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不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0章 改革的阻力,大周王朝,腿不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事情還沒開始就遭到了所有人的批評,尤其以御史臺反應最大,整個早朝都成了白覃的批鬥會。

“季春出火,為焚也。春耕不知道延續了多少年,白尚書始一上位便否定春季播種的習俗,難道白尚書已經越了上古先賢至聖?”

“白尚書大意了,以前也有人嘗試秋耕,卻白白浪費了大好時光,最終飲恨收場,白侯可去刑部翻看這方面的案牘,應該有所收穫。”戶部高士廉出班言道。

“也許尚書大人自有妙計也未可知。”唐侍郎一旁揶揄道。

“白侯,自古以來,祖宗就已經用無數例證證明了春季才是播種的最佳時節,這種事情不會錯的。”林相也出班言道。

……

朝堂上嘰嘰喳喳的議論紛紛,白覃只能苦笑一聲,習慣這種力量太強大了,而且這種力量已經灌輸到每個人的骨髓裡。

“各位大人既然如此說,何不與本尚書賭上一賭,本尚書還略有家資,幾支商隊也還爭氣,有願賭者可尋王爺立下賭據,在下一概接著。”

白覃一句話讓本來就喧鬧的場面直接失控了,連王爺都開始張嘴訓斥他,皇都在上面咳嗽了幾聲也被吵鬧聲淹沒了下去。

“肅靜……、肅靜……”太監尖著嗓子才算讓眾人反過神來。

“不怕短粗,就怕細長還是有道理的!”白覃心裡想到了一句至理名言。

“成何體統?成何體統!”皇帝拍著龍頭怒道:“堂堂一國之侯,民部尚書居然在朝堂上公然開起了賭局,當這裡是什麼地方了?”

白覃立即請罪,不過並沒有因此撤掉賭局。

“陛下,臣有不敬之罪,請陛下懲處!”

“僅僅是不敬之罪嗎?朝堂關係著國之社稷,豈容你如此放肆對待?”

白覃低頭不語,這種罪名可大可小,說白了就是看皇帝的臉色和心情。

“罰金百兩,回家閉門思過七天!”

當了尚書沒幾天,早朝也沒上幾次就被趕了出去,這也算是開了先河。

不過白覃一點也不生氣,閉門思過多好,不用上朝,不用面對滿朝文武的指責和詰問,這是皇帝在變著方法為他打掩護。

無論什麼改革,都會遇到不同的困難,這種現象已經比預想的要好了很多,皇帝不反對就是對他最大的支援,至於其他人就需要用事實來說話。

“白侯,這是下官從刑部調集的案例,其他的都是歷代先賢總結出的各種先進生產經驗,下官一夜不眠遍尋史書,只是希望白侯再三思量,萬勿衝動行事!”譚御史面色憔悴誠懇言道。

“譚大人為何以為本侯是衝動行事?”

“白侯,上任太農侍常大人實為在下好友,常大人最擅長的不是農事,而是天相,其觀天相四年有餘才下定決心改春耕為冬耕,結果新的麥苗很少有能熬過嚴冬,即使熬過嚴冬,最後也是勉強結出果實,可想而知,那一年差點鬧出災荒,陛下無奈之下誅其九族,白侯萬不可重蹈覆轍!”

“這些我都知道,譚大人多慮了。無論是春耕還是秋耕其實都有一定的道理,再往北,冬季來臨的較早,而且更為寒冷,確實不宜秋種,往南稻穀的種植一年兩熟,人們往往忽視了冬天這個階段,但是在這裡,咱們冬天並不是太冷,只要選擇良好的種子,麥苗完全可以承受住寒冷的侵襲,而且經過冬季的蘊藏之後,麥苗更加的具有活力,我相信只要照顧得當,完全可以增收5o%。”

面對譚永菜,白覃不得不慎重解釋一遍,朝堂中讓他佩服的人不多,譚永菜卻是其中一位。

“白侯有何依據?據我所知,即使在槐安也沒有秋天播種糧食的習慣。”

“槐安的冬天還是太冷,不過這裡倒是很適合。”

譚永菜見無法說服白覃,只能留下東西告辭離去,皇帝撥給他實驗的田地已經開始耕種,他想去看看與以往相比有何不同。

百十人在田裡勞作,譚永菜拿腳踢開已經翻好的土,一股微微的臭味傳來,顯然已經上了農家的酵肥,土翻的也很深,下面黑色的土壤看著非常有勁。

“你們平時在家也翻這麼深嗎?”

“那不能,村裡的牲口都是有限的,這麼多地,把牲口累死了也幹不完。”一位老農停下來答話。

“這地翻的深了對莊稼有什麼好處嗎?”

“不知道,咱們也沒試過,這也是第一次,不過聽白管家說土壤鬆了是為了讓根更容易呼吸,咱也不知道是不是這樣,沒聽說過根還需要呼吸的!”

“沒聽說過就好好的學,白侯從小師從異人,一身所學貫穿南北,短短兩三年便讓槐安變了模樣,現在有心教你們,學好了足夠你們吃幾輩子的!”

幾位老農嘿嘿一笑繼續開始勞作,近幾日總有人過來檢視,有的搖頭失望的離開,有的沿著地塊四處檢視,也不知道看出什麼名堂沒有。

皇帝沒有下旨讓白覃立刻停止,反而又加大了對白覃的處罰,七日又七日,也不知七日何其多,直到麥種全部入土,白覃才從府中走出。

北方的絲絲涼氣已經開始南下,妻兒徒弟也從槐安趕了回來,了瘋的周錦昌被三路大軍逼到了沿海地區苦苦支撐,南越之地已經被毛山明殺了個通透,剩下的人只能在大軍的威逼之下獻出自己的財產,大批的稻子從南越運了回來,解決了國內糧食的需求。

商離在晉陽也開始了新一輪大清洗,被貶成白身的廖京山一路南下,每到一處必有數十名官員慘死刀下,這是皇帝的報復,時隔兩年之後,琅琊王留下的主要力量才遭到沉重的打擊,而且沒有經過三司,處理手段簡潔高效。

公孫費隱很高興,獨孤家在這次大清洗中損失慘重,被殺的官員中有很多已經依附在他門下,現在被皇帝不問青紅皂白的清理後,新的官員也快的填了上去,南方已經不再是他的南方。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戰爭遊戲開發商

水韻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