腿不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64章 仲賢有何意見,大周王朝,腿不二,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臨淵侯的批次定製遠端武器的願望最終還是沒能實現,馮安不會傻傻的睜著眼睛看著,在數百輕騎不時出城騷擾下,王黑驢不得不把所有人員撤回了軍營之中,馮安也精銳盡出,黑壓壓的人群步步緊逼,白覃也不得不下令後撤,一萬多人對陣三萬多人,他不敢冒險。

“大將軍,西北方現敵情,大月氏貴霜部翕侯率部兩萬餘正在向我方靠近。”

白覃深吸一口氣再次下令退回西涼城,大月氏不同於馮安的叛軍,他們與契丹人一樣,屬於遊牧民族,兩萬的騎兵度很快,若是兩方對他進行合圍,情況會非常危險。

林相在大軍出征簪城時已經回了京都,一方面是向皇帝彙報事情的來龍去脈,另一方面則是為了求援軍,單憑這裡的一萬多人馬想要平叛難如登天。

“陛下,馮安勾結外族欲自立為王,並且勾結外族對我大周施壓,白侯明知不敵,依然率部親往城下三問馮安,微臣以為此三問需形成邸報讓全大周知道。”林相從懷裡掏出準備好得奏摺呈了上去。

皇帝從姚公公手裡接過認真翻看了一遍,又合上遞了回去沉聲說道:“念!”

姚公公翻開奏摺,輕輕清了清嗓子大聲念道:“白侯第一問,朝廷是否對馮安有所虧待,馮安答未有虧待;白侯第二問,朝廷是否對簪平有所虧待,馮安答未有虧待;白侯第三問,朝廷是否對其父有所虧待,馮安答未有虧待。”

姚公公唸完便退後一旁彎腰不語,林相繼續說道:“簪平被屠城,陛下三日未眠,並下嫁公主穩住突厥,舉全國之力支援簪平;馮勇將軍戰死,陛下追封其冠勇侯,並特開先例襲爵三代不變;馮安以弱冠之齡襲爵,陛下委以重任,並三次下旨加封,可以說自開國以來尚屬例,然而此舉非但沒有滿足其胃口,反而滋生了他的野心,老臣建議派大軍平叛,取其懸於城門之外,以警世人!”

萬老將軍顫顫巍巍從班列中走了出來, 馮安的一半封賞大都與他的推薦不無關係,如今馮安叛亂,先受到牽連的便是他。

“老臣昏庸無能,請陛下降旨懲罰!”

眾人稍微抬頭看了一眼跪在朝堂中的萬將軍,一位百戰老將,為大周立下了無數的戰功,爵至國公,臨老卻被捲入一場叛亂中,讓人心中不免唏噓。

皇帝微微側頭對姚公公示意,姚公公立即快步走到萬將軍身旁扶起了他。

“萬將軍勞苦功高,對大周可謂鞠躬盡瘁,朕又豈能忘記!”

萬將軍聽完又要下跪,姚公公適時再次扶起他溫言勸道:“老將軍,您先到旁邊休息,陛下今日有要事相商。”

萬將軍撥開姚公公的雙手,轉身對著林相彎腰道:“林相剛從西涼返還,可能對當下形勢不甚瞭解,自白侯領兵出征後數日,高麗陳兵十萬於遼河以東,契丹族舉兵數萬於大燕以北,聲稱要為多木復仇,突厥雖稍微平靜些,但也頻頻派人在邊境活動,若此時派大軍平叛,怕是正中敵人下懷!”

“您的意思是有人刻意造成此等局面?”林相追問道。

“怕是如此!”

林相深深吸了一口氣,從西往北,轉而向東,綿延幾千裡的國境線,若真是有人操縱幾方勢力針對大周,那麼這個人的能力未免太大了。

“不可能,高麗與北方草原諸族也有世仇,向來紛爭不斷,如何會突然聯手?簪城距大燕豈止千里,何人能如此精準把控全域性?”

軍部尚書吳大亮也皺著眉頭走出班列對林相言道:“林相所言不無道理,可是現下卻是如此,牽一而動全身,軍部已經推演了三遍,形勢不容樂觀。”

林相轉頭看向逍遙王問道:“王爺也認為背後有高人操縱?”

逍遙王雖然多年不曾回槐安了,但是畢竟駐守北方多年,北方有事怕是逃不出他的眼睛。

“羌老鬼曾經在西面出現過。”逍遙王淡淡的說了一句。

“僅憑一個羌老鬼,王爺便斷定有人在背後操縱?”

“林相,本王知道你心繫西涼安危,本王又何嘗不是,但家國天下事稍有不慎便會塗靈生碳。”

“塗靈生碳?王爺這是怕了?一個羌老鬼就把袞袞諸公嚇得龜縮在這朝堂之上,任由他馮安在西邊割地稱王?”林相越說越激動。

“林相稍安勿躁,馮安叛亂,北方各國蠢蠢欲動,我大周兒郎雖然從未怕過,但也要從長計議,以免落入敵人圈套。”吳大亮適時走過來阻止了林相繼續說下去。

“屁話,老夫有幸在西涼城牆上見識了我大周那些老將們的風采,馮坤將軍以五千騎兵阻馮安四萬人馬於城外,故意引誘敵軍靠近城牆,臨淵侯伺機配合,最終以一萬兩千餘人殺得敵人四萬餘人丟盔卸甲,大周有此眾多身經百戰的老將,你們卻在這畏畏尾,吳尚書怕是久不上戰場,丟了那份勇武之心了吧!”

林相絲毫不給任何人面子,身為一國之宰執,怎麼可能不知道當下形勢,只是別人可以猶豫,他必須要有自己的態度,皇帝不會喜歡一個沒有擔當的宰相。

“林相,老夫相信戰場殺敵,我大周兒郎各個驍勇善戰,只是現在敵人是誰,有什麼目的尚還不明確,貿然出兵萬一落入敵人圈套豈不落了下乘?”吳大亮皺著眉頭辯解道。

“馮安裂土封王,契丹、高麗舉兵施壓,吳尚書身為軍部尚書,卻說不知敵人是誰?難不成軍部已經昏聵如遲暮老人一般?”

“林相稍安!”逍遙王出列把林相和吳尚書隔開,轉頭向皇帝微微鞠躬道:“陛下,臣建議立即派使臣出使突厥,李將軍即刻北上應對突厥,毛山名揮師東進牽制高麗,至於西涼,臣認為錢將軍可擔此任!”

“李將軍北上從何處調兵?”

“槐安有兵將8萬餘。”逍遙王毫不思索的答道。

皇帝看了一眼下方的太子詢問道:“仲賢有何意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歷史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的英倫人生

素雲清河

諜戰華北之六哥的奮鬥

老寒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