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周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23章,全紅樓都不讓我考科舉,久周旋,大文學小說網),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為賈瑚他們已經在最後那一波了,等賈瑚他們坐定以後,沒過多久,就有鑼鼓聲想起,示意本場考試已經開場了。

有四五個衙差各自舉著印有試題的木牌,在考場上巡迴展示考試的題目。

這第一場是正場,但凡沒過的,也就無緣府試了,所以第一場的題目也都是早就有定式的。

考得不過就是四書五經文,試帖詩等之類的東西。

不過所謂八股麼?寫的詩文都有一定的格式,連帶著連題目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但因為朝代不同,這科舉的格式與賈瑚的前世也有不小的差別。

饒是賈瑚刻意注意,可不經意間還是會下意識地用上前世的格式。

唯一好的是,大寧到底是開國沒多少年,在格式一道上也並不算嚴苛。

賈瑚看了一眼,巡迴走動的衙差舉著的木板,到底不過是縣試,考得也並不難,連截搭題都沒用上。

“故遠人不服,則修文德以來之。”

這是出自《論語·季氏》的一句話,十分中規中矩的一道題目。

從這道題目中也能看出點,出題的考官怕是一箇中規中矩的人。

那麼,寫賦的時候,必然是不能出現什麼驚世駭俗的言論,只需要略微加一些出彩的東西上去就可以了。

賈瑚一看到這個題目,就已經是胸有成竹了。

賈瑚不過是低頭思索了片刻,腦子裡就差不多已經有了初步的輪廓了。

賈瑚一邊研墨,一邊在腦子裡往輪廓裡填充細節。

等到墨研磨好以後,賈瑚也就已經構思地差不多了。

賈瑚正提筆要往試卷上寫,又突然想起來,當初在族學的時候,先生看他做文章,還特意提醒過。

因為前朝吏治腐敗,科舉舞弊嚴重,常有那種洩露試題之事,甚至有些連論語都背不全的人竟然考中進士這種事情。

所以到了本朝,有個不成文的規定。

所以考生的草稿紙上必須也有草稿,不然就會被認為是抄襲,或是有舞弊之事,是提前知道了答案,才答得這麼順溜。

當然了,對於普通人來說,不打草稿,直接下筆成文,確實也是個不太可能完成的。

更何況,在科舉中,試卷上是不允許塗抹的。

但凡有一處潦草的字跡或是塗抹,那就直接可以宣告無緣下一場了。

只是這些題目對於賈瑚來說實在是不難,更何況,只要答得中規中矩一點就已經可以了。

賈瑚只能按著規矩,先在的草稿紙上打一邊草稿。

這名義上說是草稿,但賈瑚早就心中已有文章,自然是下筆如同行雲流水一般,基本就沒有停頓的時候。

賈瑚的這幅模樣,自然是跟考場上其他的人完全不相同。

監考的考官看著都還未到束髮之年的賈瑚,端坐在位置上,下筆如有神助一般。

考官自己出的題,自己也心裡清楚,題雖然算不上難。但是卻也決計沒有那麼簡單。

大概就是歷屆試題中等的水平。

而旁邊比賈瑚大上許多歲,甚甚至看著都能當賈瑚的爹的考生,還在對著草稿紙抓耳撓腮。

這對比差距之大,讓考官差點都以為在自己眼皮子底下有什麼科舉舞弊的事情了。

若不是這題目是考官自己親自出的,在開考之前,那試題也沒離開過考官的眼,考官怕都會以為賈瑚是事先看過試題了。

考官也是一縣的知縣,身為府城的知縣,上頭還有個知府大人盯著,再加上金陵這邊,豪門鄉紳甚多,甚至還有像江南總督這種一個手指就能碾死他的大官。

所以知縣大人想得不過就是求穩,如同這試題一般,四平八穩,能讓他安安穩穩地度過這屆任期便行。

為了能安安穩穩地做好縣官,知縣自然也需要了解本縣的那些豪門貴族們,好歹不能得罪了他們。

所以在一開始報名的時候,只見就知道本屆縣試有兩個公子哥。

一個是榮國府賈家的嫡長孫,太孫的嫡親表兄,另一個是江寧織造,甄家的嫡子,六皇子的表弟。

這倆無論哪個,要是在他這兒受了丁點委屈,怕都是能把他那知縣衙門給拆了。

但若是要特殊照顧這兩個,照著知縣的平日裡中庸的做派,那也是不可能的。

但凡給誰示個好,到時候被當成太子黨或者六皇子黨那就不好了。

他一個七品的芝麻小官,參與進皇子的奪嫡裡,那也就只能是個炮灰的命了。

但到底,知縣也是給這兩位極大的關注的。

比如這會兒,看看雖然眾人穿得都是制式統一的儒生服。

可這位身上這件,是用雲綾錦做的,雖也是素色,那件衣服上頭卻是繡了暗紋的。

金陵城雖然自古以來就是繁華地,富貴人家也多,可是能穿上繡了暗紋的雲綾錦做的儒生服的人家,卻是屈指可數。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都市小說相關閱讀More+

橫財人生

鶴bar

上壘吧!

何堪

都市少年仙尊

蕃茄西瓜

溫柔男二真香

越元冬

穿成暴君的乾女兒

棠眠

戰神殿

菸灰公子本尊