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不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7章 拜師,大周王朝,腿不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新穿的莽服脫了,這東西也就能代表個身份,既不保暖又不好看,蟒蛇繡的花花綠綠的,若不是必要,誰會穿他。

郡主縫製的外套穿在身上就是合身,關鍵是用料很好,也很好看,外面狐狸皮縫製的大氅披在身上,一看就很有品味,既然讓穿便裝過去,自己的儀仗就不需要出動,禮物還是需要帶上。

到了國公府前,管家引著去了書房,沒想到書房裡已經有了客人,滿頭白卻依然精神矍鑠,李將軍正含笑坐在一旁陪著喝茶,看見白覃進來,自來熟的給老人介紹。

“這就是白覃,過幾天就十七了,您看看如何?”

別人再隨意,自己不能沒了禮數,躬身見過李國公,對著老者也是一拜,能讓國公含笑陪著的必定也是一位大人物。

“這是宋師,曾經在翰林院當過幾年先生,如今身體不是很好,在家中養病,快見過宋師。”

“小子拜見宋師”說完又是一禮。

“聽說你師從異人,精農事知百家,尤其對算學一道比較精通,不知令師名諱?”宋師委婉問道。

“回宋師話,令師常言無為萬物之始,所以不允許小子說出家師名諱,尚請宋師見諒。”白覃又拿出忽悠逍遙王的話回了過去。

“嗯,既然令師有訓,當遵從不違,不知當下讀什麼書?”當老師的自古至今都是這副德行,好像一日不讀書就會淪為山野鄙夫一樣,非常討人嫌。

“呵呵,小子最近忙於人際,並未能靜下心來讀書,最近一次讀的是康誥。”白覃如實回答,這樣的人物面前不能撒謊,萬一隨便說了一本,當下便出題考教一番,豈不自找苦吃,當老師的經常會這麼做。

“康誥,此書三篇道盡王事,然對修身卻無具體概述,老夫觀你雖有大才,卻行事跳脫,可否願意隨老夫研習道德五千言?”老夫子手捋三寸虯髯,說起話柔聲細語,特別有蠱惑力。

白覃抬頭看了一眼李琿,不明白這是什麼套路,自己前來拜訪,卻無緣無故要被人收為弟子,想要拒絕卻又說不出口,只能希望李將軍能從中翰旋一二。

李將軍渾然不覺,笑眯眯的給宋師斟滿茶水,看都不看白覃。

“哈哈,聽說今日宋師來了,小王久不見宋師,心中掛念的緊,不請自來忘宋師見諒!”逍遙王大笑著推門而入,彷彿進自家院門一樣,看了看站著的白覃皺了皺眉頭。

李將軍離座見禮,宋師坐在軟榻上稍微拱手錶示了下禮節便不再言語。

“是不是小王來的不是時候?”王爺小聲詢問李將軍。

“宋師正在考教白侯,想讓白侯隨他研習五千言,話音未落你就進來了,大好的機會被你打斷了!”李將軍沒好氣的說道。

王爺聞言也不尷尬,走到白覃身邊,突然一腳踢在白覃腿彎處,單手在其肩膀上一壓,白覃便跪在了地上。

“宋師見諒,這小子就是一個跳脫的猴子,不喜被人束縛,槐安時為了讓其出仕,費了本王不少腦筋,今日承蒙宋師看得起,小王也算是他的一個長輩,在此多謝宋師。”說完便一揖到底。

腦子裡懵懵的,不知怎麼就多了一位師傅,王爺更是從懷裡掏出一個錦盒遞了過去作為白覃的拜師禮,李將軍代為接過,開啟錦盒拿出一個晶瑩剔透的琉璃狼,在白覃震驚的眼神中恭敬的遞給了宋師。

“果然巧奪天工,王爺破費了。”宋師滿面含笑撫摸著狼身。

“不破費,這東西本來就是白覃的,上次拿給本王時就乞求本王幫他找個老師,想不到這麼快就用到了,呵呵呵。”王爺說謊話從來不臉紅。

磕了頭敬了茶,這個便宜師父就算認下了,想來李將軍和王爺不會害自己,白覃心想。恭敬的退到師父身後等候吩咐,現在自己輩分最小,年齡也是最小,站一會不妨事,只要不再讓跪坐在著喝酒吃飯,怎麼都無所謂。

“王爺此次前來想必不單是來看望老夫吧。”徒弟收了,禮物也很合心意,交待好的事情也需要水到渠成。

“呵呵,知我者宋師也。”王爺在宋師對面的椅子上坐下:“宋師明鑑,小女眼看長大成人,一直待字閨中,期間陛下和皇后娘娘也尋了幾位,奈何小女被本王寵的實在太過任性,哎,再不想辦法恐怕會鬧成笑話。”

“老夫曾聽聞郡主琴棋書畫無一不精,性格溫婉賢淑,是個好女子。”老夫子沉吟道。

“宋師桃李天下,難道也沒有中意的人選嗎?”李將軍在旁邊問道。

原來是給蘭蘭找夫婿,這個事情自己倒可以建議一二,比如可以介紹自己,畢竟和她處的也不錯,情詩都寫了,千紙鶴也送了。白覃心想。

“王爺,蘭兒有個嗜好,就是特別愛乾淨,小子覺得可以從這個方面優先考慮。還有,蘭兒好像對一般的才子沒什麼興趣,王爺不妨考慮一些異人子弟..”白覃覺得自己說的已經夠明白了便停下來,再說下去恐怕會遭人笑話。

三人一起轉頭看向他,王爺和宋師對視一眼即哈哈大笑,李將軍饒有趣味的看著他,沒想到還有人自己給自己介紹的。

“白覃說的有道理,江南程門有一俊傑,善詩詞,且面容精緻,不知王爺意下如何?”宋師想了一會說道。

“是否程國公府上公子?”李將軍一旁問道。

“正是此人,此人才學尚可,熟讀經義子集,老夫曾經考校過,的確是一良材。”

“宋師可能不知,此人雖有才學,卻風聞不好,常流連於酒色之中。”李將軍立刻否決。

“河北之地張家的張慧,此人曾跟隨老夫進學三年,性格敦厚。”

“去歲,張慧隨父進京,陛下也曾提過此事,但皇后召見後便絕口不提此事,不知何意。”王爺一旁出言道。

“京都內林相之子、戶部高士廉嫡孫、晉國公之孫等等這些也可稱為一時俊傑,難道王爺就沒有中意之人?”語氣頗有不善。

“宋師息怒,非是本王不願,林相之子曾約小女梨園賞花,不過小女回來後便滿臉不悅,聽丫鬟說林公子極易出汗,體味很大,一路之上小女為了避開他,連盛開的梨花都無心觀賞便匆匆回來了;高公子和其丫鬟不清不楚,聽說在外面已經有了孩子;晉國公之孫萬公子刀槍劍戟樣樣精通,只可惜經常滿身汙泥,小女卻素有潔癖之症....”

聽了王爺的話,白覃強忍著笑意,想不到堂堂的郡主也要相親,又想起郡主送給自己的情詩:點點相思意,飄然去遠方。不免心中甜甜的。

“還有一人,不過相隔太遠,此人能文能武,又善於結交各地豪俠,去年狄人來犯之際,曾率百名豪俠截殺了狄人的一個後勤營地,後來在萬將軍帳下效命,此人多次率領前鋒遊騎與狄人正面搏殺,積累不少軍功,不知王爺意下如何?”

“恩,此人我也略有耳聞,萬將軍回朝後曾多次提及此子,說原是簪平城守將馮勇將軍之子,馮將軍戰死簪平後,其子聚攏了潰散的兵士,一直堅持到萬將軍的馳援,此子確實不錯。”談起簪平之慘事,王爺也是唏噓不已。

“只是路途遙遠,此子下宏願,不蕩平狄人誓不離簪,郡主如若能與他結緣倒也不錯,只是以後與王爺怕會聚少離多,不知王爺是否捨得?”宋師提醒道。

“那倒是可惜了,本王倒不是兒女情長之人,只怕夫人不肯。宋師還是再想想是否還有其他人選!”王爺可惜道。

宋師面色不善的看了看王爺,掙扎著要起身,白覃從旁邊攙扶著起來,顫顫巍巍的走到房門口又回頭道:“王爺不妨儘快回去問問王妃之意,萬一王妃怪罪王爺出來太久,老夫等人可擔待不起!”說完也不要白覃攙著,獨自一人向外走去。

這就生氣了?白覃不明白這有什麼好生氣的,人家回去諮詢下自己老婆的意見有什麼不對的嗎?回頭看看王爺滿臉通紅的坐也不是,站也不是,顯得非常尷尬。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