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遊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章 天厄咒體,太鼎,易遊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拳有三境,第一境拳意合一,二境拳到意後,三境便是拳由心生。

但是我的拳道不同,只分生死,不分勝負,重神意,不重招式,將此拳練至爐火純青之時,殺力巨大,動輒傷人肺腑至深,但是出拳者體魄不堪駕馭,會反傷自身,俗話說傷敵一千自損八百!

所以才要以《大般若體》為輔,《大力撼聖拳》好比是一座高樓,《大般若體》是地樑柱子,撐起高天樓,才能一覽眾山小。”蕭奉老者捏著長鬚,大拇指輕輕撫擦,對於能夠一次打拳便有一分神意的方易,是比較滿意的。

“呼~”方易束身而立,這套拳法打下來,汗溼滿背,撥出一口濁氣,認真聽著蕭奉說的話,最後點點頭表示知道了。

“少主,你能摸索到一分拳意,其悟性頗佳,老夫索性把《八宮太卦步》傳授於你,看你能推算多少步!”蕭奉老者似乎起了試探之意,一時興起,蹲下身子,隨手牽引一根樹枝攝在手。

“《八宮太卦步》其神妙精緻,暗合萬物。就身體而言,乾三連指頭,艮覆碗指脖子,兌上缺指肩,離中虛指胸,坎中實指腰腹,震仰盂指胯,腿要提吊起來,即坤為六斷;腳要前後虛實,為巽下斷。

這就把身體劃分為八個不同內涵的行宮。這乃是姿勢功修煉,最後一行宮,正是使這八種劃分在身體上更加明顯確實和深刻一致的要門。

《八宮太卦步》一步一莫測,只可意會不可言傳,正對應著一句“天機不可洩露”。”

步伐跟基礎數式口訣已經複雜無比,蕭奉花費半個時辰才說完了,還用著樹枝邊說邊畫,這其實更難的是這每一句口訣都飽含大量的變數跟計算,這才是真正需要教的東西。

一老一少都蹲在地上,一個仔細傳授,一個認真聽學!

泥土地上密密麻麻字數,乾南一,坤八水,震四土,巽西南五,離東為三,坎居西六,艮西北七金,兌居東南為二木這八宮為主線,又分流出成千上百支線,從空中俯瞰,像一張巨大的蜘蛛網,卻又似山溪,小河,暗湧從北海流淌而過那般縱橫交錯。

不知過了多久,蕭奉丟開手中樹枝,站立起身,“少主,老夫演示一番步伐,你來算出我的步伐卦數。”

說完,不待方易回答,便向前走出六步,步伐為三小三大,又橫跨左三步,動作極其隨意,像是小童跳樁,最後一步當他一腳重重踏下,泥地彷彿都出了一陣沉悶震動。

老者一氣呵成。

蕭奉看似輕描淡寫,動作行雲流水,給方易卻是一種說不清道不明的感覺,宛如平靜古淡的大湖泊,被蜻蜓點水一圈漣漪,慢慢呈圓波及而去,又在這漣漪中點出一圈漣漪,再在某一處漣漪中翻蕩,環環相扣。

似大畫師潑墨揮筆點綴。

如一條瀑布直瀉而下,氣勢鬥牛一氣呵成,又如泥鰍魚扭身圓轉如意,也像清風一片枯葉輕柔至極。

蕭奉像是秋葉在山溪中扭轉隨意,驟然被河中石塊攔截,莫名一停,從跨步而出共踩出三十五步。

“可看出什麼?”蕭奉老者開口道。

只是方易沉默不語,如呆木一般沒有應話,他好像還沉浸在《八宮太卦步》的算術中,目光有些無神的往前走了一步。

他一步兩步,走走停停,左逢右避,最後驟然一醒轉,額頭已經佈滿層層汗珠,氣喘吁吁道“跨步三十五,實際步數只有三十三!”

蕭奉老者聞言,身體一顫,雖然他剛才踏出的太卦步法是推演計算最基礎的行雲步,但也不是常人便能隨隨便便推演出來,還是個剛剛教會的“學生”就學會了?

蕭奉點點頭,說一句再來,就重新走一遍《八宮太卦步》,這次身形忽隱忽現,左閃右現,一套步法走下來之後,老者就站立著不動,等著方易推算。

而此時方易滿額汗珠,嘴唇乾澀無色,臉色蒼白,像是大病一場憑弔著一條命的藥罐子,可他的眼神熠熠。

在滿地字術的《八宮太卦步》蜘蛛網線上踱步,邊走嘴裡還咕咕噥噥的唸唸有詞,恍惚一聽還以為是青樓某喝高的買春客在猜拳,嘴裡唸叨著六三,七八,四四,一五。

他像是個搖搖晃晃,像個醉醺醺的酒鬼一會他忽然蹲下,拿了一塊小石頭開始在地上畫,畫了一會兒又開始踱步,他神色專注,目光時而失落,時而興奮,不知道的人看見他這樣或許還以為他傻了。

他晃了晃身子,順勢而為一屁股坐地,搖了搖頭試圖讓自己清醒好受點。

“起腳三小三大,後三步是為艮北七七,東南六三,八八坤,就是前三小步我推算幾遍都是震象四六,分為三小宮,震象四二二二。”

方易邊說邊拿著樹枝在某幾個腳印點點畫畫。

“這小三步,沒有一步一莫測,反而倒像是借勢而為,借力而行。”

“最後一立步,卻不是束身收功,而是踩在八行雲宮關節口,能隱忍不動,也能如意打轉,以靜待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岳父是李世民

張圍

陣法改革家

飛來大象

都市至尊奶爸

餘生逍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