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遊子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9章 他石攻玉,太鼎,易遊子,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太清天宮有一百零八座仙峰,其中七大主峰為之最,一座書樓被主峰相環而繞,有四層高的樓。

書涯樓這般重地頗有“大隱於野”的感覺,藏在一座矮山中,青山綠水,頗有一種世外桃源之感。

今日,方易獨身來到這裡,出示太玄弟子牌之後,直奔書涯三樓,印入眼中的正是在打譜的守樓人。

“老伯。”方易恭敬道,這次能夠開闢命輪境,守樓人也有一份助力,借出太清宮主的太清符印,耗盡了青石當中的一道大帝殘識,心中稍微有愧。

太清大帝這道殘識,若是遇到太清天宮有緣人,便會留下傳承,如今,一切皆成空,大帝傳承已絕,實屬是一件重大的事件,對於太清天宮不亞於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你來啦,先陪我下幾盤棋。”守樓人緩緩抬頭,手正捏著一枚白棋,看到方易後,似乎找到了棋逢敵手的同道中人,迫不及待要方易陪他下棋。

“好。”方易坐下,兩人猜子定先後手,之後在棋盤上殺的天昏地暗,一片殘兵敗將局面。

方易七負三勝,兩人十盤君子棋下完,才收盤而坐。

“今日來我這裡,可是有什麼事吧?”守樓人打趣道。

“正有個事,弟子修煉碰到一個瓶頸,一直突破不了,索性來書涯樓求解疑。”方易如實告知。

“你說吧。”守樓人出聲道。

“這個說不清楚,弟子修煉一門拳譜,差點就能悟到其中奧義,卻始終不得其解。”

“原來如此。”守樓人聞言,微微點點頭,思量片刻後,接著出聲道“我用《聖武訣》拳義,以他山之石攻玉,先講講拳義差別,比如拳義跟劍意不同,當修行者的劍意塑造成型後,其一劍之中蘊含的“意氣之神”,若是其他不同路子的劍修胡亂借鑑和汲取,反而把自己拉下一灘渾水當中,使得自身純粹劍意變得駁雜混亂,親手截斷了自身成仙之路。

若是修行者走純粹武修,其拳義可各有所取,百千拳義融於一身都可以,因為武修本心求著一力破萬法,心境只要不破,萬千拳譜奧義皆遁循著此理,可以說盡頭已經成型,任你想怎麼走就怎麼走,終點還是在那裡。

當然,說的這一些,只是我現在這個境界所理解,不能一概而論,可套在你剛剛起步的境界,應該夠用了。”

方易聽的仔仔細細,不放過任何一句,像大海吞百溪一樣,最後點點頭,緩緩道“弟子明白。”

“好,我們走。”守樓人起身,搭著方易肩膀,兩人身形一閃而逝,如煙如沫。

一處無人居住的仙峰,此地很寧靜,綠樹纏青藤,流水潺潺,溪魚遇人不驚,一副世外仙人峰景象。

守樓人早已渾身燃燒著光輝,不同於太玄峰主氣勢和景象,守樓人周身沒有閃著紫電,也沒有呵出兩條氣龍縈繞,而是光輝如墨水落入清水當中一樣,從他胸口蔓延開來,迅覆蓋全身。

下一刻,守樓人“無中生有”穿上了一具湛藍如天穹的甲冑,寶光瑩瑩,頗有王朝百官之中的儒將氣質。

“《聖武訣》講究一個聖字,習此奇功之人,心中景象如何,聖道便是如何,開創《聖武訣》奇功之人說過,聖人之所以為聖,愚人之所以為愚,其皆出於此,這就是《聖武訣》奧義,以後你再自己慢慢琢磨。”守樓人似天庭儒將傳聖言,聲如溪水一樣湧入方易心湖之中。

“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移山填海一念之間,無敵乃是攜神勇之勢,斬盡天下群雄,天下無敵似不周神山,只有天在上,更無山與齊,舉頭紅日近,回白雲低。

無敵式序語有言,狹路相逢勇者勝,我便攜峰砸死人,其義通攜神勇之勢,何為攜?便是神人之力,天下無雙。”方易不經意皺起眉頭,閉著眼睛,喃喃自語道。

方易站在原地,下意識擺出了《聖武訣》第一無敵式拳架,一拳別在腰間,要出拳的姿勢且又有不遞出打算,要出不出。

守樓人目光何等老辣,當然不會去打攪方易這份領悟,甚至壓制著境界,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用《聖武訣》拳式幫方易喂招。

方易雖然雙目緊閉,甚至在捕捉那點靈光當頭,可肉身本能在外有反應,下意識跟守樓人近身肉搏。

就此兩天中,兩人日夜不出仙峰,守樓人似神匠不斷打磨手中的寶劍,壓制著境界,施展《聖武訣》奧義喂招。

不再一身藍衫的守樓人,而是披著湛藍燦燦的甲冑,氣勢如虹。

————

這日,太清天宮七峰對決終於到來,“宮門山”後面的練武空地“大放光明”,太陽當空照,陽輝暖意洋洋。

“當!”“當!”“當!”

三聲鐘響,聲音悠遠清鳴,迴盪在太清天宮內,讓人忍不住產生共鳴,血氣上湧,鬥志昂揚而起。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武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誰說木劍捅不死人

葉子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