,專案爭的重點還是那些扶貧專案、農業產業化專案、技改專案、以工代賑、財政轉移支付,這些專案動輒上千萬,只要你去爭,都會有,只是有份額大小的區別。梨花節後,劉梅準備再發起新一輪的爭專案戰。身在駐京辦,不爭專案,不搞錢回仁義,怎麼向仁義交差?有時,她也累,特別最近。她一直在想,要是駐京辦真撤了倒好,自己就留在北京,如果能跟宋洋在一起,那也就是她所期盼的生活了……

梨花節的準備工作緊鑼密鼓,每天劉梅都能收到梨花辦的進度督報,其中也包括聯絡組情況的通報。聯絡組這一塊,說是3人,事實上就是劉梅一個人在奔波。其實也沒奔波,大部分事情都是池強在做。池強對這事的熱情,讓劉梅既感動又有些羞愧。池強對她是存著心,且存著真心。可是……昨天下午,她和池強還有劉導,對開幕式演出的方案最後進行了敲定,對演員也進行了調整。範任安特別給劉梅打了電話,說想請某知名一線女演員出席,而這女演員原來並不在演出名單上。池強覺得很為難,劉導說:“如果檔期不衝突,再加10萬,應該沒問題。”

“10萬不是大數字,關鍵是人家答不答應?一個縣……”

“那是策劃。在此之前,我得搞清楚她在哪裡演出。我直接把她從演出地拉到仁義。”劉導說:“一線歌手到縣一級,是少,但也不是沒有。現在是市場經濟,反正都是唱歌,哪兒唱不一樣?”

這樣,演出這一塊的經費就漲到了320萬,主要是演員費用與舞臺。葉百川也算是有辦法,除了號召企業出來積極贊助外,他還將梨花節開幕式演出完全推向了商業化。縣裡給政策,由創新廣告策劃公司承擔了贊助費用的籌集,廣告公司得20%的收益。據說,短短的十來天,已經籌集到廣告贊助費用近300萬。可見市場真是一個能伸能縮的怪物。利益有了,市場就來了。縣裡拿了錢,自然對梨花節更有信心。原先,範任安書記對此還很有顧慮,現在也積極了,梨花辦的督報上,就天天能見到範任安書記督查梨花節的報道。聯絡組在原來的主要是演出聯絡的任務後,又增加一條,配合宣傳組邀請北京媒體。這個任務對於劉梅來說就有些難辦。她跟媒體的關係,目前幾乎是零。好在只是配合,主要工作還是宣傳組去幹。葉百川來時,應該帶著宣傳組一道。有些媒體是要當面請的,媒體是上帝,記者是無冕之王。特別是到了縣一級,一聽說中央媒體來了,書記縣長也得跟在後面。否則,極有可能被記者整出篇負面曝光稿件。吃好了,喝好了,玩好了,帶好了,而且要顯出記者是從來不要的,是地方上太熱情。這樣,可能平安無事,甚至會在某報或者某臺上發個小報道出個短影象。劉梅所在的一中,就曾被某中央媒體的記者給整過(這是事後用詞),那記者採訪到了一中教師搞家教,寫了篇稿件,卻沒發出來,先是傳真給了一中校長。校長一見,馬上向縣長彙報。縣長急了,馬上開會研究,一是說明情況,二是專程派人進京,與記者聯絡。後來,進京的人又透過關係,花了很大氣力,總算將那記者給“擺平”了。因為這事劉梅對記者沒有好印象,因此,到北京後,也有意無意地拒絕與媒體打交道。

劉導甩著長頭髮道:“這個演出,這費用,也只有池哥與劉主任能拿下。反正我是分文賺不到的。你們怎麼著,也得……”

“這個我負責。”池強拍了拍劉導的肩膀,“下次我包你滿意。劉主任這邊,也給縣裡建議一下,給個十萬八萬的,不然,劉導豈不?”

“葉縣長馬上要過來,等見了面,你們直接說吧!”劉梅覺得經費的事不該是她定的,何況她也定不了。

過了兩天,葉百川過來了。同行的有宣傳部長賴文宣,還有宣傳部外宣辦的王主任,政府辦的李晴副主任。

一到駐京辦所在的賓館,剛安頓下來,葉百川就按捺不住了。賴文宣和其他幾個自然明白,也就有意識地避開,給葉百川和劉梅創造了空間和時間。葉百川關上門就抱住劉梅。劉梅卻沒像以往那樣,激動急切地給以響應。葉百川捧著她的下巴,想吻她。劉梅讓開了。葉百川問:“怎麼了,梅子?”

“有些不舒服。”

“啊!”葉百川鬆了手,在她額頭上摸了下,說:“沒發燒嘛!那好。”說著,就開了門,而且有意識地將聲音弄得很響。劉梅整了下衣衫,問:“什麼時候見劉導他們?”

“你說呢?”

“下午吧?早點見,早點定。時間也很緊了。”

“那就下午。就在這邊吧。”

“我定個小會議室,讓他們下午3點過來。這樣,你先休息一下,我去通知。”

“你……”葉百川想說什麼,又吞了下去。劉梅已經出了門,腳步聲在走廊上越來越遠。葉百川嘆了口氣,咂了咂嘴巴,進衛生間沖洗去了。

下午,等到4點,池強和劉導才姍姍來遲。彼此介紹後,葉百川就將仁義梨花節的籌備情況說了下,賴部長將宣傳這一塊重點作了介紹。池強聽了會兒,便喊劉梅出來。到了劉梅辦公室,池強問:“劉主任,最近是不是對我有什麼想法了?”

“怎麼回事啊?”劉梅問。

池強說:“我早就想問了。我是個直筒子人,你有什麼想法就直說,別老是磨磨嘰嘰的,搞得人心煩。是不是看上什麼人了?葉……”

“哪裡是?”劉梅轉過臉,嚥了口唾沫,說:“池哥,既然你問了,我也直一回。我是有人了,但不是葉,是……就說了罷,是北京的,姓宋。”

“宋?”池強臉色變得有些難看,但隨即就緩和過來了,道:“你說出來了,我也就好受了。那祝福你!一如既往地當我的妹妹,好吧?”說著伸出手。

劉梅一下子有些感動,握著池強的手,身子往他懷裡靠了靠。池強輕輕地抱著她,過了會兒,池強說:“好了。走吧,開會去!”劉梅壓根兒也沒想到池強這麼利落,她的眼睛一溼,淚水差一點掉下來。她小聲說:“再抱抱我,好嗎?哥!”

池強望著她,眼睛裡也有些朦朧。接著,他拍了拍她的肩膀,一轉身,出門了。

劉梅仍然站著,直到手機響起,她才回過神來。是宋洋。

“回來了?”

“剛到北京。晚上能出來嗎?”

“晚上不行。我們縣上來人了,商談梨花節的事。”

“啊!那晚一點,我去接你。晚上見一面!”

“那……說不定。這樣吧,你等我電話。”

回到會議室,葉百川正就經費問題和劉導討論著。這劉導平時看起來大大咧咧,可是算起賬來,也是個斤斤計較的人物。葉百川提出整個演出,包括舞臺、導演、演員、服裝等等,以及後續播出,打包由池總和劉導負責,仁義給350萬資金,條件是:必須有兩名以上一線演員,必須在央視播出。賴部長還提供了一個他們認為是一線的演員名單,其中就有範任安專門打電話指定要請的那位女歌手。劉導看了,搖了搖頭,說:“保證一個,可以;兩名以上,難度太大。另外就是,”他指著範任安點名的女歌手:“太難請。不是我請不動,而是檔期難合上。除非……”

“這個我們不管,350萬,也包含這歌手在內。”葉百川有點橫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這邊風景

王蒙

人在超神吐槽王,劇情被我攪亂了

韓生根

今天也不想收龍傲天為徒(重生)

洋蔥怪

去追你的男閨蜜吧,我累了

胖子想減肥

星河棋局

勝天九子

入職冥府之後

七寸湯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